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清明節後春捂應對倒春寒 四大領域挖掘大牛股

  • 發佈時間:2016-04-11 07:37: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老話説:清明過後寒十天。股市的真正回暖也需要耐心等待。A股市場近期頻繁上演進一退二的乍暖還寒行情,市場中主力資金也是如此,一進二齣,淺嘗輒止,但並不深入佈局。市場重回箱體之內,存量博弈格局再現,不過箱體之內亮點較多,題材概念和個股行業均有亮點。在此時“春捂”防禦為主,但鋻於年報披露近尾聲、一季報披露迎來密集期,期間可關注確定性較強的業績主線。

  資金“進一齣二”

  清明節後寒十天。誠然,與逐漸升溫的天氣不同,A股市場寒暖交錯,總體上始終未能實現實質性升溫。從行情走勢來看,“進一退二”的節奏多次出現。3月30日滬指大漲2.77%後逐步震蕩回落,而後兩日維繫震蕩格局;4月5日滬指上漲1.45%之後,兩市隨後並未繼續上攻,上週四和上週五短短兩日,滬指便從最高點3058點快速回落,最低觸及2960點。近百點的回調幾乎回吐了多頭3月30日以來的努力。

  這種情況下,大額資金謹慎短炒,淺嘗輒止,“進一齣二”的節奏與市場走勢相一致。據wind數據,3月30日滬深兩市凈流入逾314億元,其中當日的特大單和大單的凈買入金額分別達到了220.95億元和93.27億元;中小單則在當日逆勢凈賣出。不過隨後兩日這種情形出現了反差,3月31日和4月1日,滬深兩市資金分別凈流出了近105億元和162億元,主要係特大單和大單呈現出凈流出狀態,且凈流出額逐步超過了中小單的凈買入額。

  4月5日類似的狀況再度出現,滬深兩市當日合計呈現出逾301億元的資金凈流入,而當日特大單和大單呈現出凈買入狀態,而中小單則成為出貨方。隨後三個交易日則情況逆轉,特大單和大單連續大額凈賣出,而中小單則成為“接盤俠”。

  由此,上周市場量能進一步萎縮,市場謹慎情緒再度升溫,主要指數均收出縮量十字星格局。短期來看,如若基本面、政策面並無重要變動,那麼市場資金是沒有動力積極入場。

  牛股層出不窮

  儘管上周僅有短短四個交易日,而且量價均節節回落,但是在總體沉悶的市場中,板塊和個股行情就成為挖掘的重點。板塊方面,次新股充電樁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石墨烯工業4.0也表現突出。部分個股已經率先走出底部,成為資金營造賺錢效應的重要載體。

  這些牛股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領域。第一,迎來技術或産品突破的新興産業(愛基,凈值,資訊)中牛股居多。這種牛股的代表是大富科技(26.62 +10.00%,買入),其受益於特斯拉上周正式發佈新車型Model 3,在上週四連續漲停,直到上週五才出現放量開板跡象。此外,盈方微(14.21 +1.36%,買入)、信質電機(29.04 +4.09%,買入)、南洋股份(11.01 -3.08%,買入)等均是類似題材。

  第二,重組舉牌相關個股熱度不減。上周漲幅位居第二名的雅百特(56.01 +1.97%,買入)在停牌不到一個月之後,就拋出一份10億元的定增方案,表示擬投身智慧建築業。新華百貨(34.93 +7.51%,買入)則是面臨寶銀係和物美係的舉牌爭奪戰。此外,漲幅領先的商業城(20.67 +4.98%,買入)則是借助收購變成了租車第一股。

  第三,業績和高送轉題材屢試不爽。同時,上周漲幅位居第二和第三名的雅百特及新華百貨均有高送轉因素支撐。其中,雅百特除了推出定增方案外,還同時發佈高送轉方案,每10股派1.08元(含稅),轉增20股。新華百貨的舉牌方上海寶銀提出高送轉提案,要求新華百貨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3股。此外,分析人士認為,上市不到一年的華鐵科技(38.74 +9.99%,買入)上周連續長陽也是由於高送轉預期太強烈而導致。

  第四,漲價和行業景氣度回暖也是部分個股先於大盤走強的原因。例如受益於BDI指數的連續回升,以及債轉股帶來的利好,長航鳳凰(11.49 +1.41%,買入)上周漲幅超過了24%。

  從漲幅超過10%的167隻個股的分佈來看,“中小創”個股佔據了93隻,而滬深主機板市場個股佔比相對較少;從這些個股的行業分佈來看,電氣設備、電子、機械設備、化工行業的佔比較高。總體來看,小盤股在市場震蕩階段更容易吸引人氣。

  挖掘業績主線

  在上述幾大牛股集中區域中,短期內最容易也最值得把握的,就是業績主線。這是因為當前年報披露接近尾聲,一季報披露正在進入密集區域,在震蕩的行情之中,業績超預期、高送轉等因素成為最大的確定性機會,從中挖掘機遇。

  截至4月9日,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僅有四家公司尚未發佈一季報業績預告(或者季報),發佈率已經達到99%,具有較強的代表性;主機板業績預告發佈率僅為1%、中小板僅為29%。

  廣發證券(16.14 -2.00%,買入)統計顯示,創業板整體的一季報同比增速高達61.5%,在剔除溫氏股份(51.70 +0.58%,買入)、東方日升(16.86 +0.30%,買入)和光線傳媒(25.47 +0.67%,買入)三家擾動公司後,創業板一季報業績增速為29.8%,相對去年年報的22.4%,以及去年三季報的23.3%仍然有所加速。此外,預計A股剔除金融的2016年一季報業績增速為5%,相比去年年報的-13%明顯回升。

  由此,儘管趨勢性行情尚不具備條件,但是業績向好這一確定性利好,是不確定性市場中珍視的題材,完全足以支撐局部行情的成行。投資者可以堅持積極防禦,利用“三板斧”波段操作,參與到個股行情之中。

  當前,據不完全統計,已經超過80家公司在年報中發佈了高送轉方案,部分已經實施利潤分配。其中,部分送轉大方的個股已經表現出較強的走勢,例如愛迪爾(66.58 -9.78%,買入)、棒傑股份(60.85 +4.37%,買入)、秀強股份(48.68 -4.55%,買入)、天華超凈(37.42 -2.81%,買入)等,均憑此走出V型反轉格局,此時投資者不宜追高;而另外還有部分個股送轉預期強烈、抑或是尚未將利好表現在股價中,值得投資者挖掘佈局。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