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ST合泰鉅資一次鯨吞三家公司 標的公司疑點重重

  • 發佈時間:2015-04-13 09:10:23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ST合泰(002217.SZ)于4月4日發佈了《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産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計劃擬以每股9.64元/股的價格定向增發27520.75萬股股份,外加86700萬元現金用於收購比亞迪電子部品件有限公司、深圳業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和東莞市平波電子有限公司的100%股權。其中比亞迪電子部品件公司作價最高,價值高達23億元,業際光電和平波電子則分別作價9.60億元和2.60億元。

  一次鯨吞三家公司,ST合泰的胃口不小,而且三家收購標的的主營産品並不重疊,ST合泰就不怕吃得太多、消化不良?更何況,深入分析計劃收購的這三家公司,還都存在不少財務疑點,這不由地讓人為*ST合泰的鉅資收購行為捏一把汗。

  比亞迪電子部品件公司問題纏身

  作為比亞迪的全資子公司,本次收購中對應估值高達23億元的比亞迪電子部品件公司(以下簡稱“部品件公司”)的主營業務與比亞迪密不可分,以2014年為例,部品件公司對比亞迪的銷售金額就高達14.83億元,佔全部銷售總額的31.97%,同時還向比亞迪採購了1.82億元産品。可見,比亞迪的影響深植于部品件公司的經營當中,這給該公司通過人為控制關聯交易金額和價格操縱利潤留下了順暢渠道的可能。雖然這種可能在主要財務數據中還很難找到相關證據,但筆者經過仔細分析後,還是從該公司所披露的其他財務、經營數據中發現了一些值得探討的疑點。

  根據本次收購報告書披露的資訊,部品件公司主要機器設備的成新率非常高,列示的26項機器設備中,成新率在90%以上的就多達11個,由於該公司針對機器設備類固定資産折舊年限設定為5到10年,因此可確定這些成新率在90%以上的設備都是2014年新添置的;另外還有4項機器設備的成新率在80%以上的,也有可能是在2014年新添置的。這些新添置的設備佔到部品件公司主要機器設備的一半以上。

  在正常的經營邏輯下,生産所用機器設備的增加,必然會帶來相應産品産能的增加。對於在2014年大手筆添置機器設備的部品件公司而言,産能就應當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即便達不到産能翻番的同比增長,至少也應當出現較大幅度增加才對。然而事實上,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該公司産銷資訊,部品件公司全部三組産品線中,僅有“液晶顯示模組”這一項産品的産能在2014年小幅增加了18%,其餘兩組産品的産能竟然絲毫沒有增長。試問這對得起該公司新添置的價值超過2300萬元的機器設備嗎?

  顯然,部品件公司的機器設備變動情況與該公司産品數據之間是存在一定矛盾的,無法得到合理的匹配。新添置的大量機器設備對於該公司的經營似乎並沒有産生多大影響,這不禁令人懷疑這些資産存在的有效性,甚至真實性。

  更何況存在矛盾的還不止産能與機器設備固定資産這一組,再來看部品件公司的産品生産數據。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該公司的三大類産品實際産量在2014年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增加,同比增幅最低的“液晶顯示模組”産品也增加將近2成,其餘兩個産品線産量增幅還都在4成以上。

  在正常情況下,主營産品實際産量的大幅增加,勢必應當帶來所消耗資源量的大幅增加,其中也包括水、電等基本能源的消耗。即便能源的消耗與産品産量的變動並非是同比線性關係,但是在産量大幅增加的條件下,也應當呈現一定幅度的增長態勢。然而事實上,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部品件公司能源消耗情況來看,不僅沒有任何增長,相反還都出現了下降,其中用於産品加工冷卻環節必不可缺少的水資源,耗用量竟然還大幅下降了2成以上。

  一方面是産品産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卻是能源消耗的大幅減少,這樣矛盾的經營數據如何不令人生疑?即便是部品件公司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在一年之間就能夠將利用率提高近一倍,這也未免太過誇張了吧?這不得不令人懷疑該公司所披露數據存在一定的摻水成份,很可能存在通過少計能源消耗金額,進而調節成本、虛增利潤的嫌疑。

