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後證監會態度轉變:改革趨緩 監管愈嚴
- 發佈時間:2015-09-28 07:34:17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上週五一場“IPO重啟”的烏龍讓剛剛平靜的市場再起波瀾,市場對監管層的態度再度陷入“猜測”。目前,清查配資進程收尾,市場日漸趨穩。面對這樣的市場,監管層的政策確已發生微妙變化。回顧即將過去的9月,證監會對不同領域態度迥異,有的愈“溫柔”,有的更“嚴厲”。
審批方面,並購重組、再融資逐漸恢復,IPO則仍無重啟跡象;清理配資方面,監管層的態度也從前期的嚴查嚴打、“限時完成”,轉而強調“穩定有序”推進清理;監管方面,在加強查處傳統違法類型的同時,也針對前期市場異動中的違法行為進行打擊。
股市動蕩讓改革踟躕,卻讓監管更堅決。
“IPO重啟”烏龍背後
富凱大廈B座17層,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李箱“佔領”了整整半層。這些裝滿股票發行申報材料的箱子,裏裏外外,堆積如山。有的箱子上面,還摞了十幾個厚厚的文件夾,層層疊疊,搖搖欲墜,仿佛一陣風吹過,就能颳起一場紙片雨。
隨著時間的推移,行李箱也越來越多。想上市的企業也在不斷累積,但是具體有多少家企業,市場並不清楚——因為自7月3日起,證監會已經停止公佈受理首發企業的數量。
截至2015年7月2日,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607家,其中,已過會38家,未過會569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563家,中止審查企業6家。
隨著市場趨穩,IPO重啟的呼聲再起。上週五(25日),一則有關“IPO即將重啟”的消息迅速席捲社交媒體,但最終被證實是一場烏龍。
“今天上午我們剛接到協會通知,新股重啟發行正在準備。”這則消息似是以券商口吻,描述中包括諸多細節,比如“新股承銷相關辦法將於近期修訂完成,預計修改的主要內容包括:1、發行數量在2000萬股以下的考慮直接定價發行,不再詢價;2、新股申購時不再全額繳款,改在獲配售後繳款;3、報價最高的剔除比例不再硬性規定至少10%,改由主承銷商酌情確定”。
該消息還稱:“我們將與協會和證監會保持密切溝通,配合監管層開展工作,隨時關注進展,做好新股發行的準備”。
《第一財經日報》就此向中國證券業協會求證,協會迅速辟謠稱係謠言。“協會方面已經確認是謠言。”中證協相關人士對本報回應稱,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經初步調查顯示,該謠言主要經微信朋友群轉發擴散,源頭正在調查中。
“IPO年內重啟可能性不大,市場還沒徹底"活過來"。”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對本報記者稱,當前市場極為敏感,對監管層態度不明確。所以,面對亦真亦幻的市場傳聞,部分投資者還是會相信。
可以看到,今年6月以來的“股災”及救市,已經讓監管層的政策節奏有所改變。原本預計10月份通過的《證券法》遲遲沒有二審,註冊制也將繼續延後。
9月24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會議間隙公開稱:“《證券法》(修訂草案)的二審最快也要12月,後面的三審以及出臺只能等明年看了。”按原計劃,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修訂草案的二審是在今年8月進行,但股市波動使得有關方面要更多研究經驗教訓,所以整個的進程向後推遲。
面對敏感的市場,監管層的改革態度也變得更加“溫和”。
配資清查“鬆口”
從月初的“限時完成”,到目前的“平穩有序”,監管層對清理配資的態度已經明顯趨緩。
7月12日發佈的《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證監會公告[2015]19號)(即19號文),明確了對“違反證券賬戶實名制”、“未經許可從事證券業務”的活動予以清理整頓的具體意見。前期,地方證監局負責對證券公司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自查情況的核實和現場檢查,並督促其清理涉嫌違規賬戶。
證監會9月11日稱,華泰證券(601688)、海通證券(600837)、廣發證券(000776)、方正證券(601901)、浙商期貨因未對外部接入的恒生HOMS系統、銘創系統、同花順(300033)系統等第三方交易終端軟體有效管理,未對客戶賬戶進行有效管理,對其予以不同程度的處罰。
華泰證券被沒收1824萬,罰款5471萬,經紀業務總部總經理胡智及資訊技術部副總經理陳棟被警告,並分別被罰10萬元;海通證券被沒收2865萬,被罰款8596萬,零售與網路金融部原任總經理丁學清及鄒二海等多人被警告並罰款;廣發證券被沒收681萬,罰款2042萬,經紀業務總部總經理王新棟、資訊技術部總經理林建何等多人被警告並罰款;方正證券被沒收872萬,罰款1743萬,資訊中心負責人劉少明、網點運營部陸帆等多人被警告並罰款。另外,浙商期貨被沒收3萬,罰款30萬,技術運維部負責人鄭傑被警告並罰款。
證監會對華泰證券等5機構的嚴厲處罰,讓券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清查配資也更加重視。截至9月11日,共完成清理資金賬戶3255個,佔全部涉嫌場外配資賬戶的60.85%;還有2094個賬戶尚未清理,持股市值約1876.27億元。
