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跨境電商項目上線 機構關注醫療産業鏈機會
- 發佈時間:2015-10-26 06:34:3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近日,同仁堂國際首個業務板塊——國際跨境電商平臺“天然淘”正式上線啟動,該平臺將確保所有在銷産品流通過程可追溯,對構建中國醫藥保健品全程可控、全程透明的可追溯流通體制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同仁堂集團董事長梅群表示,“同仁堂國際”的發展願景是要打造“全球化的健康生態平臺”,跨境電商平臺正式上線是同仁堂國際的首個業務板塊。
近年來,醫療行業的高速發展引得多方資本在一級及二級市場上的多方關注,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醫療産業的機會如何,此次同仁堂的優勢跨界又在哪些方面引起了投資者的青睞呢?
啟動會會後,匯橋資本LB基金CEO及首席投資官,多年在摩根士丹利負責領導對大中華區醫療行業的投資研究的李彬博士接受採訪時,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述了他對目前醫療産業鏈各新興板塊的看法,以及對整個醫療産業鏈投資機會的信心。
醫療板塊增速迅猛
李彬對記者表示,從醫療全産業來看,從供應商、藥商、醫療器械,到中間的經銷商、藥店,每一個地方都有機會。因為整個醫療板塊的增長是GDP的2至3倍。不僅僅從中國,從全球範圍來看,醫療板塊的增長都是GDP的2至3倍,其中有較為複雜和深刻的原因。
“所有板塊都看”,這是李彬對目前中國醫療行業機會給出的回答。如果單純從風險來看,供應鏈上游的商業模式固定,風險較小。但整個板塊以GDP增速2至3倍的速度發展,預示著整個供應鏈的良好發展前景。
李彬認為,醫療行業,目前主要分有四個新興板塊。醫療電商品臺首當其中,包括跨境以及非跨境電商品臺,另外三個板塊分別是遠端醫療、可穿戴醫療、大數據概念。
醫療電商平臺最容易操作
李彬表示,就目前的中國而言,醫療電商平臺,在這四個板塊之中,顯然是最容易進行操作的。首先,在中國本土,電商已經非常發達。一眾網際網路巨頭,如BAT,已經在電商方面已經走了很遠。這讓後發而至的醫療電商品臺擁有了一定的後發優勢。尤其對於同仁堂而言,在保有自己的品牌和渠道的同時,線下實體店資源比BAT企業更豐富,且對醫療産品內在的把握程度更高。
同仁堂國際是北京同仁堂順應“網際網路+”浪潮,于2015年3月份創辦的,在其成立之初,就定位於打造全新的健康服務生態平臺,整合全球優質健康、醫療資源,將高品質的健康産品與服務帶給中國乃至全球消費者。
同仁堂國際的健康服務生態平臺由健康檢測與諮詢、跨境健康垂直電商、跨境中醫藥電商以及金融保險四大業務板塊支撐。其中,正式上線的跨境電商“天然淘”,作為國內首個聚焦健康垂直領域的跨境電商平臺,主打進口健康産品,保證100%正品、當地直採、無中間環節,為全球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專業化的健康産品與健康服務。跨境中醫藥電商立足傳統中醫藥,致力於整合中國傳統優勢醫藥資源“走出去”,借助跨境電商平臺,整合海內外中醫藥、植物藥等優質資源,作為中醫藥海外“輸出”的重要平臺。
醫療大數據産業最具發展前景
李彬表示,四個醫療産業板塊中,從長期發展來看,最值得深挖的,應當是醫療大數據産業。過去十年以來,醫療行業産生了大量的大數據資訊。如國際上,基因工程,産生了很大的數據。在現在這個資訊時代,國外的大量可借鑒經驗,使得從大數據中挖掘機會成為了一種可能。
同仁堂金融保險就是基於用戶健康檢測數據,以“中醫健康保險”藍海市場為突破,開發響應國家政策倡議的中醫治未病健康保險産品,並針對電商交易,延展網際網路責任類保險産品的創新。
同仁堂健康檢測與諮詢以“治未病,預防檢測”為核心,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降低醫療健康資訊的不透明,防患于未然。並且,基於用戶檢測數據,整合全球中醫師資源,為用戶提供融養生調理、跟蹤管理于一體,高水準、個性化、便攜化的養生保健諮詢服務。
但李彬並未盲目唱多新興醫療産業的佈局和投資,在電商和大數據産業以外兩個新興醫療板塊,作為投資方,他並不看好。由於沒有形成一眾成熟的模式,遠端醫療的前景,目前尚無法看清;由於可穿戴醫療設備屬於電子行業,技術要求高,變化快,較適於國外企業做,國內企業在此方面的前景不甚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