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聚焦

“寒露吃豆” 吃豆製品真的會長結石嗎?

發佈時間:2023-10-18 09:28:53 | 來源:羊城晚報 | 作者:陳輝

老話有言“寒露吃豆,入冬打虎”。寒露前後正是豆類成熟收穫的時節,黃豆粒在這時逐漸飽滿,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少不了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近日,有一種説法廣為流傳,稱“豆腐中含有鈣和草酸,二者結合會形成草酸鈣從而導致結石,常吃豆腐容易導致結石,對於腎結石患者更不能食用豆腐”。這讓許多人望豆腐而生怯。這種説法是對的嗎?

結石患者也可以食用豆腐

據了解,大豆中與結石有關的物質主要為嘌呤、鈣和草酸,但大豆經過不同的加工形成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後,其中與結石有關的成分便會發生變化,嘌呤含量很少。此外,豆腐尤其是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草酸含量很低。豆腐進一步加工而成的食品,如豆皮、豆干等,其中的草酸含量低,結石患者也可以食用。對於健康人來説,人體對這些物質有更強的處理能力,無須擔憂結石而不食用豆腐。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脾胃科主任李培武特別推薦一款美食——九肚魚豆腐湯。九肚魚骨細而軟,豆腐細膩滑嫩,煮出的湯味道鮮香、營養價值豐富,老少皆宜。不過,因豆腐性味寒涼,因此也不宜過量食用,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胃寒、腹瀉等症狀。

飲食補鈣降低尿路結石風險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利亭婷藥師表示,腎結石患者能否補鈣,需要從尿液成分、結石成分、飲食情況等方面具體分析。尿路結石分為上尿路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下尿路結石(膀胱結石和尿道結石)。

已有臨床研究證實,通過飲食補鈣,每日鈣攝入量1000-1200mg,是尿路結石形成的保護因素,即通過飲食保證正常鈣含量的攝入,可以降低尿路結石的風險。即使是對結石風險較高的人群,依然需要攝入適當的鈣。

鈣攝入量不足反倒會增加結石風險

鈣攝入量過少,會增加尿路結石的風險。研究顯示,我國人群普遍鈣攝入不足,日均鈣攝入量約400mg,遠未達標。對於大部分人來説,增加食物性鈣的攝入是補鈣的首要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結石患者尚未做過結石和尿液成分的分析,未知結石的類型及成因,醫生建議通過食物補鈣。如果合併骨質疏鬆,或通過食物無法達到應有的補鈣量,建議先到醫院進行綜合代謝評價。特別是對於反覆結石形成的患者,找到結石形成的原因,才能決定補鈣的方案。

責任編輯:

稻香村創立250週年大會大會以“守正創新行穩致遠”為主題,研討老字號未來發展方向。【詳情】

A2型蛋白質乳品研究與發展概...從多層次、多角度、多方面展開對A2型蛋白質乳品的解讀。【詳情】

貝因美 和中國媽媽在一起貝因美以“愛”為基礎,幫助親子家庭健康幸福。【詳情】

老字號智慧財産權保護研討會聚焦稻香村、泥人張等老字號典型案例。【詳情】

友情連結:

紅餐網 | 新華網食品 | 人民網食品 | 中國經濟網食品 | 央視網美食 | 光明網食品 | 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

關於我們ABOUT US

中國網食品頻道堅持“給你一個真實的中國”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風俗、地方特産,延伸至整個食品行業,展示中國食品豐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國食品展示平臺。

聯繫方式CONTACT WAY

新聞熱線:010-88564110

投訴建議:010-88564110
電子郵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權説明COPYRIGHT NOTICE

本網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中國網食品”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