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達華智慧收購標的存億元産品“黑洞”

  • 發佈時間:2015-07-13 07:33:1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付梓欽  責任編輯:楊菲

  達華智慧(002512.SZ)于7月4日發佈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計劃以每股15.72元的價格定向發行4592.88萬股股份,用於收購金銳顯全部股權,則金銳顯整體估值高達7.22億元,相比賬面凈資産溢價將近6倍。單從盈利數據來看,金銳顯在2014年實現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對應達華智慧的收購市盈率不到15倍,看似並不高。然而這樣的判斷必須基於金銳顯盈利數據是真實可信的基礎上,但是問題恰恰在於,該公司有很多財務疑點是經不起推敲的。

  首先讓人注意的是,與收購報告書同時間披露的金銳顯審計報告相關數據僅僅只包含了2014年和2015年1季度的數據,並未包含2013年的財務數據。而在收購報告書中披露的各項經營資訊中,卻明確列示了金銳顯2013年的情況,也就是説該公司並非“沒有能力”披露2013年的詳細財務數據。在這樣的條件下,該公司在審計報告中並不針對2013年的詳情予以詳細披露,不禁令人懷疑存在故意隱瞞之嫌。

  在審計學上有一個定律:“遺漏,是在不想説真話,又不敢説假話的條件下産生的”,但不知此次金銳顯拒絕披露2013年度詳細財務數據的目的何在?

  高達數億元産品“黑洞”

  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數據,金銳顯的主營産品在2013年和2014年的實際産量均遠遠超過了同期銷量,甚至高達同期産品銷量的2~5成。那麼在正常的經營邏輯下,這勢必導致金銳顯公司存在著金額巨大的庫存産品積壓。

  以2014年為例,當年該公司的産品實際産量,超出了銷售量多達327.46萬個,相當於同期銷售總量的2成以上。這也就意味著,當年金銳顯新增的庫存産成品價值,大體相當於當年所銷售全部産品對應結轉營業成本的五分之一以上。以該公司2014年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88258.97萬元計算,23.80%的份額就對應著2.1億元之多。也就是説,根據産銷數據來推算,金銳顯僅在2014年新産生的産成品新增庫存,其價值就高達2.1億元。

  還不僅如此,繼續來看2013年的數據。當年金銳顯的産品實際産量,更是超出了銷售量多達484.14萬個,這相當於2014年新增庫存産品數量的大約1.5倍,則粗略計算該公司2013年形成的庫存産成品價值更是高達約3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從2013年和2014年連續兩個年度的産銷數據來看,金銳顯在2014年末至少擁有811.6萬個産成品存貨,這些庫存的賬面價值高達5億元左右。

  然而事實上,根據審計報告披露的數據,截止到2014年末時,金銳顯所擁有的存貨-庫存商品和存貨-發出商品兩個科目的餘額分別為4695.11萬元和1648.02萬元,這也就對應著該公司在2014年末擁有的産成品庫存價值合計僅為6000余萬元。這卻與前文所述的、金銳顯在2013年和2014年“積攢”下來的811.6萬個、價值高達約5億元的産成品存貨相去甚遠。

  也就是説,如果金銳顯所述的産品産銷數據是正確的,就意味著該公司存在著價值數億元的産成品不翼而飛、離奇失蹤,這非常值得關注。

  問題還沒有完,繼續來看2015年1季度的數據。在今年前3個月中,金銳顯倒是扭轉了産成品不斷積壓的趨勢,當年總産量僅為236.2萬個,而銷量則多達252.38萬個,銷量超過産量的狀態導致該公司的庫存産成品積壓數量減少了16.18萬個,相當於同期銷售量的6.41%。與此同時,金銳顯在今年1季度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金額為18837.48萬元,這對應著252.38萬個産品總銷量的價值,則其中包含的16.18萬個以前年度形成的庫存産成品價值就是1207.67萬元。也就是説,金銳顯的庫存産成品價值,在今年1季度中應當減少1207.67萬元才對。

  然而事實上,根據審計報告披露的數據,金銳顯的存貨-庫存商品和存貨-發出商品兩個科目,在今年1季度末的餘額分別為1639.48萬元和1282.45萬元,合計的産成品庫存價值就是2921.93萬元,這相比該公司在2014年末的6343.13萬元産成品庫存,大幅減少了3421.2萬元。

