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滬深交易所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 防系統性風險

  • 發佈時間:2015-11-16 08:54: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滬深交易所日前將投資者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從50%調整到100%,此舉是在融資規模和交易額上升較快背景下的逆週期調節手段,旨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系統性風險,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無論從權威部門公佈的數據,還是從國際經驗來看,此次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進行逆週期調節均有其必要性。

  今年10月份以來,隨著大盤指數回暖,融資規模和交易額上升較快,部分客戶追漲行為比較明顯,融資買入高風險股票。從市場數據看,此次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其必要性。

  權威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10月份融資融券餘額累積凈增1251億元,日均增加74億元。10月客戶日均融資買入1020億元,較9月份增加455億元,增幅達到76%。

  到了11月,市場情況更為“火爆”。11月前8個交易日融資餘額累積凈增加1200億元,日均增幅150億元,接近今年3月份和4月份的水準。在這個局面下,客戶日均融資買入額進一步增加到1370億元,最高的11月9日達到1943億元。

  再來看融資買入額佔A股的比重,9月份為10%,10月份增長到11.7%,11月份維持在13%-14%之間。融資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由10月初的2.64%增長到目前的2.77%,今年6月最高一度達到3%。

  從制度設計來看,融資杠桿本身是中性的。但是從國際經驗看,過高的杠桿比例確實可能引起市場過熱,國際成熟市場上調保證金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融資買入額佔股市的比重,大部分成熟市場基本維持在15%左右。

  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因為各個國家的市場發育程度、交易頻率不一樣,要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制定這一比例,不能把A股市場跟國外市場做直接類比。一般而言,前期經驗指標具備借鑒意義,比如前一輪融資買入額在A股中所佔比重最高達到19.2%,目前已經達到14%。

  但是這位負責人強調,這种經驗數據還需要在長期的市場變化中去總結,我國的逆週期調節機制要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地去形成和完善。

  從細則看,本次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有兩個特徵。

  其一為“新老劃斷”,不涉及存量融資合約。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13日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指出,本次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提高到100%,只是針對新增的融資交易,對於存量的融資合約,投資者不需要追加保證金或者平倉,合約到期後也可以按照合同規定進行展期。

  其二為“限杠桿不限規模”。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本次兩融規則調整並非限制融資融券的規模,而是限制融資交易過程中的杠桿率,降低風險,在市場波動時適當地讓波動合理化,以保護投資者權益,避免系統性風險。

  市場人士告訴記者,由於實行“新老劃斷”,以及目前行業的融資保證金比例普遍高於50%的最低限,因此此次上調保證金比例對於市場和行業不會有太大影響。從風險控制的角度看,每家公司對於融資保證金比例都會有差異化安排,一般會高於自律規則,同時還會根據不同的客戶和擔保物相應地調整杠桿比例。目前證券行業的保證金比例大多在60%-80%,普遍高於最低50%的規定,甚至有公司已經達到95%,因此不能簡單地將此次上調融資保證金比例看作杠桿率降低了一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