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類機構新業務胎動 加速圈地新三板和ABS
- 發佈時間:2015-01-16 09:32: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從2014年至今,對資管業務帶來影響的因素正在不斷增多,融資平臺債務清理的啟動、部分開發商資金鏈的告急、A股急速上揚及無風險利率的下降、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大幕的提速;在更大的宏觀框架裏,投融資市場還出現了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型的徵兆,而這些變化都引起了相當多資管機構的重視。
而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了解,部分資管機構正在對包括新三板投資、資産證券化等業務上加緊佈局,而針對該類業務的種種探索,或將為資管業務的創新方向埋下伏筆。
場外直投“由債轉股”
隨著去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的逐步落地,券商資管“非標直投”等業務的生態也在出現變化。
根據規定,“未通過證券期貨交易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或者銀行間市場轉讓的股權、債權及其他財産權利”將成為資管計劃的投資範圍。
其實早在該辦法問世前,券商及基金子公司就曾較多開展項目融資等類信託業務,其操作方式為“嵌套”基金子公司專項計劃或集合信託的通道來實現交易結構的合規,而監管政策對非標直投的放行,無疑將對該類業務帶來促進。
不過,該類業務的環境基礎正在呈惡化趨勢;一方面,財政部對地方債的清理正在提速;而另一方面,佳兆業等房企風險暴露事件也在增多。
而在以地産、融資平臺為主的類信託業務機會的收窄之下,部分券商資管和基金子公司轉而對新三板投資等業務進行佈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華融資管、寶盈、財通等基金子公司已在新三板投資領域開展了産品發行等動作。
例如國泰基金子公司國泰元鑫發行的“國泰元鑫新三板1號專項資産管理計劃”,除投資已掛牌企業融資外,還包括掛牌前或具有並購轉板預期的企業。
“前端投資有可能獲得更高回報,但同時意味著更大的風險”,國泰元鑫認為,“與主辦券商深度合作,增加項目掛牌甚至做市的成功率,顯得尤為重要。”
ABS規模化“以量補價”
除非標業務外,資産證券化業務(下稱ABS)也可能成為2015年資管機構的重要佈局領域。
根據證監會去年11月公佈的監管辦法,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可設立資産支援專項計劃開展ABS業務,且由基金業協會執行備案制監管。
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有恒泰證券、中信證券及華夏基金子公司華夏資本已各自完成了其首單ABS業務。
事實上,面對新監管環境下傳統通道業務的退潮,更多券商資管及基金子公司正在將ABS業務視為其新的業務點,而在基礎資産的選擇上,小貸、租賃債權等非銀類信貸則較受市場歡迎。
“我們關注的重點主要是小貸領域的證券化,具有抵押、擔保條款的部分資産比較優質,而且市場需求比較強烈,公司目前也做了許多業務安排,” 深圳一家券商資管部經理指出,“這類資産是不需要出表的,主要是幫助非銀機構融資。”
不過,當前ABS業務也面臨著種種問題。一是其業務成本和實際收益並不對稱,項目賺錢能力較弱;二是將面對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 “降維競爭”,例如此前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發佈線上理財産品,將票據、資産收益權等非標資産進行打包出售,實際上這一“類證券化”模式正式對傳統ABS業務的挑戰。
對於以上,業內人士認為,ABS業務收益不足的問題需依靠業務的規模化發展實現,而來自網際網路金融的競爭,則需要監管層加強相關制度層面的約束。
“ABS是需要監管確認函的,屬於場內非標,未來的一個方向是將ABS做成標準化通道業務,有了銀行資金的參與,這塊業務就能做大規模,收入也就能上來。”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旗下直投基金負責人認為“現有的網際網路收益權轉讓模式很難做大,因為門檻太低,外部性強,等到了一定的體量時,相應政策就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