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6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股市十人炒九人虧 賺錢的那個是誰?

  • 發佈時間:2015-02-26 07:08:50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的高徒范棣表示,中國股市20多年平均投資回報為負,任何股民都不能倖免。他認為,總體上,90%的股民和投資者並沒有通過投資股市得到任何回報。

  針對誰是中國股市的贏家,范棣指出,第一,國企是中國股市最大的受益者。早期許多經營情況不佳、資金週轉困難的大中型國有企業,經過所謂的資産剝離、財務包裝後,在股市套取大量資金,從而脫胎換骨成為市場上的大小霸主。

  1998~2000年間,所謂國企三年脫困,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行動就是國企上市,僅那三年就從股民口袋裏掏走了近5000億現金,絕大部分股民被深度套牢,成為國企改革的埋單者。

  在國企上市過程中,得到直接利益的是國企的管理層,相比非上市公司,他們不僅獲得了支配鉅額資金的權力,而且資本市場也為他們創造了許多個人致富的渠道。

  這包括:利用內幕消息在週邊炒股獲利、利用內幕消息與出資者合作獲利、利用上市公司的優勢在收購兼併業務上謀取暴利、為上市公司股票增發而謀利,等等。

  范棣稱,第二,政府是中國股市的第二大受益者。收益由兩個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股票交易印花稅所得,這部分是直接的現金收入;第二部分是間接收入,即把一部分原先需要國家財政撥款或者投資的國企推向市場,由老百姓從儲蓄存款中負擔這些“改革”的成本,這樣就相應減少了政府的財政負擔。

  第三,證券公司是中國股市的第三大受益者。證券公司除收取交易的佣金外,在所謂自營證券業務上,參與股票坐莊炒賣,勾結上市公司高官形成利益聯合體,在股市上賺小股民的血汗錢。

  第四,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東是中國股市的直接受益者。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原始股東中除大股東外,相當多的小股東,所謂的“小非”(即上市公司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

  限售流通股佔總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上市一年後,“小非”可以逐次拋售部分股票),都是公司上市過程中的利益交易、合作和博弈的結果。

  這些小股東,主要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是戰略投資者,比如私募基金,在公司上市前一年左右時間入股公司,上市後三年內逐步推出套現。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在上市前能夠成為公司股東的不是有背景,就是有名氣,或者有特別利益安排。

  第二種是為公司安排上市的仲介人或者機構,一般而言,它們的股份有些是送的,有些是超低價的,而且入股付款採取遠期交易的方式,這些人或者機構必然是政府關係極為強大,特別是諳熟證券監管系統的人脈。

  第三種是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母公司或者公司實際控制人安排的利益代理人或機構,代理的功能主要是為公司上市後套現服務。

  第五,證券行業專業人員,包括證券分析師、莊家及其操盤手、基金經理、內幕消息炒股專業戶。

  范棣:中國股市十人炒九人虧賺錢的那個是誰?

  范棣強調,需要説明的是,上述股市利益所有者中,有的是花錢得到的股份,有的是沒花錢得到的股份,有的是以天價得到的股份,有的是以“白菜價”得到的股份。

  得利的大小,是在某種利益格局下形成的股市“生存食物鏈”規則排列。很顯然,在中國股市二十幾年的歷史中,散戶處於這個“食物鏈”的最底端,處於被吃的地位。

  數據顯示,到2011年,兩市總共為企業融資近50000億元,政府印花稅收入約為6000億元,券商佣金至少4000億元以上,開戶數達1.39億戶,實際開戶數約為6000萬人。

  截至2010年年底,兩市上市公司累計分紅約5000億元,加上基金分紅約3000億元估算,合計約8000億元。

  也就是説,中國股市在過去21年裏,從投資者身上拿到的現金將近60000億元人民幣,而股市回報給投資者的是8000億元人民幣。

  股市投資者投入資金後,在市場買賣的結果是,集體虧損52000億元(60000-8000),以6000萬個戶頭來算,戶均虧損為86600元。

  “中國股市20多年平均投資回報為負,任何股民都不能倖免。” 范棣説。

  有一個廣為流傳並被大家長期炒股實踐經驗認可的説法,在中國所有股民中,炒股的戰績是一賺二平七虧(10%的投資者賺錢,20%的投資者平手,70%的投資者虧損).

