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通威股份時隔5年20億再買“棄子”永祥股份

  • 發佈時間:2015-05-18 02:32:5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曾經被拋棄的資産,時隔5年後,又成為了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威股份”:600438)向投資者講述多元化發展的“腳本”——一如2008年。

  故事的主角依舊是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祥股份”),一家主要從事多晶硅、聚氯乙烯(PVC)、三氯氫硅和電石渣水泥的生産和銷售的企業,和通威股份同屬一個控股股東——通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通威集團”)。

  通威股份5月10日晚間發佈的交易預案顯示,其計劃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永祥股份99.9999%的股權,交易價格為20億元,增值率11.94%。雖然2013年和2014年,永祥股份分別虧損9968.09萬元和1.29億元,但交易方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還是簽訂了三年凈利潤不低於6.3億元的業績補償承諾。

  除了收購永祥股份,通威股份還將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通威集團剛剛成立的全資子公司通威新能源,該公司目前尚處於籌備期,註冊資本3月才到位。

  此外,通威股份還擬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配套資金20億元,用於通威新能源所屬的光伏電項目等。通威股份計劃投入40億元進軍光伏産業,走多元化之路。

  5年前,通威股份多元化失敗還歷歷在目,如今,同一個地方其會否跌倒兩次,還需要時間來檢驗。截至5月15日,通威股份復牌後已經連續5個漲停。

  永祥股份曾作為優質資産注入通威股份

  這是通威股份時隔5年後再提多元化發展,上一次其進入光伏産業以失敗告終。

  對於關注通威股份的投資者而言,永祥股份並不陌生,其正是2010年上市公司所剝離的“不良”資産。

  2008年2月,通威股份從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手中,分別購入永祥股份48%和2%的股份,交易總金額為1.91億元,上市公司以現金方式完成上述收購。

  通威集團稱,上述交易的目的是“向公司注入優質資産,以利更好、更快地做大、做強上市公司,給投資者更大回報。”

  上述交易完成後,通威股份成為永祥股份第一大股東,永祥股份的業務成為上市公司第二主業。

  當時,永祥股份擁有年産12萬噸的PVC生産線,且在2007年設立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建設年産1000噸多晶硅項目,該項目在2008年6月才投入生産。

  自1995年成立以來,通威股份主要從事水産飼料、畜禽飼料等的研發、生産和銷售。

  上述交易完成後,通威股份主業從單一的飼料産業,變為飼料和化工及新能源雙主業發展。

  2008年,永祥股份為上市公司帶來了4064.96萬元的凈利潤,佔公司當年凈利潤的38.5%。

  通威股份在2009年8月發佈的中報中,認為“雖然多晶硅價格回升還較為緩慢,但行業的復蘇已顯現。”不過,幾個月後,通威股份還是打算將永祥股份剝離,賣給控股股東通威集團。

  2010年2月,通威股份與控股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約定將其持有永祥股份50%股權轉讓給通威集團,作價2.48億元。這距通威股份買下永祥股份剛好兩年時間。

  關於此次剝離,通威股份稱:“前次收購永祥股份目的在於進入新能源行業,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但一方面國內多晶硅價格大幅下降且持續低迷,永祥股份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國家産業政策的影響,永祥股份發展前景不明確。”

  通威股份還表示:“本次轉讓永祥股份的股權,能夠集中公司資源做大、做強飼料産品業務,保持水産飼料産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主導地位,給投資者穩定、持續、可靠的回報。”

  不過,控股股東通威集團顯然不認為永祥股份“前景不明確”:2010年7月,永祥股份二期年産30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開工,總投資40億元的年産6000噸多晶硅項目也同時正式奠基。

  2010年9月,通威集團以作價1.82億元的債權和現金參與了四川永祥增資。隨後,永祥股份又通過幾次增發,引入了新的股東與資本。

  永祥股份曾欲借殼終失敗

  2011年7月,永祥股份還計劃“借殼”*ST遠東,尋求上市。此時,其估價高達39.54億元。

  永祥股份借殼上市的消息傳出來後,通威股份當初剝離“不良資産”的行為遭到質疑。通威股份2011年8月9日發公告解釋稱,由於2008年10月開始,多晶硅市場價格持續下滑,永祥公司多晶硅業務的2期計劃不具備實施條件,故將永祥股份轉讓。