  這也就意味著,金銳顯庫存産成品,在今年1季度産品銷量大於産量的條件下,繼續呈現與産銷差並不相符的金額在減少,這也進一步印證了該公司此前兩個完整年度中,數億元産成品離奇消失絕非正常因素導致的。高達數億元的産品“黑洞”,足以吞噬掉期末凈資産金額僅為1.19億元的金銳顯公司,令人觸目驚心。

  離奇的採購數據

  收購報告書披露的採購數據顯示,金銳顯在2014年向排名前五名的供應商採購金額合計為48684.1萬元,佔當年採購總額的比重為43.12%,由此計算該公司當年的採購總額高達112903.8萬元。在正常的會計核算邏輯下,這些鉅額採購,要麼已經實際支付了採購款,並體現在現金流量表當中;要麼尚未實際支付,並形成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經營性債務。

  根據審計報告披露的數據,金銳顯現金流量表中“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科目2014年發生額僅為79986.55萬元,這相比該公司同期的採購總額少了大約3.3億元。這也就意味著,金銳顯應當增加3.3億元的經營性債務才對。

  然而根據審計報告披露的資産負債表數據,金銳顯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兩個科目在2014年年末的餘額分別為4897.72萬元和14771.19萬元,合計的經營性債務金額僅為19668.91萬元,相比前文所述的金銳顯在2014年理論上新增經營性債務還少了1.3億元以上。

  也就是説,即便我們假設金銳顯在2013年末沒有任何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餘額,憑藉著該公司2014年末的應付款項餘額,都不足以解釋該公司當年採購總額和實際支付貨款之間的巨大差異。這進而意味著,該公司存在很大金額的採購,既沒有實際付款,也沒有形成需要付款的義務,則鉅額的對外採購離奇失蹤了,似乎與鉅額存貨的消失一脈相承。

  繼續分析2015年1季度數據,當期金銳顯向排名前五位的供應商採購金額合計為13654.02萬元,佔該公司全部採購總額的比重為64.45%,則對應著該公司的採購總額高達21185.45萬元。而與此同時,現金流量表“採購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科目同期的發生額卻僅為15969.44萬元,對應著應付而尚未支付的款項金額在5000萬元以上,進而這應當對應著金銳顯的應付款項餘額,在今年前3個月中的凈增加金額。

  然而事實上,金銳顯的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科目餘額,在今年3月末的餘額分別為2683.32萬元和18956.82萬元,合計的經營性債務金額僅為21640.14萬元,這相比該公司2014年末的應付款項餘額,僅小幅增加了不到2000萬元。這意味著金銳顯在今年1季度中,又有數千萬元的採購離奇失蹤了。

  連續兩期鉅額採購流向不明,金銳顯的經營資訊實在應當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鉅額銷售無從印證

  同樣,再來分析一下金銳顯的銷售數據,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資訊,該公司在2013年曾向上市公司“深圳華控賽格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了4420.93萬元産品,並使之成為金銳顯當年第4大客戶。

  金銳顯的主營産品是電路板,是不需要安裝調試的,因此與客戶方的結算流程相互匹配,在産品交付的同時,能夠雙方分別確認銷售和採購。也即金銳顯的銷售,就應當對應著華控賽格的採購,兩家公司的數據應當是匹配的。

  根據華控賽格2013年年報披露的,金銳顯是該公司2013年的第5大供應商,對應採購金額高達4592.36萬元。看似客戶方披露的採購金額,還超過了金銳顯所述的銷售金額,實則不然。

  因為華控賽格所披露的採購額,是包含了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含稅總額,則考慮到17%的增值稅調整因素之後,華控賽格的不含稅採購額其實僅為3925.09萬元。而與此同時金銳顯所披露的銷售數據,則為不含增值稅的銷售凈額,這相比華控賽格所披露的採購凈額,很明顯多出來495.84萬元。

  也就是説,客戶方承認的採購金額,明顯少於金銳顯所述的銷售金額,這又如何不令人懷疑,該公司存在虛增銷售收入的行為呢?

達華智慧(00251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