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攜程4億美元控股藝龍:欲成BAT之外第四極

  • 發佈時間:2015-05-26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施露  責任編輯:王文舉

  “為響應網際網路燒錢的精神,我們選擇了SOHO這棟大樓。”5月中旬,在攜程入駐淩空SOHO的儀式上,攜程CEO梁建章打趣地説道。在去年10月,攜程耗資30億元買下淩空SOHO的部分樓層。

  5月22日下午,攜程宣佈投資4億美元戰略投資藝龍,持股37.6%,成為控股股東。今年以來,攜程已在OTA領域多次舉起並購大旗,進入了産業鏈多家公司。

  大規模並購加上與去哪兒大打價格戰,攜程的盈利能力急劇下滑。自去年底虧損大門開啟之後,今年一季度攜程再陷虧損,一季度凈利虧損1.26億元,兩個季度的虧損總額逾4億元。

  在此前,關於攜程與去哪兒合併的傳言不絕於耳,雙方更是在今年初對調了控股股東,時代週報記者就此向梁建章核實,其對這一傳聞也並未給予明確否認。

  “去哪兒不惜貼錢搶市場份額,攜程若不跟進,則會喪失份額。若跟進,盈利必受拖累,合併或許是減少雙方損失的最佳方式。”著名投行人士黃立衝向時代週報記者評述説。

  收購藝龍 壟斷OTA細分市場

  5月22日,攜程網聯手鉑濤集團和騰訊收購了Expedia所持有的藝龍控股權。其中,攜程出資約4億美元,持有藝龍37.6%的股權。

  一年前,兩家公司的聯姻傳聞爆出時,攜程回應稱“沒空”;而口稱“攜程和去哪兒敢合併就涉嫌壟斷”的藝龍CEO崔廣福,則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件中直截了當地説“我們換老闆了”。

  截至去年底,Expedia持有藝龍63.7%股權,騰訊持有藝龍15.4%股權。按照當前攜程的出資額計算,藝龍網當前估值10.6億美元。藝龍的內部郵件還顯示,此次交易完成後,藝龍仍將保持獨立運營,崔廣福繼續擔任CEO。梁建章則在內部郵件中表示,藝龍的酒店收入僅次於攜程,收購之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藝龍靠著Expedia大金主的支撐已經燒錢燒了很久,攜程與藝龍合併符合邏輯,兩者合併基本上可以壟斷OTA行業細分領域的酒店業務。”黃立衝表示。

  作為OTA的老大,除了要與去哪兒搶佔市場份額,攜程還要在BAT瓜分OTA市場的大戰中保持一定中立。

  當前,BAT已在OTA行業提前佈局。阿裏旗下有去啊,百度早在2011年斥資3.06億元收購了去哪兒60%的股權,騰訊也拿下同程網30%股權,並斥資8440萬美元收購藝龍16%的股份,成為藝龍第二大股東,BAT在OTA領域三分天下局面形成。

  燒錢不止 業績承壓

  早在2013年,攜程便已開始了一系列佈局,包括入股途家網、APP快捷酒店管家、易到用車、一嗨租車(截至2014年底已是第一大股東)、途風旅遊網、APP蟬遊記。另外,攜程還收購華遠旅遊、斥資36億元購郵輪等。

  去年4月27日,攜程與途牛達成協定,將在途牛IPO完成時以發行價收購途牛價值1500萬美元的股份;幾乎在同時,攜程又宣佈將以20億美元入股同程網,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至此,兩者之間的景點門票大戰結束,攜程將門票業務劃給同程並支援其獨立上市。

  今年5月,原本已經形成BATX四分天下格局的OTA行業,又迎來京東。京東斥資3.5億元,成為途牛最大股東,但由於騰訊是京東的股東之一,京東的入局標誌著騰訊勢力範圍的進一步擴大。

  在談及OTA領域格局之時,梁建章曾對媒體公開表示:在中國,BAT之外,能成為那個X,最有可能就是攜程。而對於以上多起並購的起因,攜程公關部賀靜表示,中國旅行市場規模巨大,攜程會和行業內的同行們一起尋求共同發展。

  大肆擴張收購的背後,財務一向穩健的攜程在去年第四季度後開始陷入虧損。

  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攜程凈利虧損2.24億元,創下上市11年來的首次虧損。2014年一季度,攜程的凈利已經同比下降25%,二季度繼續下降36%,三季度下降幅度進一步擴至42%。

