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隻“靴子”落地 傘形信託去杠桿襲擊A股
- 發佈時間:2015-01-28 08:43:2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恒
我們12月下旬調研時,光大就表示‘2400點的時候(杠桿)是1:4,現在1:3,未來1:2’。”中金銀行組分析師指出。
繼“兩融”融資大幅收縮後,又一把懸在A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地。
1月27日,伴隨一條“銀行收緊傘形信託”的傳聞不脛而走,受此消息影響,滬指早市收盤前大幅跳水,至午後開盤跌幅最高已逾90點,跌幅達2.7%,金融板塊遭遇重挫,一度跌幅達4%,至收盤跌幅收窄至1%,上證指數收盤跌30.22點,跌幅收窄到0.89%。
當日中午,招商證券銀行業分析師肖立強、許榮聰在27日午間的快評中證實, “光大銀行下周起,傘形信託新增子單元最高比例1:2.5,預警止損修改為0.93/0.88;觸及止損需要在T+1日上午10:30前補倉,否則平倉;本週原1:3杠桿比例不受影響,而下周起客戶簽署信託合同+補充協議後才可操作。”
儘管媒體向多家銀行求證,截至發稿,除光大銀行外沒有其他銀行同步公佈類似消息,但理財資金去杠桿行動已持續進行中。北京某大型券商人士向記者證實,其所在券商自上個月起就已對傘形信託産品降低杠桿比例,“最高時候可能達到1:5,不過近期逐步降低到1:3、1:2.5,上個月已經降到1:2”。
杠桿比例被逐步降低背後或出於進一步的風險防範考慮,據記者了解,上述北京大型券商的北京某營業部曾在1月19日股指大跌之時,有8個賬戶的傘形信託融資出現爆倉。
事實上,自1月19日股指暴跌以來,同為杠桿資金來源的傘形信託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一個明顯信號是,自去年12月起,多地證監局已陸續口頭叫停傘形信託業務。
傘形信託的杠桿率要遠超于兩融。
目前傘形信託的杠桿率最高可達3:1,而融資融券的杠桿率多為1:1,前者遠高於後者。同時,在傘形信託中,劣後級一般由實際的投資者擔任,而優先級則來自於銀行理財資金,其配資成本在8.1-8.2%之間,低於融資融券8.6%的行業標準。這就意味著,通過傘形信託,“劣後”可以控制最多三倍的較為便宜的銀行資金用於A股投資。
伴隨“兩融”融資近期被監管層規範後,銀行和監管層都在加強對傘形信託風控管理。一方面,銀行不斷提升業務門檻,“上個月底我們已經提高了投資門檻和收縮杠桿比例,客戶最低出資額從500萬元上調至2000萬元,但杠桿比例同樣為1:2”,某江南地區股份制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稱。
另一方面,監管層已開始大規模叫停新增傘形信託業務。繼華東地區證監局叫停新增傘形信託後,1月27日,一位四川地區信託人士向記者透露,其所屬信託公司開展的傘形信託業務上周已被當地證監局叫停,“之前已經開展的存量還可以做,但不許新增業務”。
不過,多家受訪券商機構人士都認為,傘形信託去杠桿化是股市上漲必然結果,無需過度解讀。“我們12月下旬調研時,光大就表示‘2400點的時候(杠桿)是1:4,現在1:3,未來1:2’。”中金銀行組分析師指出。
在其看來,外界遺漏了銀行理財打算顯著增加權益類投資餘額這一重要資訊。“銀行增加權益類投資的背景是理財規模快速增長,債券利率整體下行,但同時原先高收益的非標資産難覓,所以銀行必須尋找替代性的高收益資産。權益類投資,特別是兩融受益權/傘形信託的風險極低,是理想的替代性高收益資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