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地出現原始股投資騙局 1家公司吸金2億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21:16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原始股”一向是穩健營利的代名詞。然而,多地近期連續發生以“原始股”為名的投資騙局。在河南、山東、上海等多省市,一些群眾在“一夜暴富凈賺幾十倍”的誘惑下,鉅額資金血本無歸。

  日前,中國證監會向各地印發函件,嚴禁任何機構和個人以“股權眾籌”名義從事非法發行股票的活動。

  “原始股”高收益吸引投資者

  因涉嫌以“原始股”非法集資,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原法人代表段國帥近日被批捕,其炮製的假股票騙局騙取上千名河南群眾的2億多元資金。

  據了解,嫌疑人段國帥是河南漯河人,由他控制的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河南多地設立分公司,自稱“環保産業的先鋒企業”,並通過網際網路宣傳造勢,不少投資者以為這是一家潛在的“績優股”企業。

  “利用該企業在上海某地方股權交易市場掛牌的身份,對外宣稱‘上市公司’,是不法分子得手的關

  鍵。”辦案人員介紹,段國帥等人在河南召開“增資擴股”發佈會,宣佈該“上市公司”將定向發行“原始股”。同時,這家所謂的“上市公司”還一度發售股權理財集資,承諾年收益達48%,超過同期銀行存款收益20多倍。

  據初步了解,上海優索環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原始股”共非法融資2億多元,涉及上千名投資者。“幾十萬元都打了水漂。”鄭州市民王先生説,“當時聽信了他們所説的企業馬上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原始股能獲得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收益。”

  冒充上市公司“股權眾籌”騙錢根據證券法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條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

  記者調查發現,有一些企業利用地方性的企業股權掛牌轉讓市場,冒充上市公司發售“原始股”。例如在多地發生的“原始股”騙局中,均有不法分子宣稱自己是“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的掛牌企業,有明確的上市代碼。但事實上,這家股權交易中心只是一個地方機構,不法分子利用其名稱易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混淆,矇騙消費者。

  記者調查還發現,一些企業以證券投資為名,以高額回報為誘餌,通過“股權眾籌”等名義詐騙錢財。

  據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人民法院查明,南京一家名為“蝦米電子科技”的公司就聲稱2016年“很快將在新三板上市”,需要通過股權投資融資:任何投資者購買公司至少5萬元的股權,就能夠成為“上市公司的創業股東”。經法院認定,該公司這一經營模式構成傳銷,其兜售假股票的違法所得也被全部沒收。

  辦案人員表示,上述假股票騙局都利用了投資者對A股“打新”高收益的慣性思維。

  “原始股”銷售尚處監管空白

  “如果有公司自稱定向增資擴股,又通過電話、網路等渠道向不特定的公眾銷售股票,實際上已涉嫌違反證券法關於‘不得變相公開發行股票’的規定。”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説。

  部分“原始股”騙局受害者還反映,一些合規設立的地方性股權交易市場存在監管空白。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示顯示,早在今年7月,涉嫌倒賣“原始股”非法集資的某不法企業就被監管部門列為“經營異常”。然而,這家空殼公司卻仍在其掛牌的地方股權交易市場繼續交易多日才被終止掛牌。

  此外,一些投資者也反映,部分企業僅僅在地方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就宣稱投資人能享受“上市公司”的財富增值和融資便利,大搞“原始股”交易。

  法律人士提示,在我國,投資者只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承擔新三板交易結算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可以買賣股票,網路推銷交易的所謂“原始股”並不受法律保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