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個股點評 > 正文

字號:  

妖股三季報業績全下滑 機構和牛人相繼撤離

  • 發佈時間:2015-11-02 08:35: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海波

  妖股,妖在脫節二字,和大盤脫節,和公司基本面脫節。特立獨行,連續暴漲或暴跌是其最顯著的特徵。

  上市公司三季報正式收官,“妖股”成績單也逐一亮相。在一些遊資高手玩命在前臺哄抬股價的同時,妖股三季報業績卻在後臺露了怯。根據已經披露的業績報告,近期在A股市場炙手可熱的幾隻妖股無一例外業績下滑。不僅如此,三季報資訊顯示,曾扎堆其中的多數機構和牛人也相繼套現撤離。

  業績露怯

  “妖股成精”成為近期市場的一大熱點,然而,伴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結束,妖股真身也隨之亮相。潛能恒信暴風科技海欣食品安碩資訊梅雁吉祥等近期妖股公司三季報均“露了怯”。

  以潛能恒信為例,公司股價連續走出13個漲停板,9月30日以來股價從13.24元啟動,最高升至51.17元,漲幅超過280%。而業績報告顯示,潛能恒信前三季凈利潤虧損1735萬,同比降幅高達190.87%。此外,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虧損額也高達1192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16.44%。

  暴風科技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凈利潤合計2387萬元,同比跌幅也達23.40%,而公司股價卻從發行價7.14元最高衝至327.01元/股。

  除此之外,曾一度被市場稱為“王的女人”的梅雁吉祥自從攀上了證金公司的高枝,隨即開啟瘋狂飆漲模式,不過,剛剛披露完畢的三季報也令“王”蒙羞。梅雁吉祥公司前三季度業績虧損447.02萬元。

  近期同樣在二級市場風光無限的安碩資訊、京天利、海欣食品等多只妖股的三季度凈利潤均出現大幅下降,其中海欣食品三季報甚至出現了-2289.95萬元的虧損,同比下降高達460%。

  機構撤出

  妖股三季報相繼“露怯”,曾把這些妖股推上神壇的機構和牛人也紛紛套現離場。

  陷入股價操縱案的特力A,因累計逾700%的年內漲幅當之無愧地坐上了今年的“妖王”寶座。然而,公司披露的三季報顯示,相比二季度流通股股東名單,基金、社保等機構股東已大部分逃離,取而代之的是鄭南榮、淩鳳遠、翁政文、劉華、曾惠明等一批自然人,股東戶數比二季度增了4倍。普通股東戶數從半年報的13306戶大幅增加至58227戶,年內第一“妖王”的待遇也不過如此。

  暴風科技也沒能逃脫被“甩”的命運。曾經的公募一哥,眼下的私募大佬王亞偉旗下的千合紫荊1號在二季度末的持股數量為128.28萬股,佔比為4.28%,位列第一大流通股股東。但是三季報顯示,暴風科技三季報中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已無“千合紫荊1號”的身影。與此同時,公司半年報當中曾出現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博時網際網路主題靈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易方達新常態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嘉實全球網際網路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等多只公募基金也相繼退出前十之列。

  除了以上兩隻妖股前輩之外,一個月就上演股價翻番的“妖股新秀”海欣食品業績突遭變臉也導致機構成群出逃。

  根據公司此前的預告,2015年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盈利0至300萬元”。然而,公司正式披露的三季報卻出現了-2289.95萬元的虧損,因此,也難逃機構出逃的局面。三季報較半年報退出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包括大成藍籌穩健證券投資基金、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中信中金1號、陜國投吉祥2號等。

  炒作不減

  所謂“妖股”,就是指走勢完全和大盤脫節,和公司基本面脫節,特立獨行,連續暴漲或暴跌的股票。因此,雖然接連遭遇了業績下滑、機構跑路,再加上證監會捉妖正在進行時,但在炒作的道路上,這些妖股依然妖性不改,背後的主力還在前仆後繼。

  以上周妖股的表現為例,證監會對於妖股幕後黑手近13億處罰的余威僅僅維持了兩天,10月28日、29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妖股便有成群結隊死灰複燃的跡象。

  28日早盤,“妖股”小試牛刀,再度發威,截至收盤,特力A漲停,海欣食品等漲幅近5%。隨後在29日,“妖股”滿血復活,集體作亂。除了特力A漲停之外,兔寶寶、海欣食品、洛陽玻璃協鑫整合智度投資上海普天市北高新等集體拉升漲停。

  令市場啼笑皆非的是公司對於連續遭遇爆炒的回應,潛能恒信稱,公司股票價格自6月15日至7月8日停牌連續大幅下跌,17個交易日從41.5元/股下跌至13.24元/股,短期跌幅較大,存在一定的技術反彈需要。

  追高有險

  10月行情已收官,牛股氾濫成為10月行情的最大亮點。統計顯示,10月份兩市有超過2000隻個股上漲,佔全部個股數量的八成;9隻個股當月漲幅翻倍。

  面對妖股再度集結群魔亂舞,財富證券趙歡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部分股票多分佈于中小板和創業板,具有盤子小、易操作的特點,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妖股炒作並不容易,進場和離場時間很難把握,對於前期已經大幅上漲的妖股來説,在基本面和估值已經嚴重脫節的情況下,短線來看投資者需提防追高風險。三季報當中多數機構退出妖股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趙歡強調,進入11月,市場整體趨勢性行情難現,但局部結構性機會猶存。無論是主機板市場還是創業板市場,短期的震蕩整理使得市場充分換手將更有利於行情的夯實。

  國信證券認為,不可否認妖股能一定程度上帶動市場氣氛活躍,但需要靠妖股支撐的市場值得懷疑,只能説是局部強勢市場行情,一旦妖股炒作退潮,人氣極易渙散。尤其在10月的收官之日,滬市成交量逐日萎縮,説明資金已開始謹慎,出擊個股小心翼翼,不排除主題炒作更是露出了收尾的跡象。

  加強打擊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分析認為,A股嚴厲監管,既要打老虎,也要打蒼蠅。重罰才是真正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有力舉措。

  董登新等多數市場人士建議,要想徹底消除炒作之風,證監會要對這些異動妖股破壞市場正常秩序的行為加大查處和打擊力度,不能只是簡單罰款了事,而是要直接追究刑事責任。

  董登新強調,部分沒有業績支撐的垃圾股頻繁成為市場炒作的目標,這種局面還會繼續下去,這主要還是由於市場缺乏投資品種,IPO也被叫停,一些炒作資金只能將目光瞄準一些盤面小,易炒作的個股。經濟週期和市場規律,是主導股指漲跌的最重要因素,不可能通過IPO的節奏去強行改變和扭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