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華誼兄弟“大玩”業績對賭 收購案藏隱憂

  • 發佈時間:2015-11-24 07:09:34  來源:千龍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已經在電影界穩居老大的華誼兄弟(300027)似乎不甘於在娛樂圈折騰,開始借著資本之力玩出新的花樣。

  繼10月底斥資7.56億元從一眾明星手中收購東陽浩瀚七成股權後,11月20日,華誼兄弟又祭出重磅收購,擬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東陽美拉70%股權。

  與收購東陽浩瀚的方案類似,華誼兄弟此次收購的東陽美拉也是個新成立的空殼公司,高達十數億元的估值完全依靠原股東的一紙承諾,無任何可以參考的歷史業績。

  在分析人士看來,在藝人、IP資源爭奪激烈的當下,影視公司用“收購+承諾”的方式鎖住旗下藝人,自然是為未來業績做好鋪墊。但是,僅有5年的業績承諾顯然不能完全兜底首期鉅額的投入,一旦藝人在承諾期後選擇離開,那麼最終受困的只能是上市公司及其股東。

  連連收購空殼公司

  一個月內連續兩起大手筆收購,總計耗資高達18.06億元,“娛樂一哥”華誼兄弟在行業並購中玩得頗為得意。

  不過,如此豪擲千金的收購並未引發市場對華誼兄弟的追捧。其公佈東陽美拉收購方案當天,其股價甚至還低開高走,最終收綠。

  “公司有收購我們自然歡迎,但華誼兄弟此番收購的兩公司,無論如何也讓人看不明白。”某熱衷傳媒股的中小投資者告訴記者。

  這位投資者所説的看不明白,正是華誼兄弟收購公司的自身資質。

  公告顯示,華誼兄弟近一個月來收購的東陽美拉和東陽浩瀚均為新成立公司,且均未開展實際運營,算是名副其實的“空殼”。出讓股權方也不是別人,都是華誼兄弟多年來倚重的“臺柱子”——馮小剛等一眾知名藝人。

  “從關聯方手中收購空殼公司,一般上市公司是不願意這麼做的,畢竟這很容易被市場當成”利益輸送“而惹上非議。”某上市公司證代告訴記者。

  顯然,華誼兄弟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些,其根據原股東對標的資産未來5年的業績承諾,直接按照十幾倍的市盈率給出估值,豪爽地讓這些明星股東賺得盆滿缽滿。

  留住藝人資本術

  華誼兄弟在收購公告中並未明示,可字裏行間中,其拿業績承諾鎖住馮小剛的意圖已躍然紙上。

  根據公告,東陽美拉主營業務是影視劇項目投資、製作等,其已經儲備和開發的項包括《手機2》、《唸唸不忘》、《非誠勿擾3》、《麗人行》等電影電視劇項目。此外,還將實施新人導演計劃,培養新一代導演。

  華誼兄弟同時在公告中提及了和馮小剛此前簽署的《合作協議》履行情況:五部電影已經完成三部,第四部正在拍攝中,未來僅剩一部的合作空間。

  以此看來,華誼兄弟豪擲10.5億元獲得東陽美拉70%股權,更多是為了與馮小剛繼續“前緣”,讓其為公司多幹幾年。

  針對東陽浩瀚的方案也同屬一路,將其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等明星股東未來5年的賺錢能力進行鎖定,以免未來因人員變動而公司受損。

  有熟悉影視行業的分析人士稱,藝人是影視公司的重要資源,當家明星一旦離開,很有可能導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行業地位直接掉落。很多年前,華誼兄弟就曾因資深經紀人王京花跳槽而導致多位藝人離職,公司業務也一度受影響。

  “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華誼兄弟自然不希望往事重演,在旗下藝人紛紛成立工作室之後,其希望通過資本渠道,將知名藝人盡可能留在公司。”該分析人士稱。

  業績承諾存隱憂

  儘管華誼兄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其如此激進的做法似乎也為公司5年之後的發展埋下隱憂。

  從公告來看,華誼兄弟對東陽美拉、東陽浩瀚的收購估值都採用的收益法,以其承諾業績做基準,對比行業市盈率而得出的估值。

  比如,東陽美拉2016年業績承諾為凈利潤不低於1億元,此後4年間年度增長15%,公司最終估值為15億元;東陽浩瀚2015年度凈利潤不低於9000萬元,此後4年間年度增長15%,公司最終估值為10.8億元。

  用收益法評估資産價值在A股並不罕見,可是,東陽美拉和東陽浩瀚毫無此前業績數據,其究竟能否完成承諾業績根本無從參考。

  設想極端的情況,如果上述明星股東現在直接揣著錢一走了之,那麼,即使完全按照合同執行,華誼兄弟未來幾年也只能拿到業績承諾的部分,兩個公司合計也只能收到8.97億元,不足付出收購成本的一半。

  “儘管極端情況不會出現,但在藝人變動頻繁的情況下,不排除這些藝人在履約完畢後另投別家,公司最終也只能獲得這5年的收益,還是一個虧本買賣。”某投行人士稱。這種擔憂並不是杞人憂天,近兩年已有不少公司飽受並購後遺症困擾:收購標的業績變臉直接拖累公司整體業務,甚至訴諸法律也難以討回應得收益,導致股價大跌、股東受損。

  上述投行人士稱,相較慣常使用的股權激勵方案,華誼兄弟“收購+承諾”的方式似乎更有誠意,畢竟明星們立刻就能拿到一大筆錢,但是,這也將股東利益置於風險之下,一旦出現波折,十數億元可能直接打了水漂。

華誼兄弟(300027)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