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股東爭權 天科股份重組“泡湯”

  • 發佈時間:2015-10-12 02:31:3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沉寂一年多的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天科股份”,600378)主導權之爭,近期再起波瀾。

  9月22日,公司第二大股東盈投控股籌劃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被第一大股東中國昊華以對相關情況不知情為由反對,導致重大資産重組落空。

  儘管二股東盈投控股提出的重大資産重組事項被迫終止,但前兩大股東的爭執還在持續。在籌劃重大事項期間,盈投控股向天科股份董事會提出增派董事,以圖與中國昊華分庭抗禮。鋻於此,上市公司宣佈,本于9月召開的董事選舉股東會延期至11月召開,等待兩大股東協調。

  新京報記者梳理天科股份歷史發現,盈投控股早已對天科股份控制權虎視眈眈。盈投控股背後則是瑞福德係核心人物郭民,熟諳資本運作,有市場人士猜測,為獲取上市公司更多話語權,盈投控股不會簡單放棄對天科股份控制權的爭奪。

  二股東主導重組,大股東不認賬

  從二股東籌劃到實控人知曉,再到實控人反對,讓投資者滿懷期待的天科股份重組,歷時1個月便夭折。

  身處石化等傳統産業之中的天科股份,實際上自身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天科控股今年上半年業績顯示,其三大主業經營的銷售合同額同比均下滑超40%,主營業務收入則同比下降了11.81%。

  天科股份表示,鋼鐵、焦化等部分行業産能過剩嚴重,致使行業內投資需求下降,而由於催化劑業務競爭加劇,市場大幅萎縮,上半年訂單大減。

  此次天科股份原本計劃的轉型環保之路,因兩大股東未能達成一致而被迫終止。天科股份股價復牌後即遭遇兩個跌停,這使得投資者將矛頭指向了大股東中國昊華。“股東之間的矛盾,為何禍害投資者?”有投資者表示。

  梳理天科股份資料及此次重組不難發現,二股東盈投控股早已對上市公司控制權虎視眈眈,此次啟動重組更像是一次“投石問路”,試探大股東中國昊華態度以謀下一步棋局。

  8月21日,天科股份發佈停牌公告。9月3日,天科股份再次公告,停牌事由為第二大股東盈投控股正在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3日的公告中,中國昊華不僅沒有發表反對意見,還希望以國有第一大股東身份聯繫重組方做進一步調查和溝通後再進行決策。

  在實控人“沒有發表反對意見”的默許下,盈投控股態度積極。在9月3日公告後的第二個交易日,盈投控股便將天科股份推入重大資産重組程式。根據事後天科控股公告,為讓公司在環保産業做大做強,盈投控股擬購買一脫硫脫硝行業企業,裝入上市公司的資産交易金額約為35億至40億元。

  中國昊華態度隨後突然出現180度的轉變,在9月18日向天科控股發出了《關於天科股份繼續推進資産重組項目的回復函》。中國昊華明確表示,因本次重大資産重組由單方股東主導,存在不規範情形,並且中國昊華對本次重大資産重組相關情況不知情,故中國昊華不同意繼續推進本次重大資産重組。

  從二股東籌劃到實控人知曉,再到實控人反對,讓投資者滿懷期待的天科股份重組,歷時1個月便夭折。

  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昊華推翻此前自己不反對的意見,更表態對本次重大資産重組相關情況不知情,或表明在盈投控股的籌劃重組中,中國昊華發現將會侵害自身利益,而盈投控股或借此擴大股份持有比例,以爭奪天科股份實控權。

  對於兩大股東間就重組産生的分歧,新京報記者致電中國昊華,但未獲回應。

  爭奪董事會

  近期,盈投控股在天科股份上的動作不止籌劃重組。隨著天科股份第五屆董事會屆滿換屆的到來,盈投控股提議向董事會增派董事,有觀點認為其意欲與中國昊華分庭抗禮。

  8月21日,在天科股份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的同一天,天科控股公告,公司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將於9月7日在成都召開,該次會議將進行上市公司董事會的換屆選舉工作,會議包括選舉董事、獨立董事和監事等三大議案。中國昊華方面提名了5名董事,盈投控股提名了4名董事。

