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滬港通只是時間問題

  • 發佈時間:2014-11-03 00:32:4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就在滬港通延緩推出的消息傳出幾天之後,上交所滬港通測試再度啟動。在楊偉看來,應該從更宏觀的視角考量滬港通的預期。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和A股國際化都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此時推出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指數基金可謂正當其時。

  中國證券報:在此時點推出華潤元大富時中國A50指數基金有何考慮?

  楊偉:隨著目前國內經濟企穩,在包括滬港通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支援,改革紅利、依法治國的制度紅利不斷釋放和外資持續流入的背景下,A股市場尤其是以A50指數為代表的大盤藍籌股,有望迎來較好的投資機會。

  政策方面,在國企改革、優先股試點、國家穩投資、定向降準、退市制度推出、改革提速釋放改革紅利、依法治國釋放制度紅利等利好下,優質大盤藍籌估值有望得到明顯改善;資金方面,之前外資投資A股主要通過QFII和RQFII,目前外資持股佔A股市值比例不到2%,對A股市場的總體影響較小。而滬港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開端,雖然初期總額度只有3000億元,但根據南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經驗,股票市場對外開放後將吸引大量外資進入,並推動股票市場上漲。以台灣地區為例,其資本市場在經歷了幾次大的對外開放事件後,股市均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在投資價值方面,A50指數估值與其歷史均值相比處於超跌狀況,也低於包括滬深300指數在內的其他市場代表性指數,而股息率比其他指數更高,具有更高的投資價值。

  中國證券報:滬港通延遲是否會影響你們對於藍籌股走勢的研判?

  楊偉:滬港通延遲短期內對市場情緒有一定影響,但從中長期來看,A股國際化是大勢所趨。滬港通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嘗試,也是內地資本市場開放的重要步驟,其背後意圖甚至可以上升到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家戰略。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沒有滬港通,也會有別的開放方式。人們對滬港通的預期實質是A股國際化甚至人民幣國際化的預期。

  2013年以來,關於A股國際化的故事頻頻被提及,如MSCI、富時將A股納入其旗下指數體系;中國政府與多國、地區簽署的RQFII協議;自貿區諸多政策;滬港通以及未來可期的深港通、滬臺通等。不管這些舉措進程如何,其中可以看出監管層兩點基本思路:一是資本開放,A股應走國際化的道路;二是A股國際化與人民幣國際化不是兩件事,是相輔相成、相伴而行的國家戰略。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近日發言提及,滬港通已做好技術準備,資本增值稅是目前阻礙滬港通開通的一個障礙。另一方面,中國證監會目前已發佈正式文件,將證券公司參與滬港通業務情況納入機構日常監管,並將在2015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對參與滬港通業務試點情況進行專項評價。

  從這些新釋放的資訊看,滬港通不能于目前推出可能只是受制于稅制問題,其推出時間只是早晚問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