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農業 定出富路
發佈時間:2024-06-21 09:15:53 | 來源:農民日報 | 作者:劉偉林 岳海興
近日,在黑龍江省望奎縣通江鎮坤二村於安屯,村民顧中文在自家的小園子裏種黏玉米。顧中文家的園子有一畝七分有餘,一條條平整的壟,散發著泥土的清香。他的黏玉米都和公司簽了訂單,成熟了,就有公司過來收。如他所説:“別看我這園子小,收入可不少,一年下來能收入1萬多元。”
而在通江鎮政府一個會議室內,一場農企對接定制農業現場簽約儀式正在進行。“下面進行第三項議程:各村與對口企業進行簽約。”通江鎮黨委書記韓勇説。一家家企業走上簽約臺,與白頭村簽訂3000畝鮮食玉米示範園區協議、白二村簽訂3000畝寒地稻花香示範園區協議、紅頭村簽訂600畝黃豆角綠色示範園區協議……
通江鎮人大主席包宇麗介紹,在推進鄉村産業振興工作中,通江鎮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産業,積極引導全鎮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各個小園因地制宜、自主發展,實施“小菜園、小牧園”增收行動,搞定制農業,市場需要什麼,就種什麼,帶動農民收入實現持續增長。
“根據各個村的不同情況,我們打造了定制農業示範園區模式、創新‘前種後養’的庭院經濟模式、培育庭院經濟特色種植屯模式。”韓勇介紹。
在定制農業示範園區模式方面,通江鎮打造8個庭院經濟示範村,籌建了3200畝高油大豆、3000畝黏玉米、3000畝寒地稻花香、600畝黃豆角等定制農業示範園區。養殖肉黃牛1.6萬頭,年出欄生豬20萬頭,飼養大鵝5萬隻,促進了農業、畜牧業規模化、標準化和産業化經營。在“前種後養”的庭院經濟模式方面,通江鎮實施“小菜園、小牧園”增收計劃行動,打造“通江黏玉米、通江毛蔥、大蒜、通江散養鵝”等綠色農産品品牌。通江鎮脫貧戶和監測戶共有734戶1742人,目前全鎮動員發展庭院經濟526戶。其中發展“前種後養”套養模式的329戶,佔脫貧戶和監測戶的72%,簽訂黏玉米和蔬菜定制訂單423畝、大鵝定制訂單1.04萬隻。在庭院經濟特色種植屯模式方面,於安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探索形成了一條“戶戶有産業、家家有增收”的庭院經濟致富新路子。全屯共有88戶,其中67戶發展綠色特色庭院經濟,房前屋後共有150畝左右的小菜園。農戶在春季重點以種植黏玉米、毛蔥、大蒜和油豆角等特色經濟作物為主;在夏季7月中旬種植第二茬作物,重點以白菜、芥菜為主。預計全屯庭院經濟年總收入達到52萬元,平均每戶收入7784元。
包宇麗算了一筆經濟賬:一分小園種植400株黏玉米,四分小園能種植1600株黏玉米,每株售價按0.8元算,銷售收入1280元左右。同時還能獲得600元庭院經濟獎勵,發展小菜園實際收入1880元。養殖20隻大鵝,一隻大鵝賣120元,銷售2400元,還能獲得庭院經濟獎勵600元,扣除600元飼養成本,發展小牧園利潤2400元;如發展“前種後養”套養模式庭院經濟,戶均增收4280元,預計全鎮脫貧人口定制農業庭院經濟總收入177.8萬元,戶均凈增收3380元。
“我們與通江鎮14個村330戶脫貧戶簽訂了大鵝收購訂單,負責保底收購,養殖戶只賺不賠。”黑龍江省眾鑫達畜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邾立付説。
商務部:5月份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5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1%。
商務部:5月份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小幅...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5月份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上漲1.5%。
商務部:4月份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小...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4月份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環比下降1.5%。
商務部:4月份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略有...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4月份全國生産資料市場價格環比上漲0.3%。
商務部:4月22日至28日食用農産品價...據商務部市場運作監測系統顯示,4月22日至28日,全國食用農産品市場價格比前一週(環比,下同)下降0.1%。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