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地産錯過黃金十年:或因風格趨於保守
- 發佈時間:2015-08-14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央企地産公司的重組、整合和土地等資産注入,催生了一批批“巨無霸”公司。近期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招商係”和“中交係”兩大央企集團的房地産業務重組,如何有效整合公司業務、人力、文化,避免新平臺落入“大而不強”的陷阱,在樓市進入“白銀時代”的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曾幾何時,“招保萬金”,被稱為中國房地産上市公司“四強”,素有“最了解招商地産的不是他的員工,而是經常玩股票的股民”之説。
如今,因增長緩慢,招商地産已明顯滑出第一梯隊。背倚大樹的招商地産緣何掉隊,是管理漏洞還是戰略失誤,亦或是人為因素?
去年銷售額僅510億
據其官網介紹,招商地産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最早的房地産公司之一,是央企招商局集團三大核心産業中房地産板塊的旗艦公司,國家一級房地産綜合開發企業,是集開發銷售、租賃經營、物業管理于一體,物業品種齊全的大型房地産開發集團。
這樣一家有著深厚背景的地産企業,卻在地産“黃金十年”中逐漸掉隊。
2010年的數字不得不提。這一年,招商地産錄得146億元的合同銷售額,較2004年增幅僅為4.1倍。而其競爭對手萬科、保利、金地分別錄得1026億元、660億元和280億元,較2004年分別增長12.4倍、13.7倍和7.8倍。招商地産銷售額僅為金地280億元的一半。
這一年,招商局集團加速對招商地産的組織結構、業務模式、管理體制等進行調整。2010年因此成為招商地産的轉折之年。
但重歸第一梯隊,並非一路坦途。2014年,招商地産的銷售金額為510億元,僅為萬科、保利同年銷售金額的23%與37%,且被碧桂園、龍湖地産、融創中國等後起之秀超越。
一位上市房企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類似招商、大華等老牌國企,整體的企業文化不夠激進並偏于保守,企業發展速度就慢了下來。管理體制調整後,招商地産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善,但已經錯過了“黃金十年”。
重回第一梯隊並非易事
早在1990年,招商地産就確立了“立足蛇口,依託內地,面向海外”的發展方針。20多年間,雖然全國化佈局穩步發展,但由於受制于一些因素,招商地産難以稱得上實現了最好的發展速度和狀態。
2011年,招商局集團發生了一些人事變動,原招商地産董事長孫承銘升任招商局集團副總裁,分管集團地産業務。原公司董事總經理林少斌新任為董事長,同時擔任招商局總裁助理,公司原副總經理賀建亞接任總經理,楊天平當選為公司副董事長。
與此同時,招商地産也升級為集團一級公司,直接接受集團總部的戰略規劃部署。
當年,新任招商地産董事長林少斌在2011年度股東大會上明確提出,公司要在項目開發的管理上進一步以各城市公司為中心,提高城市經理開發項目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這種變化被外界認為是總部管控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從現實層面縮短招商地産的決策鏈,優化其決策能力,也因為管理架構的精簡,可以更快地實現上傳下達,提升運作效率。
然而,時隔兩年,招商地産人事變動再起。2013年7月,招商地産發佈通知,董事長林少斌將不再擔任招商地産行政總裁和招商地産黨委書記、委員職務,招商地産總經理賀建亞成為招商地産第一責任人。
2013年9月,剛剛就任“第一責任人”不久的賀建亞就拋出了總額達64.87億元的增發方案。但這距離招商地産上一次增發方案獲批已經過去了5年時間。2008年,招商地産增發募集近60億元獲批。
優淘城總裁、資深地産專家薛建雄表示,最近幾年,開發商的機制比較靈活,但招商地産的機制管理比較嚴格。對風控要求很高,難免束縛了發展的腳步。
2011年,時任招商地産總經理的賀建亞在接受《南方都市報》採訪時表示,將繼續採取相對均衡的拿地策略,注重以下原則:“一是量入而出,永遠是在保證基本現金流穩定的情況下尋求擴張,當然我們會適當地增大一些杠桿。之前招商地産在負債方面偏保守,融資成本和負債率都是全行業最低,這在某些階段是合適的,但這兩年處在一個加息和縮緊流動性的時期,需要調整思路。”
前述上市房企高管表示,由於招商地産的擴張戰略不夠激進,土地儲備偏少、高速規模擴張也沒有開展起來。
2014年,招商地産開始在土地市場上發力。其2014年報指出,在公司成立30週年之際實現“30年30城”的戰略佈局,成功布點全國30個城市。一二線城市的佈局得到顯著鞏固與加強,年內在上海、廣州、深圳、南京等核心城市通過招拍挂、收購等多種方式,新增項目資源610.74萬平方米,其中公司權益面積466.23萬平方米。
但上述報告同時指出,近年來,公司區域銷售及産品結構逐年變化,二、三、四線城市項目佔比逐漸增加。2014年,毛利率相對較低的地區及産品結轉收入比例同比上升,導致公司房地産開發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
上述房企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招商地産錯過了房地産市場發展的“黃金十年”,重回第一梯隊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