  對於2010年7月永祥股份啟動新的多晶硅項目,通威股份表示:“2010年7月開始,全球經濟逐漸復蘇,光伏産業終端市場重新啟動,多晶硅市場價格逐步回暖。在此形勢下,永祥公司同期啟動多晶硅業務2期工程計劃是該公司現有股東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的自主經營行為。”

  不過,由於“光伏産業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短期內市場行情不容樂觀,因而資産重組事項難以繼續推進”,2012年6月,永祥股份借殼以失敗告終。

  購入好時機又來了?

  兜兜轉轉了一圈之後,永祥股份擬又回到通威股份的懷抱。

  2015年一季度,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9.95億元,同比增加1.2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192萬元。養殖業低迷拖累公司業績。

  通威股份稱:“通過本次重組,上市公司將進入市場前景廣闊的光伏行業”,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綜合實力。

  同樣的話語,通威股份在2009年的中報也曾説過:“世界各國均將太陽能發電作為最具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的方向,行業前景不容懷疑。”不過,隨後,永祥股份就被甩賣。

  雖然市場有質疑,但嚴軻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其認為公司收購和剝離永祥股份的行為是正確的,“我們在多晶硅發展最好的時候,購入永祥股份,為公司盈利,又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剝離資産,避免公司遭受損失。”

  嚴軻稱,現在國家對光伏産業有很多支援,是再次進入的好時機。

  三年6.3億元凈利承諾能否兌現

  通威股份和巨星集團還對永祥股份未來的業績進行了承諾:2015年永祥股份實現凈利潤不低於9000萬元,2015年和2016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3.1億元,2015年至2017年三年累計實現凈利潤不低於6.3億元。未完成部分由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以現金方式補償。

  2013年和2014年,永祥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10.6億元和8.5億元,同期凈利潤為-9968.09萬元和-1.29億元。其解釋稱,2013-2014年, 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為聚氯乙烯。由於多晶硅業務進行技改,未達到生産經營狀態,對永祥股份經營業績貢獻較小。

  永祥股份稱,隨著多晶硅産能擴大和産量釋放,未來永祥股份盈利能力將大幅提升。

  2011年,永祥股份試圖“借殼上市”時,也對未來的業務進行了承諾:2011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1.5億元,2011年和2012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6億元,2011年至2013年累計凈利潤不低於11.7億元。

  不過,最終由於對永祥股份未來盈利能力存疑,上述重組失敗。現在回頭看,永祥股份後來的業績並不足以支撐其當時的承諾。

  對於未來多晶硅的價格走勢,孟憲淦預計:“會穩中有降。”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在公告中強調,上述承諾和公司的盈利預測無關,最終能否實現將取決於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和永祥股份管理團隊的經營管理能力,“永祥股份在承諾期記憶體在實際凈利潤達不到上述承諾的風險”。

  按照預案,永祥股份未來生産的多晶硅,有50%左右將會賣給通威集團的子公司合肥通威。合肥通威前身為合肥賽維,2013年9月通威集團收購合肥賽維時,因光伏行業低迷、市場不景氣和經營困難,處於停止生産經營的狀態,2014年10月合肥通威才恢復生産,主要進行前期設備調試、新招員工培訓和試生産。

  公告稱,合肥通威未來的盈利能力尚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不過,嚴軻表示,合肥通威作為曾經最大光伏企業,恢復生産後,有能力承接永祥股份的多晶硅産品。

  對於現階段進入光伏産業的前景,孟憲淦認為,一切都在理想狀態下的話,就是工程能及時並網,發的電能及時賣出去的話,行業收益還是不錯。

  “但注意,我説的是一切都處於理想狀態。”孟憲淦強調。

  □新京報記者 朱星 北京報道

通威股份(600438)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