  “總體上,90%的股民和投資者並沒有通過投資股市得到任何回報。也就是説,股海淹死的總是股民。” 范棣説。

  A股短期難以告別散戶時代

  A股本週進入期權時代。由此,股票期權會不會終結散戶時代成為熱議。

  股票期權交易高門檻,絕大多數散戶投資者未達到50萬元資産門檻,也缺乏期權交易的專業知識。股票期權的特性類似于股市“保險”,機構與大戶由此增添風險管理新手段,做多與做空皆有營利機會。相比之下,在股票現貨市場單邊做多才能營利的散戶處於弱勢地位。而且,這種弱勢地位呈凸顯之勢。之前推出的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業務,同樣因高門檻而把散戶擋在門外。2013年“8·16烏龍事件”的發生,就暴露出散戶的不利。當股市出現異常波動,股指大幅下滑時,散戶受制于T+1交易只能“束手就擒”,而大戶和機構有“逃生之門”,可通過期貨市場實現風險對衝。大戶和機構還可通過ETF申購贖機制間接實現T+0,散戶卻因資金門檻等原因缺乏T+0的風險對衝工具,在跟風買進後無法及時修正自己的錯誤。

  散戶投資者本就處於資訊弱勢地位,抗風險能力與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近年資本市場創新給其帶來新的風險。那麼,A股會不會加速告別散戶時代?股票期權的推出有利於吸引社保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A股投資者結構有望逐漸發生變化,進一步增加機構投資者的佔比。不過,斷言告別散戶時代恐怕為時尚早。

  從A股現有情況來看,散戶佔主導的特徵十分明顯。中登公司公佈的2014年12月末一碼通市值分佈數據顯示,持有50萬元以上A股流通市值的賬戶數佔比只有6.34%,而1萬至10萬元的賬戶數佔比高達48.44%。另據2011年底的數據,自然人持有流通A股市值佔比為26.5%,但佔整個市場交易量的比例高達85%以上。這意味著股票期權等創新及監管層大力引入長期資金,在短期內很難根本性改變散戶佔主導的特徵。特別是散戶交易量佔比降至50%以下,恐怕難以預測出時間表。

  這幾年,A股賠錢效應大於賺錢效應。用證監會負責人2012年的話來説,“每年有二三百萬的新股民進入市場,同時也有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因而決定退出市場或不再交易。”之所以出現散戶入市前赴後繼,與兩大原因有關。一方面,國內居民的投資渠道狹窄,股票投資是獲取財産性收入主要方式之一。今年1月CPI升幅跌破1%,較上浮20%後的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低2.5個百分點,但銀行利率大幅跑贏CPI不等於居民沒有更高的增值需求。“寶寶軍團”以高收益率作為吸引力,分流過不少股市資金,可終究難以替代股市投資。2012年12月以來創業板牛市及去年7月以來主機板大漲行情,都令“寶寶軍團”的收益黯然失色。

  另一方面,通過機構的專業理財來分享股市投資收益,長遠來看,將成為個人投資者主要投資方式。然而,且不説國內投資者理財方式的觀念轉變還有較長過程,其對基金等理財産品的認可也有待建立。一項券商研究表明,去年四季度行情大漲,上證指數累計漲幅高達36.84%,但股票型、混合型及債券型基金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1.30%、9.44%和10.36%。另有數據顯示,2014年可比的364隻普通股票型基金,平均年度收益率為25.58%,其中凈值增長率超越同期基金業績比較基準的佔比為23.35%。換言之,相當數量的股票型基金跑輸大盤,且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A股散戶佔多數的特徵,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仍會存在。市場各方沒必要過多聚焦于散戶時代的終結,而要積極落實好“小國九條”,重視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推動A股散戶市特徵的弱化,應重點放在促進投資理念轉變上。通過投資者結構逐漸發生變化,以及股票期權等帶來積極影響,引導市場行為趨向成熟,使價值投資、理性投資被更多散戶所接受。(中國經濟時報)

  未來市場或成上躥下跳“猴市” 散戶做短線更困難

  A股迎來期權時代,昨日上證50ETF期權正式上市交易,從成交量來看,截至收盤上證50ETF期權合計成交金額3786萬元,成交量25113張,收盤持倉10809張,表現平穩,顯示出投資人觀望的心態。不過50ETF期權的強烈的杠桿性和波動性則在昨日有所體現,40隻期權幾乎全線收跌,三隻認沽期權合約跌幅超過兩成。未來市場如何演繹,多位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市場短期仍將調整,或成為上躥下跳的“猴市”,散戶做短線可能更加苦難。

