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重啟資金託管業務 一對一賬戶監管破局
- 發佈時間:2015-07-06 10:13:5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7月2日,積木盒子在其官方網站挂出“休息一下,馬上回來”的公告,對外表示其網站正在升級,而此次升級的原因是為了滿足切換民生銀行(600016,股吧)託管系統的要求,如條件具備,平臺將隨時切換至民生銀行託管系統。終於,有別於任何形式的存管業務,銀行對P2P平臺真正意義上的資金託管落地,也就是“一對一”的賬戶監管破局。
市場:多家銀行託管業務已試行
“為了這個託管系統,我們折騰了大半年的時間,因為要做到一對一的賬戶託管,整個系統都要和銀行對接、改造,升級完成後,積木盒子的託管系統就正式啟用了,平臺借款人、投資人的賬戶資金託管,均從之前的支付機構匯付天下,切換至民生銀行資金託管系統。”積木盒子創始人兼COO魏偉對記者表示。
而民生銀行方面也對記者表示,對接P2P的資金託管系統正在試運作階段,而早在今年2月,民生銀行就對外宣佈了其“網路交易平台資金託管系統”上線,該系統專門為P2P等網路交易平臺提供集實名驗證、支付清算、資金託管、餘額理財等多項功能。
實際上,目前市場上已經在試運作資金託管系統的銀行並不止民生一家。今年6月初,宜信宜人貸宣佈,與廣發銀行達成資金託管的合作。宜信CEO唐寧也對記者強調,宜信與廣發的資金託管將區別於業內普遍的資金存管模式,而是由銀行監督每一筆出借端和借款端的交易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銀行對接P2P的資金託管業務引發監管層關注後,各家銀行在業務開展方面表現謹慎,目前監管機構對這一業務的態度也比較曖昧,“嚴格意義上説來,託管業務屬於銀行經營業務的一個大類,只要銀行在成立之初已經獲准該業務範疇,以後開展具體業務是不需要再審批的,但是由於P2P比較特殊,目前監管還在研究,也沒明確答覆。”一位接近地方監管機構的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因為監管措施目前沒有出臺,平臺只能是先嘗試,如果監管措施出臺,再根據具體的情況對系統進行調整。”魏偉對記者表示。
模式:要投資必須開銀行電子賬戶
與普通的資金存管不同,P2P平臺與銀行的合作模式,並不是簡單將一筆保證金存在銀行,而是每一個投資者如果要在平臺投資,都必須同時在託管銀行開通一個實名電子賬戶,無論是投資者充值的資金,還是融資方到期後歸還的資金,都是直接劃到銀行的賬戶,並不經過平臺,平臺能掌握的只是數據流,並不能動用資金。
“這首先解決了實名認證的問題。託管系統啟用之後,投資者如果不同時開通託管銀行的實名電子賬戶,是沒有辦法在平臺投資的。”魏偉對記者表示。
據悉,記者對比多家在“一對一”賬戶資金託管的業務模式發現,用戶只有在平臺註冊的同時開通銀行的電子賬戶才能參與投資,而充值的資金是直接劃到投資者在該銀行的電子賬戶。
而在項目滿標之後,資金額度匹配,託管銀行將發出成交指令,將資金按照投資者所投的標的解凍並劃轉資金,此時融資方的資金才會到賬。項目到期後,融資方的資金也直接劃撥到投資者的電子賬戶裏,整個交易過程中,資金流向均是點對點的操作,平臺無法動用。
根據宜信和積木盒子的負責人透露,即使銀行的資金託管系統正式使用後,也不會立刻停止原本在第三方支付的資金託管,而是保留原有的系統,給用戶切換預留足夠的時間。
費用:銀行託管成本高於第三方支付
雖然各家銀行及合作平臺均未透露具體的託管費用,但均對記者表示,銀行的託管費用要高於第三方支付。“銀行的託管成本肯定要比第三方支付高一些。”宜信支付結算中心總經理劉恬敏表示,在以往資金託管的業務中,可能是以大額、比數少為特點,但是對P2P的資金託管,則是以小額、多比數為特點,對平臺影響並不大。
而積木盒子COO魏偉業對記者表示,銀行的託管費用的確要高於第三方支付,但貴只是貴在一次性的收取託管費用較高,針對每一筆交易的費用也不高,因此從成本角度考慮,銀行資金託管更適合交易量大的平臺。
“打個比方來説,如果第三方支付收取的單筆年費是10塊錢,每一筆收費是1分錢,10000筆總共費用也就是110元;而如果銀行單筆年費是100元,每一筆還是1分錢,那麼10000筆總共費用也就是200元。所以,當你交易量小的時候,總價就會相對貴很多,但如果你是100萬筆交易量,兩者的費用就分別是10010元和10100元,兩者的差距其實並不大,所以當交易量大的時候,銀行的託管成本也不會很高。”魏偉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