事實上,在8月底9月初的清理階段,各地監管機構對券商提出了不同要求,有的地方證監局還對券商提出了明晰的清理時間表據記者,9月30日被定為傘形信託的清理大限。“如果券商與信託合作規模在300億元以下,9月底之前必須清完。300億以上,10月底之前必須清完。”一位從事信託業務多年的機構人士告訴本報,由於300億規模以上的項目非常少,所以原則上是在9月底之前基本清完。
券商則進一步向信託公司及其他場外配資,提出更加提前的清理時間表,比如華泰證券給中融信託的時間期限是9月25日,彼時將終止向中融信託提供任何外接系統的數據服務,而國泰君安給外貿信託的最後期限是9月16日。
截至9月16日,完成清理資金賬戶達到3577個,佔全部涉嫌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賬戶的64.30%。
“限時完成”提高了清理速度,但是也使得部分券商選擇將外接服務“一斷了之”,激化了券商與信託之間的矛盾,而這並不是監管層所期望看到的。
9月17日,證監會就“清理範圍”問題對《第一財經日報》的臨時詢問做出回應,明確信託産品賬戶清理僅限于三類——在證券投資信託委託人份額賬戶下設子賬戶、分賬戶、虛擬賬戶的信託産品賬戶;傘形信託不同的子傘委託人(或其關聯方)分別實施投資決策,共用同一信託産品證券賬戶的信託産品賬戶;優先級委託人享受固定收益,劣後級委託人以投資顧問等形式直接執行投資指令的股票市場場外配資。
同時,證監會要求券商不要單方面解除合同、簡單採取“一斷了之”的方式,並提出券商與信託公司可以採取將違規賬戶的資産通過非交易過戶、“紅衝藍補”等方式劃轉至同一投資者的賬戶,或者取消資訊系統外部接入許可權並改用合法交易方式等方法處理。
從證監會層面來看,對市場穩定的要求要高於對清理速度的要求。“現階段,清理整頓的重點是尚未完成清理的場外配資賬戶。”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週五表示,目前證券公司及場外配資賬戶持有人大多積極、主動、認真進行清理,強行平倉比例較低,證監會將繼續按照既定部署,“平穩有序”地推進場外配資清理整頓工作。
截至9月23日,69%的場外配資賬戶已完成清理,清理進度過半。
監管加碼
“稽查局現在特別忙,領導要求查了就要有結果。”一位接近監管層人士此前曾對《第一財經日報》如是稱。
6月“股災”之後,證監會監管層層加碼,不但加大了對內幕交易、信披違法等傳統違法類型的查處,還針對股市異動背後的違法減持、短線交易等加強了監管。經過前期調查,證監會在9月向市場集中披露查處結果。
9月11日,證監會宣佈處罰2宗短線操縱證券市場案,涉及被操縱股票多達13隻,包括“中科金財(002657)”、“如意集團(000626)”、“西部證券(002673)”、“開元儀器(300338)”、“奮達科技(002681)”、“鼎捷軟體(300378)”、“暴風科技(300431)”、“雷曼股份(300162)”、“深圳華強(000062)”、“仙壇股份(002746)”、“新寧物流(300013)”和“銀之傑(300085)”等。
9月18日,證監會再宣佈處罰5宗操縱證券市場案,其中還包括“操縱ETF第一案”、“利用融券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第一案”。另外3案均是通過短線操縱方式影響相關股票價格與交易量的案件,涉及被操縱的股票包括“國海證券(000750)”、“中國衛星(600118)”、“蘇寧雲商(002024)”、“藍光發展(600466)”、“信威集團(600485)”、“晉西車軸(600495)”、“江淮汽車(600418)”、“奧特迅(002227)”、“中青寶(300052)”等9隻股票。
同時,證監會公佈了對41起違法減持和短線交易案件查處的結果。其中第二批19宗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一致行動人及實際控制人違法減持和短線交易案中,違法超比例減持的金額最高為9.57億元,違法減持的比例最高達7.81%。
9月25日,證監會再對9宗傳統類型的案件做出了行政處罰,罰沒款超過2200萬。本次處罰的9宗案件,包括3宗內幕交易案件、2宗操縱證券期貨市場案件、2宗資訊披露違法案件和2宗編造傳播虛假資訊案件。雖然是傳統違法類型,但是具體違法行為典型,證監會對其處罰也較為嚴厲。
比如,對其中的兩宗操縱市場案,證監會均作出了頂格處罰。一案是自然人姜為操縱“甲醇1501”期貨合約案。在2014年11月14日至2014年12月16日期間,姜為作為現貨市場最大的甲醇貿易商,控制42個期貨賬戶,採取集中資金優勢、持倉優勢,連續買賣期貨合約,同時囤積現貨以期影響期貨市場行情,操縱期貨交易價格。
“相較于一般的市場主體,現貨商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地位,姜為控制多個期貨賬戶,利用優勢地位,採取多種方式操縱期貨市場,性質惡劣、情節嚴重。”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正因如此,證監會對姜為處以頂格處罰,同時採取了終身期貨市場禁入措施。
另一案為自然人唐漢博操縱“銀基發展”股票價格案。他控制12個賬戶,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連續買賣、虛假申報等方式操縱“銀基發展”股票價格,獲利252.89萬元。他被頂格處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前科”——曾因操縱市場被證監會處罰過,此次屬於再犯。
股市動蕩讓改革踟躕,卻讓監管更堅決。證監會上週五表示,將持續對內幕交易、操縱證券期貨市場、資訊披露違法、編造傳播虛假資訊等各類證券期貨市場違法行為保持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