  如據此提名人選選舉,天科股份9人董事會中,將維持此前中國昊華5席,盈投控股4席的格局。不過在臨時股東大會即將召開之際,9月2日天科股份公告,盈投控股提出增加董事會董事和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臨時提案,提名楊奮勃為董事候選人、提名余關健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資料顯示,余關健自2012年8月至今任天科股份獨立董事。盈投控股表示,余關健曾主持中國銀行深圳分行的信貸經營和風險管理的多項管理制度的制定,對金融業的不良資産處置和管理有獨特的見解,有豐富的資産管理和處置經驗。

  楊奮勃則為深圳萊英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公開報道顯示,其曾作為盈投控股方代表參加天科股份2013年度股東大會。

  對於臨時增加董事提名人選,新京報記者試圖採訪盈投控股,盈投控股工作人員表示可將採訪問題書面遞交至公司,但自新京報記者于9月29日發送採訪郵件至發稿,未獲回復。

  有分析認為,盈投控股突擊增加董事提名,顯示出其要與中國昊華分庭抗禮甚至掌控董事會的意願。

  由於兩大股東在董事提名上産生的重大分歧,天科股份也宣佈,選舉董事的股東會延期至11月召開。

  控制權之爭由來已久

  在資産重組中完成引入資本,從而獲取更多的話語權,是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權控制之爭的解決之道。

  盈投控股與中國昊華對天科股份控制權之爭,由來已久。

  2013年9月4日,盈投控股增持天科股份100萬餘股,持股比例由21.63%提升到23.19%,一舉超過中國昊華,成為天科控股第一大股東,並佔據大股東席位達兩年之久。

  憑藉大股東地位,盈投控股在天科股份2013年股東大會上,開始公開叫板中國昊華,要求中國昊華解決同上市公司間同業競爭問題,雙方對天科股份控股權之爭也浮出水面。

  在盈投控股“逼宮”背景下,中國昊華控股母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方面開始通過增持反擊。2014年5月中國化工通過子公司中化資産增持天科股份,同年8月通過中化資産實施要約收購。

  在今年二季度,憑藉增持天科股份202.44萬股,中國昊華將其單一持股比例提高至23.82%,取代盈投控股成為大股東,盈投控股則以23.72%股份位列第二股東。

  至此,中國昊華連同母公司中國化工旗下子公司,共計持有天科股份31.97%股份,超過盈投控股及子公司持有的26.61%股份,為天科股份實際控制人,並拉大了與盈投控股之間的持股差距。

  從近期的盈投控股籌劃重組及提議向董事會增派董事等跡象上看,與大股東5%左右的持股差距,沒能讓盈投控股放棄掌舵天科股份。

  盈投控股官網介紹,其創立於2004年,主要從事股權投資,經營範圍涉足傳統産業、金融、高科技、租賃、借貸、房地産開發、物業管理及礦業等業務。

  其背後人物,更是讓市場浮想聯翩。工商資料顯示,郭民出資1.4億元持有盈投控股70%股權,剩餘30%股權由其配偶魏麗洋持有。郭民為瑞福德係的核心人物,憑藉著熟練的資本運作,郭民涉足過包括天科股份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權。

  市場人士認為,在資産重組中完成引入資本,從而獲取更多的話語權,是大多數上市公司的股權控制之爭的解決之道,而盈投控股擅長資本運作,潛伏天科股份多年,也不會簡單放棄對控制權的爭奪,雙方的股權之爭,或將持續。

  新京報記者就股東之爭及董事會換屆選舉事項,于工作日時間多次致電天科股份,但其對外公佈的董秘辦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偶爾接通後也是立即挂斷,記者無法得到回應。

  □新京報記者 李春平 北京報道

天科股份(60037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