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長江證券"跳樓事件"背後麻煩纏身 業績股價雙下滑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42: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近日,國內資本圈又爆出重磅消息:長江證券前董事長楊澤柱于1月26日跳樓身亡,這與其接受調查、辭任長江證券董事長僅隔短短20日。

  楊澤柱的離世,無疑為各界帶來更多疑問,“麻煩纏身”的長江證券再度被推至風口浪尖。記者調查發現,在楊澤柱跳樓事件的背後,是長江證券近期高層人事震蕩不停,研報業務屢被採取監管措施,以及業績下滑所反映在股價上的“跌跌不休”。

   高層變動頻繁

  1月26日,有媒體報道稱,長江證券前董事長楊澤柱跳樓身亡。楊澤柱的突然離世引起了各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楊澤柱自2013年12月起任長江證券董事長一職。在今年1月6日,也就是楊澤柱在長江證券任職剛剛進入第三個年頭的時候,長江證券發佈重要公告稱,公司收到中共湖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立案決定書》(鄂紀檢立〔2016〕7號),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澤柱因個人原因涉嫌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兩天后的1月8日,公司又發佈公告表示,楊澤柱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楊澤柱成了在2016年金融“打虎”風暴中陷落的“首虎”。

  記者整理髮現,在楊澤柱擔任董事長的2年中,長江證券的業績表現並無明顯變化,但最近一年公司高管變動卻異常頻繁。僅在2015年,長江證券就先後經歷了總裁、董秘、3位獨立董事以及3位監事的離職。高層變動如長江證券之頻繁實屬少見。

  根據長江證券發佈的公告,公司董事會于2015年3月30日同意葉燁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以及公司總裁職務,同日,鄧暉辭去公司第七屆監事會監事長及職工監事職務;8月19日,徐錦文因個人原因向董事會申請辭去董事會秘書一職,公司監事會同日收到胡思勇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監事會監事職務的辭呈;9月18日,公司公告稱,高培勇申請辭去獨立董事、第七屆董事會發展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何德旭申請辭去獨立董事、第七屆董事會薪酬與提名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而高培勇、何德旭的辭職也導致公司獨立董事人數少於董事會成員三分之一的情形發生;10月19日,劉建紅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監事會監事職務;12月11日,公司公告稱董事會收到獨立董事龍翼飛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

  至此,長江證券彼時的4位獨立董事中已經有3位辭職。

   研報業務內控體系漏洞頻現

  在國內券商中,長江證券在公司業務上亦如人事變動一般富有故事性。其中別具風格的研究報告可謂長江證券的一大“特色”,尤其是公司旗下分析師覃川桃的研報,以娛樂化而“聞名”。

  由覃川桃主筆的名為《你大媽不是你大媽,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研報,一經公佈便引發諸多吐槽。覃川桃另外一篇研報以《愛得多傷人,才能夠銷魂?》來形容當時的市場,她因此也被市場戲封為“浦電路郭德綱”。

  長江證券“獨特”的研究報告在吸引讀者目光的同時,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1月22日,公司發佈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湖北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決定書表明,長江證券在開展研究報告業務時,存在內部控制不完善的情形,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管條例》第二十七條關於“證券公司應當按照審慎經營的原則,建立健全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制度,防範和控制風險”的規定,根據《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湖北證監局責令公司在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間,每3個月對公司研究報告業務增加一次內部合規檢查,並在每次檢查後10個工作日內向湖北證監局報送合規檢查報告。

  對於這樣的監管措施,長江證券表示,將嚴格按照上述要求,對研究報告業務進行內部合規檢查,並及時向監管部門報送相關材料。這或許可以解釋在2015年12月9日之後覃川桃的研報蹤跡難尋的情況。

  長江證券因研報業務存在問題而引發監管層關注已非第一次。早在2015年5月22,湖北證監局就對長江證券出具了《關於對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開展研究報告的決定》(〔2015〕2號)。對此,長江證券在2015年10月16日發佈的公告表示,公司研究部已採取修訂公司內部的研究報告發佈管理辦法、完善研究報告的審核發佈流程、調整研究報告發佈的組織架構等措施進一步嚴格規範了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了研報刊載或者轉讓管理,確保業務開展依法合規。

  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即便是在經歷一次整改之後,長江證券依然沒能在研究報告這項業務中“確保業務開展依法合規”。因此,再次收到監管層的監管措施決定的時候,監管措施已經從“出具警示函”升級為“責令增加內部合規檢查次數”。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在同一問題上折戟兩次,長江證券改錯的誠意與力度,還有待商榷。

   業績股價雙雙下滑

  本月中旬,有23家上市券商先後公佈了2015年12月經營情況公告。公告數據顯示,證券公司的業績整體出現分化。根據記者統計的結果,23家券商中業績最為亮眼的當屬西部證券。西部證券12月實現營業收入68428.31萬元,凈利潤15578.18萬元,環比增長逾11倍。相比之下,長江證券的業績數據則頗具“寒意”。

  長江證券發佈的2015年12月經營情況公告顯示,長江證券母公司當月實現營業收入27513.84萬元,實現凈利潤-4156.51萬元,雙雙環比出現大幅下滑。其中,營業收入降幅近45%,凈利潤更是從2015年11月的15650.34萬元驟降近127%變為虧損狀態。這樣的業績在23家上市券商中排名倒數第一。

  長江證券面臨的困境還不止於此。公司股價不斷下挫,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和股權轉讓事項或將受到不小的影響。

  從2015年4月末資本大佬劉益謙欲以百億接盤海爾投資坐上大股東之位,到5月4日公司緊急停牌“策劃定增”,再到5月13日晚間高達120億的定增計劃亮相,短短半個月時間內,長江證券接連籌劃的重大事項逐一浮出水面,公司也一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但任時光飛逝,這兩項重大事項進展緩慢。

  2015年8月4日,經歷股市暴跌後,長江證券宣佈將定增價調整為不低於10.91元/股,比原計劃的不低於15.25元/股降低了約28%。但不幸的是,今年以來股指再度大幅下挫,截至1月28日收盤,長江證券報9.00元/股,當前股價與定增價倒挂再現,長江證券處境愈加尷尬。

  就在1月27日晚間,長江證券發佈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劉益謙旗下國華人壽于2015年8月24日至2016年1月27日期間累計增持公司股份23664.9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9%;同時劉益謙之女劉雯超于1月27日買入公司股份47.4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1%。

  有分析認為,劉益謙為成為長江證券第一大股東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按2015年4月的股權轉讓協議計算,劉益謙接手長江證券的價格約為14.33元/股。在經歷幾輪大跌後,長江證券現在的股價已較前者下跌了近5.3元/股,劉益謙的賬面浮虧已近37億。而目前,該股權轉讓事宜處於中國證監會審批階段。

  在如此的價格倒挂後,劉益謙是否仍然接盤將成為疑問。

長江證券(000783)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