  進入2015年,攜程的運營成本下滑明顯:一季的運營成本為17.9億元,同比增加68.68%,其中因並購帶來的無形資産攤銷成本達2.59億元,同比增加36%。

  易觀國際分析師朱正煜分析指出,攜程一方面不斷擴大對外投資,另一方面還要與去哪兒打價格戰,梁建章更表示將在2015年投入10億元打價格戰,行銷成本的增加成為虧損的主因。

  酷訊旅遊網CEO張海軍則認為,OTA行業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競爭焦點主要集中在市場佔有率。在此種競爭氛圍之下,攜程要想長期獲利,必須要壟斷市場。

  一統OTA還是投誠BAT?

  OTA行業在資本的催化下,一直處於並購浪潮之中。只不過,在此番並購大潮中,資本方往往成為事件主導,創始人的決策權招致削弱。

  此前58同城收購趕集,恰是由於趕集網進行多輪融資,創始人的股權已不斷降低,一旦與投資人的對賭協議失敗,創始人不得不賣股求生,贏家通吃的局面才得以連番上演。

  目前在攜程的股權架構中,梁建章及其一致行動人僅持有攜程6.7%股權,並非第一大股東。今年2月,攜程與去哪兒實現了控股股東的互換,攜程原第一大股東奧本海默基金拋空攜程前,已大筆買入去哪兒股票,坐穩第一大股東。

  另一頭,原去哪兒大股東T.Rowe Price Associates在2014年底賣出去哪兒近80%的股票,轉投攜程,並成為第一大股東。雙方第一大股東的互換,被認為是兩家合併的先兆。

  一位從事網際網路並購的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攜程與去哪兒合併更多取決於投資方的意願,然而即使在雙方合併之後,能否與BAT形成抗衡還是一個問題。

  “OTA行業細分市場主要集中在機票、酒店和度假等市場領域,收購藝龍之後,攜程在酒店領域基本處於壟斷地位,但在機票和度假方面並沒有絕對性的優勢。對攜程來説,只有壟斷各個細分市場,才有可能在業績上立於不敗之地。而對BAT來説,控制3萬億-5萬億元的OTA行業,以實現新的業務支撐點是發展大計。不過,BAT在選擇投資對象時很謹慎,不能説他們沒有考慮入股攜程,但是收購還要看雙方的意願。”酷訊旅遊網CEO張海軍對時代週報記者分析説。

  長期以來,攜程依靠龍頭老大的行業地位及強大的資金實力一直在做加法,致力於打造一站式服務。不僅酒店、機票兩手齊抓,還通過參股、控股多家公司介入景點門票、餐飲、計程車及汽車租賃等領域。

  易觀智庫報告顯示,在OTA領域,競爭對手主要圍繞線上交通、線上酒店預訂、線上度假等幾個方面搶佔市場。當前,線上交通佔據了60%的市場份額,發展已經成熟,未來增速將逐步放緩。而市場飽和度只有20%的線上酒店市場,將成為競爭的重點。為擴大市場份額,各家進行了激烈的價格戰,攜程此前酒店業務處於領先地位,但去哪兒頻頻發起的價格戰使其喪失了一定份額。另外,線上度假旅遊市場的發展空間也較大,當前不少OTA企業設置線下體驗店、投資線下旅行社來瓜分市場份額。

  “攜程加快並購擴張,不僅在C端促銷,也不斷加強在B端的戰略投資,增強在資源端的滲透能力,並逐步完成整個産業鏈的佈局,未來攜程是否能夠通過這些投資有效整合投資資源,是其能否發展的關鍵。” 朱正煜指出。

  攜程在收購藝龍網後,不僅在酒店市場份額大增,也一定程度上改變BAT在OTA領域的格局。“BAT巨頭中,攜程與騰訊當前已經共同投資藝龍,説明它已經選擇了站在馬化騰那一邊,而阿裏則與攜程、去哪兒有所區別,作為平臺型而非仲介型的網際網路企業,近年來一直游離于百度和騰訊的競爭之外,因無需對傳統旅遊企業收取佣金,它的平臺優勢未來會更加明顯。”華美顧問首席知識官趙煥炎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施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