  業際光電鉅額採購流向成謎

  再來分析價值高達9.6億元的深圳業際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業際光電”)情況,該公司的財務疑點與存貨資産密切相關。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産銷數據,該公司的“觸摸屏”和“觸顯一體化模組”的産量分別高達4615萬片和164萬片,均超過了同期銷售量4103萬片和162萬片。其中僅“觸摸屏”這一項産品在2014年的産銷差就多達512萬片,這意味著該公司的觸摸屏産品在2014年中新增的庫存積壓就多達512萬片,相當於同期銷售量的八分之一以上。參照該公司當年觸摸屏産品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97044.51萬元,八分之一的份額就對應著大約1.2億元的賬面價值,也即業際光電的存貨-庫存商品餘額,僅因為觸摸屏這一項産品,就將新增1.2億元的賬面餘額。

  然而事實上,根據審計報告披露的數據,業際光電2014年末存貨-庫存商品餘額僅為2890.2萬元,相比2013年末的4035.4萬元不僅沒有增加,相反還大幅減少了1000余萬元,這與前文根據該公司産品産銷差測算出來的結果明顯是矛盾的。以該公司期末不足3000萬元的産成品賬面價值,就連2014年當年多生産出來的512萬片觸摸屏都不夠,更遑論觸摸屏産品在以前年度形成的産成品積壓,以及“觸顯一體化模組”的庫存産品了。

  由此我們發現,業際光電所述的産品産銷數據與存貨數據變動之間存在著很嚴重的不匹配,且涉及矛盾金額巨大,完全可以指認該公司所披露的産銷數據和存貨數據之間,必然存在一組數據是虛假的。

  進一步分析業際光電的採購數據,2014年和2013年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總額分別為32140.76萬元和33799.47萬元,佔全部採購總額的比重分別為29.56%和35.01%,由此不難反算出該公司在這兩年中採購總額分別高達10.87億元和9.65億元。然而同期業際光電的主營業務成本中,包含的材料成本僅分別為7.67億元和8.27億元,與這兩期採購總額相比分別減少了3億余元和1.5億余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的存貨賬面餘額分別為6483.75萬元和10357.95萬元,2014年末相比年初還減少了很多。

  這也就意味著,業際光電在2014年的採購規模,遠遠超過了同期公司主營業務消耗所需,且沒有形成庫存資産,那麼這筆巨大採購差額流向了哪?即便是將該公司在2014年新添置的3669.18萬元固定資産和不足700萬元的在建工程都算上,都遠遠無法合理解釋這3億余元差額採購的流向。在該公司生産所需材料之外,這3億余元的鉅款到底被用於採購了什麼商品?

  平波電子採購數據也有矛盾之處

  同樣,收購價格高達2.60億元的東莞市平波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波電子”)採購數據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點。根據收購報告書披露的資訊,該公司在2013年向供應商“深圳市新亞電子製程股份有限公司東莞雁田”採購了978.07萬元産品,並使該供應商位列當年第5大供應商之列。

  在正常的情況下,平波電子向新亞製程的採購,必然應當對應著新亞製程對平波電子的銷售,而且從兩家公司購銷交易産品內容來看,都是不需要加工安裝的電子元器件,因此雙方的交易確認不應當存在時間差異,也就不應當存在金額差異。然而事實上,根據新亞製程披露的2013年報顯示,“東莞市平波電子有限公司”卻以1107.9萬元的金額位列該公司當年第5大客戶之位次,這一銷售額相比平波電子的採購額多出了130萬元。

  如果上市公司新亞製程所披露的年報數據是準確的,就意味著平波電子披露的2013年採購額存在人為調減的行為,則該公司所披露的採購數據,連同將隨之發生變化的成本、存貨數據都將變得非常不可信,而這些都是值得投資者密切關注的。

合力泰(002217)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