  三認沽合約跌超兩成

  昨日,上交所40隻期權上線。方向上包括認沽期權、認購期權;行權價為2.20元至2.40元,間距為0.05元;合約到期月份為3月、4月、6月和9月。

  從上證50ETF期權首日表現來看,各合約成交量較小,顯示出投資人的試水心態,但昨日一上市即顯示了較強的杠桿性和波動性,盤中波動比較劇烈,最終幾乎全線收跌。

  截至收盤,上證50ETF期權合計成交金額3786萬元,成交量25113張,收盤持倉10809張。從成交分佈上看,主要成就集中在當月10個品種。其中認購3月2200成交2501張,佔全天成交量的25%。同時,認購成交較認沽更為活躍:認購期權成交2639萬元,認沽成交1147萬元。

  其中合約標的上證50ETF走強,收盤報2.331元,上漲1.75%。但40個合約中僅有50ETF購3月2200上漲0.77%,報0.1826元。其他合約無論認購還是認沽合約均告下跌,跌幅在3%-22%之間。

  而由於合約標的上證50ETF走高,部分認沽期權大幅下挫,其中,3月2200、2250、2300認沽期權合約跌幅均超過兩成,跌幅最大的50ETF沽3月2250,收盤跌22.38%,報0.0777元。

  “昨日上證50ETF期權首秀,總體來看,杠桿在10-30倍之間,定價合理,運作平穩。”中國國際期貨廣州分公司分析師周拓分析稱,“認購期權普遍較認沽期權便宜,主要是因為市場參與的主體是一級投資者,只能在持有50ETF現貨的條件下,賣出認購期權備兌,或買入認沽期權保護。這應認為是一種套保行為,並不代表市場對後市持悲觀看法。因為監管制定了一個很高的門檻,又對機構限倉,所以短期內影響有限,但為捕捉市場波動提供了極佳的工具,極大地豐富了交易策略,未來前景非常看好。”

  據消息人士透露,在上證50ETF期權平穩運作一段時間後,上交所將進一步完善ETF期權保證金機制,包括組合策略保證金機制、證券衝抵保證金機制等;研究建立相關配套機制,如上證50ETF延期交收交易産品和高效的證券借貸産品。

  此外,據悉,上交所將進一步拓展期權標的範圍,可能拓展到180ETF、跨市場ETF、跨境ETF、行業ETF等,然後拓展到個股。在這個過程中,上交所會視市場情況研究推出合約條款更多樣化的期權,如美式期權、週期權、長期期權等,並可能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漸放寬交易限制。

  散戶做短線更困難

  “期權的開戶首先要做信用評級還要考試,而能通過考試的基本上都是機構大戶沒有小戶,所以,一旦開戶以後,就變成普通老百姓沒有期權,有期權的都是老手、高手,這樣産生的效果就是散戶想做短線變得更不容易。”市場評論員張捷表示。

  在張捷看來,由於期權沒有那麼多的散戶參與,並且手續費低杠桿高,所以它不能簡單地單邊做多或者單邊做空,更多的是加強快速波動,在波動中獲益,以後的股市會從簡單的單邊牛市或者熊市,更多的變成快速波動上下跳的猴市,或者資金來回轉快進快出的鹿市。

  那麼,期權出來後,未來市場到底將如何發展下去?從《投資快報》記者統計券商的觀點來看,調整成為關鍵詞。國都證券表示,股民要謹慎,調整還將繼續,一切要等市場企穩。

  長江證券表示,短期內影響市場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新股發行,本週有24隻新股集中發行,將分流二級市場大量資金去申購,也將嚴重影響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在此情況下,場外資金入市也極為謹慎,短期市場仍將維持弱勢格局,投資者宜保持謹慎。民生證券表示,雖然隨著央行降準,市場上政策放鬆預期加強,但杠桿監管與金融反腐帶來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還是維持前期波動性加大的判斷,市場會調整一段時間,方可繼續創新高。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分析稱,市場可能要經歷半個月左右的調整,到那時政策可能會有所放鬆,即使沒有經過充分的風險釋放,市場仍將迎來新一輪反彈。

  華潤元大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員認為,從國外經驗看來,短期期權對於A股市場有正面影響,但影響有限。而從長期來看,期權需要的專業程度較高,而且實行分級管理模式,是A股市場逐漸走向成熟的標誌。總體而言,期權等衍生工具將使得A股市場更加平穩,更有利於防止市場暴漲暴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