當前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盛大首演

發佈時間:2024-12-23 10:37:05 丨 來源:北京日報 丨 責任編輯:吳佳潼


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説《戰爭與和平》聞名世界,各國藝術家以各種形式對其的改編詮釋不勝枚舉,首次以音樂劇承載這部鴻篇巨制的嘗試落地在中國。12月20日至29日,國家大劇院首部原創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在北京藝術中心迎來首輪演出,不僅標誌著國家大劇院在原有的“歌樂舞劇戲”五大門類創作基礎上開闢了新的領域,也為觀眾與業界一連數月的好奇送上了期待已久的解答。

現場

3小時精煉濃縮百萬字原著

大幕升起,一彎弧形如法貝熱彩蛋懸挂在舞臺上方,隱喻浮華顛倒的貴族生活大廈將傾。隨即,開場合唱“這是個什麼樣的世界”慷慨唱響,戰爭迫近的緊張,諷刺權貴階層的奢靡,奠定了音樂劇《戰爭與和平》嚴肅思辨的底色。

作為國家大劇院建院17週年、北京藝術中心開幕1週年之際問世的重點劇目,音樂劇《戰爭與和平》集結了作曲舒楠,編劇、作詞喻榮軍,俄羅斯導演阿麗娜·切維克領銜的國際一線主創團隊。在托爾斯泰百萬字原著的基礎上,喻榮軍以貼近當代觀眾審美習慣的視角切入劇本,大幅精簡了故事劇情和出場人物,把厚重動蕩的壯闊史詩集中壓縮進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等青年一代的人生遭際中。約3個小時的演出,大量個性鮮明的唱段貫穿始終:安德烈的“犧牲”“我曾經憎惡的生活”、皮埃爾的“我是一個多餘的人”、海倫的“死亡與瘋狂”、娜塔莎的“你未曾離開”等多首咏嘆調生動刻畫了戰亂中的眾生相,深刻揭示戰爭給年輕人留下的蛻變與難以癒合的創傷。上半場尾聲部分的合唱“大彗星”、下半場劇終部分的謝幕合唱“在一起”,同樣都是頗有記憶點的唱段,從天星搖墜的亂世悲歌,到主角集體穿越至現代世界的載歌載舞,兩個半場的強烈對比進一步凸顯了“戰爭與和平”這個永恒話題的當代意義。

與壯闊宏大的作品立意相匹配的,是當得起華美二字的舞臺呈現。璀璨的吊燈、長長的樓梯等鮮明意象不斷出現,簡潔的布景與流動的影像虛實交織,把輝煌的宮廷、幽靜的鄉村、無垠的星空等場景營造得深邃動人。其中,由多塊LED屏拼成的圓弧最引人注目,在舞美設計維亞切斯拉伕·奧庫涅夫的解讀中,和平的寧靜短暫降臨時,圓弧可以隨影像變幻為宮殿穹頂、簡潔的花園涼亭,為生活遮風擋雨;戰爭襲來,刺目的紅光從破裂崩碎的圓弧中迸濺而出,恰如滿目瘡痍、生靈涂炭的現實。最終,幾瓣圓弧拼成碧水青山的“地球”,呼應原著小説標題中的俄語單詞“Mip”,即“世界”,將作品的意境再次推上新的高點。

幕後

兩國藝術家聯袂引領行業風向

舞臺上,戰爭的車輪碾過生命,和平的呼喚響徹寰宇,舞台下,創作製作總監王翔淺的腦海中閃過很多瞬間。深耕音樂劇行業數年的她一直記得,當初帶著國家大劇院的委託飛赴廣州與導演阿麗娜·切維克見面的情形:“那時,導演正在廣州合成俄語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她的第一句話是,確定是《戰爭與和平》嗎?即使在俄羅斯,也沒有人做過音樂劇版《戰爭與和平》,因為這部作品實在太難、太大了。”短暫的驚訝很快被創作的興奮取代,“阿麗娜很堅定地説,我們要一起完成一次了不起的工作。”

以當代視角重新解讀《戰爭與和平》,劇組中,中俄兩國藝術家常有“交鋒”,比如,直到首演前幾天,該以怎樣的情緒和基調為全劇收尾,大家仍有分歧。阿麗娜導演想讓作品落在娜塔莎、皮埃爾的二重唱上,歷經戰爭與別離的摧殘,他們終於回歸平靜的生活,在阿麗娜看來,那種靜水流深的寧謐雋永足以代表全人類的心聲,但中方團隊堅持,唯有一段恢弘的合唱才足以烘托、昇華《戰爭與和平》的博大主題。幾番艱難切磋,火一樣急切執著的阿麗娜終於被説服、打動,於是,歌詞、燈光、舞蹈第一時間到位,一段合唱表演迅速成型,才有了如今觀眾看到的以凝練莊重的咏唱反思戰爭與和平的結尾。

“我們不怕‘碰撞’,沒有碰撞就沒有火花。”王翔淺説。這個氛圍開放的創作團隊從未停下對作品的打磨精進,喻榮軍的劇本改出了8稿,舒楠的音樂更是改了“不下幾百遍”。“每次遇到大的創作任務,我都會‘蓄鬚明志’,曾有歌迷説,這是‘毀容式創作’。”這一次,舒楠的鬍鬚一直留到了《戰爭與和平》的首演日。輕鬆的玩笑話裏藏著他的決心,那些為《戰爭與和平》嘔心瀝血的日日夜夜裏,舒楠走遍美國百老彙、倫敦西區等世界各地的劇院采風學習,寫下32首歌曲和數不清的音樂素材。他用電影作曲的方式統攝全劇,以傳統的交響樂厚重鋪底,同時不拘一格地融入俄羅斯民間音樂、流行、搖滾、電子等元素,“只要能突出人物性格,我們就要採用。我們打破了很多的規矩,在守正創新的基礎上創作了一部屬於這個時代的《戰爭與和平》。”

“對所有音樂劇人而言,國家大劇院開始製作音樂劇,可以説是我們最大的夢想,而且這一次,我們等來了一部鴻篇巨制。”王翔淺説。這部被業界寄予厚望的作品醞釀了兩年之久,無論是選拔並整合國家大劇院自有力量、音樂劇熱門人選以及面向社會廣泛招募演員的訓練演出模式,還是磅薄大氣的題材選擇,在王翔淺看來,“都可以引領未來中國音樂劇的市場走向。目前,除了引進的歐美原版劇目,我們的音樂劇製作還是以中小體量為主,像《戰爭與和平》一樣格局廣闊的作品非常少。如果能借此機會讓更多年輕觀眾愛上音樂劇、愛上世界名著,這將是一次影響深遠的藝術啟迪。”(記者 高倩 方非)

聯繫專線    商務合作    郵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