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去年A股遊戲並購超600億 高溢價對賭後遺症浮現

  • 發佈時間:2016-01-28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孟慶建 張斯  責任編輯:李喬宇

  昨日,擬33億元收購兩遊戲公司的*ST海龍封漲停,成為市場焦點。而去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因並購等沾上游戲概念,導致股價持續上漲的不在少數。但經過前期並購後,如今遊戲行業增速顯著放緩,同時高溢價對賭後遺症浮現。

  昨日(1月27日),擬33億元收購兩遊戲公司的 *ST海龍大幅震蕩後封漲停,成為資本市場焦點之一。而盤點2015年A股市場上市公司因並購等沾上游戲概念,致股價持續上漲的不在少數。比如掌趣科技凱撒股份通過增發同時並購多家遊戲産業鏈公司。

  而經過前期並購後,如今遊戲行業增速顯著放緩。同時,高溢價對賭後遺症浮現,尤其是前期展開高溢價並購的遊戲公司正面臨並表利潤與商譽雙減值的風險。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調查,為讀者剖析遊戲行業現狀。

  剛剛過去的2015年,A股市場的網遊概念股持續受到資金追捧。同時,上市公司收購遊戲類企業的熱情也日益高漲,高溢價並購方案頻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縱觀2015年A股的遊戲公司並購市場,涉及金額超600億元。對比來看,2013年遊戲行業涉及的並購交易金額僅為188億元,2014年為253億元。此外,2015年可謂是遊戲公司在新三板匯集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的遊戲公司超過30家,其中研運一體的遊戲公司佔到37.5%,發行運營的佔25%。

  多位分析師表示,隨著資本寒冬到來,2015年下半年遊戲企業日子難過,而遊戲行業本身具有早期投入高、回報週期慢的特點,對於遊戲公司來説,掛牌新三板無疑是一個較好選擇。

  與此同時,2015年遊戲行業增速也進入“換擋期”。《2015年中國遊戲産業報告》指出,中國遊戲産業規模增速放緩,缺乏新增長引擎。在上市公司並購案例中,高溢價並購的遊戲公司正面臨並表利潤與商譽雙減值的風險,移動遊戲弱週期屬性開始刺破高溢價氣球,高估值的並購模式後遺症浮現。

  中概股回歸佔半壁江山

  記者統計發現,從2015年A股的遊戲公司並購情況來看,中概股回歸佔了半壁江山。例如,世紀華通134億元收購中手遊以及主攻國際市場的點點通;巨人網路131億元借殼世紀遊輪

  深圳一家券商投資並購部門的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5年,上市企業並購遊戲公司的金額在大幅增長,並購方式也更激進、複雜,市場開始出現‘1+N’的並購方式,如掌趣科技、凱撒股份通過增發同時並購多家遊戲産業鏈公司。遊戲公司並購失敗案例也在增加,德力股份友利控股金盾股份等多家並購胎死腹中。”

  據記者了解,在A股上市公司並購遊戲企業案例中,溢價多在20倍以上。如凱撒股份收購酷牛,溢價27倍;天舟文化收購廣州遊愛,溢價20倍;中南重工收購深圳值尚互動,溢價23倍;科冕木業收購雷尚科技,溢價27倍。再如電競遊戲公司英雄互娛,華誼兄弟參股給出溢價795倍的估值。

  “相比2013年,總體上公司並購冷靜了一些,但相比海外遊戲公司估值,中國遊戲公司價格至少高出2~3倍。”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稱,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A股公司PE較高。

  同時,遊戲概念繼續成為傳統産業上市公司轉型的主要方向之一。A股網路遊戲概念股數量從2013年的15家,增加到2015年的37家。比如,生産農藥、獸藥的昇華拜克以16億元的價格收購成都炎龍科技100%股權,遊戲業務成為其戰略轉型的重點方向;中南重工以8.7億元收購值尚互動100%股權,主業繼續向文化娛樂轉型。

  在並購趨勢上,“泛娛樂”概念越來越受到資本青睞,遊戲産業橫向並購開始向縱向延伸,即打通遊戲與影視、動漫、文學等文化娛樂行業的産業鏈條。比如,奧飛動漫收購“有妖氣”動漫網站,掌趣科技通過參股二次元門戶網站——Bilibili(B站),以及凱撒股份收購杭州幻文等。

  除了並購外,由於門檻相對較低,遊戲公司還積極掛牌新三板尋求融資。據記者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底,新三板掛牌公司達5129家;其中,12月掛牌的公司達675家,相關遊戲類公司有14家。

  新三板分析師毛雲傑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數量趨勢看,掛牌公司數量的確呈迅速增長趨勢,原因可能是股改系統改進後,簡化了上市流程。

  “對賭遊戲”後遺症浮現

  與此同時,“對賭遊戲”在並購過程中不斷上演,多家遊戲公司採用了對賭方式。激進者如華誼兄弟,在參股英雄互娛的同時,英雄互娛向華誼兄弟簽訂對賭協議,前者2016年扣非後凈利潤將不低於5億元,此後每年業績保持同比20%的增長。

  事實上,2013年的遊戲公司並購潮同樣存在“對賭遊戲”,如今其後遺症已開始出現。

  以中青寶為例。2013年,中青寶曾發起多筆遊戲公司並購案例,其中以收購美峰數位、蘇摩科技最為典型。根據中青寶與美峰數位、蘇摩科技的對賭協議,2014年業績承諾的完成率僅分別為80.58%和15.98%,遠未兌現承諾。中青寶對美峰數位2015年業績預估為1000萬元。

  手遊龍頭掌趣科技也面臨多家收購標的對賭不及預期等狀況。2013年,掌趣科技收購玩蟹科技、上游資訊並簽署對賭協議。財報顯示,2014年,玩蟹科技凈利潤1.24億,低於協議目標的1.6億元;上游資訊凈利潤1.07億元,不及1.25億元的利潤預期。

  一些行業人士認為,高估值並購方式在A股逐漸行不通了,相關公司業績低於預期,與行業增長遇到瓶頸有關。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遊戲的市場規模已趨於穩定,全行業難再出現從無到有的幾何式增長。

  深圳一家券商TMT分析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業績上來看,這些被並購的遊戲公司完不成對賭業績,是由網遊行業的生命週期等特點所決定的,即網遊尤其是手遊的弱週期性決定了産品利潤回報不可持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