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證券要聞 > 正文

字號:  

推出註冊制呼聲再起 業界再議配套建設迫在眉睫

  • 發佈時間:2015-09-28 07:30:58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今年年中以來的股市連續暴跌,打斷了瘋牛行情的上漲勢頭,或也讓註冊制改革的推出時間表生變。按照此前市場預期,10月極有可能是註冊制推出的時點。而證監會在9月18日的例行發佈會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修訂草案目前正按照立法程式進行完善,證監會將全力配合立法機關。由於註冊制推出要在法案修訂之後,因而多位市場人士預計,註冊制年內已無望推出。

  但猝不及防的巨震回調,讓市場開始重新審視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性,推出註冊制的呼聲再起。此外,配套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平滑過渡註冊制的措施也引發市場的極大關注。

  推出註冊制呼聲再起

  關於註冊制的推出節點,市場並非沒有分歧。

  同濟大學財經與證券市場研究所所長石建勳近期就撰文指出,註冊制改革無疑是未來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但當前我國法律法規、市場機制、監管水準與監管體制等各方面的條件與IPO註冊制均不配套。

  石建勳還指出,如果匆忙推出註冊制,將可能對金融市場産生巨大衝擊,導致IPO品質下降、IPO數量失控;導致金融權貴對中小投資者財富的洗劫;導致滬深兩大交易所出現惡性競爭,為爭奪上市資源而降低審核標準等,甚至引發金融風險。

  “如果有問責的心態和眼光,比如説要保證新的機制出來後、出事的比例要小于多少,那麼新機制將很難推出,並且推出以後所有人的壓力都很大。”在近期舉行的2015中國金融創新論壇上,中國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錢軍強調,要讓市場來決定哪些公司應該上市、去決定更多問題。

  錢軍指出,從統計數據上看,中國股市20多年來的收益跟經濟增速關聯度較低,但發達國家該數據的關聯性,這意味著股市並沒有起到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而這背後,上市機制是導致脫節的核心原因。其還舉例稱,當前A股主機板上市的門檻依然很高,不允許“爛公司”上市,但部分公司在上市後業績卻出現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部分赴美上市的公司起初還是虧損,但上市後的業績增長卻較為強勁。

  其就對此表示,上市機制決定了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行業將進入股市;如果門檻很高,實際上是鼓勵成熟行業而拒絕新興行業。此外,由於中國缺乏退市機制,因此有真正業績差的公司也不會直接退市,這些問題歸根結底是上市機制的問題,“註冊制為什麼一定要做,這就是原因”。

  “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最終還是要靠市場的機制。很多人擔心在目前的市場情況下推出註冊制時機不好,我們也一直找這個‘最好的時機’;但如果大家達成共識這件事要做,就沒有一個時機會比別的時機更好”,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會教授趙欣舸表示稱。

  海通證券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還指出,國內投資者一直難以擺脫矛盾心理;一方面在呼籲推進註冊制,但如果市場大跌時又不願看到註冊制馬上落地;對於市場擴容的恐懼,導致市場認為註冊制的推出將加劇跌勢。而當我國證券市場規模發展到如今的規模,更應該深度反思,究竟是以穩定指數來保護投資者利益,還是以規範的市場行為保證健康的發行。

  李迅雷預計稱,年內推出註冊制的可能性不大,實際推出時間會遲于市場預期;而實現市場化定價和發行、會員制或公司制等更徹底的註冊制,可能還需要花費兩到三年的時間。

  配套體制建設迫在眉睫

  “以前市場剛提註冊制的時候特別急。但回顧A股歷史來看,市場才經歷了25年的發展;我們要加大開放力度,但創新也要慎重”,李迅雷在上述論壇上感慨稱。而與其觀點相似,在呼籲加快推進註冊制、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同時,市場也逐步加大對完善配套制度建設等方面的重視。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更指出,註冊制的實施要做好“加減法”,尤其對於發行條件和事前審批要做大量的“減法”;但對資訊披露、盡職調查和核查,投資者權利的保護、信披違規的事後懲處則要大量做“加法”。其還提出,當前市場還面臨著如何平滑過渡到註冊制的問題,即目前還在排隊的數百家公司將如何平穩消化。

  “跟上市發行直接相關的配套措施,必須要能夠跟上。”趙欣舸舉例稱,以當前的新股發行為例,由於定價並未實現市場化而導致“打新”變成了無風險收益,在全市場追捧下還將投資演變成了買彩票;未來在推出註冊制的同時,應將新股定價的權利交給市場,但在此之前也要調整當前的申購資格體系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