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中概股掀起回歸潮 國內投行競相爭搶

  • 發佈時間:2015-06-19 06:32:06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隨著A股估值誘惑巨大,加之受到海外市場水土不服的影響,近期中概股紛紛宣佈私有化,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回歸潮,一些優質的投資標的,正成為國內投行競相爭搶的對象。

  日前,國信證券聯合深交所、全國股轉系統,舉辦了一場網際網路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大會。會上宣佈,國信證券將聯合9大網際網路投資機構,開展海外上市網際網路企業回歸A股合作。

  國信牽手9大網際網路機構迎接中概股回歸“盛宴”

  美國時間6月12日早間,繼世紀互聯、人人公司、易居中國宣佈收到私有化要約之後,博納影業也宣佈將私有化。這些企業預計即將在不久的將來,完成解除VIE架構、借殼或IPO重返A股這三大流程。

  中概股的私有化和回歸內地市場,主要是因為當前A股公司的高估值,與中概股形成了巨大的落差。公開資料顯示,同為一線民營影視公司,博納影業2010年登陸美股,目前市值為7.91億美元(不足50億元人民幣),而在A股上市的華誼兄弟光線傳媒市值分別為713.6億元、509.9億元。

  隨著中概股的“返鄉”進程加速,國內機構正競相搶奪這些資源。今年5月,中信證券已與華興資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組建聯合團隊為新經濟企業的架構重組、私募融資、新三板掛牌及做市、A股首發、並購重組等資本運作提供專業高效服務。

  本週,國信證券更是與清科集團、華興資本、賽富投資、IDG資本、經緯創投、紅杉資本、東方富海、啟賦資本、松禾資本等9大網際網路投資機構,簽署了戰略性合作協議。

  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認為,中國的網際網路會成為中國産業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領域,也是全球網際網路同行中增速最快,率先在最能代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網際網路領域裏面實現彎道超車。

  清科集團董事長倪正東也表示,“過去15年創投都在幹建VIE這一件事,未來5年會是拆VIE,現在回到了一個募資在國內,退出在國內的兩頭在內的時代。可以預見未來新的BAT公司將在A股市場誕生。”

  “國信投行也將順勢而為,重構服務理念和體系,實現自身的網際網路化,實行全週期、鏈條式、系統性的方法與執行體系,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服務。”陳鴻橋説。

  深交所將推 尚未盈利網際網路企業上市機制

  據了解,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網際網路企業,有很多都暫時沒有實現盈利,並不符合A股的上市要求。為此,深交所從去年就開始對非盈利網際網路企業,如何在創業板上市開展研究。

  在日前國信證券舉辦的戰略簽署儀式和論壇上,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深交所正努力提高創業板市場的包容性,抓緊推出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業板上市的機制;同時提高資訊服務品質,在留住優秀網際網路企業的同時,為其提供快速成長的平臺。

  但宋麗萍也強調,所謂的尚未盈利也不是泛泛的尚未盈利,是指具備盈利能力,但是為了公司發展,為了保持競爭力,目前暫時不盈利。“關於尚未盈利企業上市是非常明確的,不是所有的企業,主要是網際網路和真正有創新能力的,研發投入非常高的這部分企業。”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宋麗萍接受採訪時説。

  同時,證監部門也提出,要做好資訊披露,而且是充分披露。“假如未盈利企業上市的話,那麼公司的業務模式、收入、客戶群體、研發、股權激勵機制、公司治理等資訊都要充分披露,讓投資者判斷。”

  據悉,目前中概股回歸的首要目標還是新三板。新三板吸引這些企業回歸的原因,除了無利潤限制、市場估值較高之外,還具有掛牌等候時間較短、較便捷以及政策面和政府支援、國內資本市場發展可期等因素。

  “沒有盈利作門檻的新三板作為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板塊之一,是中概股回歸的首選。”全國股轉系統公司陳永民副總經理在上述論壇發言中説,現在創新型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回歸中國資本市場,預示著中國資本市場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三板對VIE企業回歸正發揮重要的支援作用。

  南方日報記者 鄧翔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