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減持新規下眾生相:遏制分倉術 股東借後門金蟬脫殼

  • 發佈時間:2016-01-13 07:47:5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政策與對策上市公司的減持“智慧”

  根據證監會披露,大股東減持60%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的方式進行。在此背景下,證監會在“減持潮”(1月8日到期)到來前夜(1月7日)出臺減持新規。

  不過,監管層對大宗交易並沒有做出明確規定,留下一個“後門”,

  多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借此金蟬脫殼。但這種方式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由於行情低迷,大宗交易的成本正在提高。

  本報記者彭小東上海報道“我們現在成接盤俠了。”1月12日,一位從事上市公司“大小非”減持接盤的機構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説,他們這兩天用自有資金接盤的一起交易被套住了。

  這位接盤資金方李斌(化名)説,1月9日起實施的減持新規,遏制了上市公司股東的“分倉減持”,但是留下了一個大宗交易的“後門”,我武生物(300357.SZ)等多家公司的重要股東借此金蟬脫殼。

  不過李斌表示,這個所謂的“後門”並沒有普通投資者想像的那麼火熱,這幾天的折扣(相對於當天交易日的收盤價)已經從此前的97折左右,增加至94折左右。這既表明接盤者意願降低,也意味著重要股東借道“後門”減持的代價加大。

  李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自嘲説,現在行情低迷,他所服務的機構在利用自有資金接盤時,不幸成為了一起交易的接盤俠。

  減持細則堵住“分倉術”

  1月9日起實施的減持新規正在發揮直接作用。昇華拜克(600226.SH)1月12日發佈一則《股東股份轉讓協議解除的公告》表示,持股5%以上的股東德清豐華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豐華投資”)解除與四位自然人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

  持股5.01%的豐華投資解釋説,這是因為此前簽訂的協議,與減持新規“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的規定不符。按照此前的計劃,四位自然人分別要承接豐華投資2.74%、0.81%、0.73%、0.73%股份。

  目前,各方已經通過協商解除《股份轉讓協議》。同時,披露的兩份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也相應取消。

  據了解,所謂減持新規,是指證監會1月7日發佈的《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下稱《減持新規》).

  該規定與隨後滬深兩地交易所發佈的“關於落實《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相關事項的通知”,對重要股東(控股股東、董監高等)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協議轉讓這兩種方式減持做出了很大限制。

  尤其是其中的一條細則規定,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於5%。這相當於遏制了部分控股股東“化整為零”進行減持的“分倉術”。

  所謂“分倉術”是指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不足5%的股份協議轉讓給實際控制的相關賬戶,然後借助該賬戶持股不足5%減持不受限制的規定進行減持,達到化整為零的效果。

  “我們以前確實做過曲線減持的案例,就是協議轉讓後,變成都是持股5%以下的股東,這樣就能減持了。” 上海一位操作過多家上市公司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的人士劉霞(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説,當時採取這種做法是由於證監會在去年7月8日規定,持股5%以上的股東在半年內也不得在二級市場減持。

  當時,有一個典型例子是寶莫股份(002476.SZ),曾在去年7月出現兩次天量砸盤,被市場認為是股東的“分倉減持”行為。在這之前,控股股東將持有上市公司的部分股份轉讓給七位自然人,實現了巧妙“分倉”。由此,這七名自然人的持股由於低於5%,巧妙規避了當時“持股5%以上股東不能減持”的規定,且沒有達到資訊披露的要求。不過當時,寶莫股份未在投資者關係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類似疑問,也未對本報記者提出的疑問置評。

  如今,減持新規出爐後,要求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低於5%,這種做法被提前制止。

  大宗交易折扣增加

  除了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協議轉讓減持,大股東還可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

  根據交易所規定,股票的大宗交易單筆申報數量或金額必須達到一定限額(A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0 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300 萬元人民幣),並通過大宗交易系統實施交易。

  “從近年來實際情況看,大股東減持60%是通過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的方式進行的。”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月5日表示,這有效緩解了對市場的壓力。該發言人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金額,僅佔總流通市值的0.7%左右。

  但是前述供職于上海一家知名大宗交易仲介機構、從事大宗交易的劉霞(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説,她認為大宗交易其實對市場仍能産生壓力。

  “比如我們今天下午三點到三點半接過來,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現在這種行情,我們很少會留到第三天。”劉霞説,這是曲線減持,減持新規沒有對大宗交易這種減持方式做出相應規定,確實是一個“漏洞”。

  截至1月12日晚發稿,安妮股份(002235.SZ)、兆日科技(300333.SZ)等5家公司發佈了重要股東的減持計劃,且無一例外地提及“大宗交易”方式。

  不過,目前這種方式並不火熱,21世紀經濟報道從“大小非”減持接盤的機構,以及從事大宗交易的仲介機構處獲悉,這幾天大宗交易的折扣已經從此前的97折左右,增加至如今的94折左右。這既表明接盤者意願降低,也意味著重要股東借道“後門”減持的成本加大。

  前述資金接盤方李斌分析説,雖然減持新規沒有做出明確規定,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心裏都明白,監管層此時並不希望看到減持行為。“所以説這個時候他們即使想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也會先在心裏衡量一下。”李斌説。

  在劉霞看來,新規存在的“後門”對他們從事大宗交易仲介機構的人員説,長期來看是一個利好。因為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競價方式減持必須在首次賣出的15個交易日前,預先披露減持計劃;而且大股東在三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在這種情況下,對於資金需求緊急的部分股東來説,即使大宗交易要被折價,也會選擇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

  (備註:文中匿名採訪對象,李斌係錦臻投資一位董事;劉霞繫上海玖歌投資從事大宗交易的人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