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A股跌穿2750點 資金流出621億

  • 發佈時間:2016-01-27 07:20:24  來源:新華網  作者:湯亞平  責任編輯:楊菲

  天氣遭遇寒潮,A股也遭遇“寒潮”。週二早盤,滬深兩市大幅低開逾1%,之後持續橫向整理,11時後開始跳水至中午收盤;午後股指繼續走低並引發再次跳水,滬指創出新低至2743點,終盤幾乎以全日次低點報收;創業板領跌兩市,暴跌超過原“熔中斷點”。

  盤面上,兩市1087隻非ST股票跌停,上漲的個股僅僅54隻,漲停的個股僅僅9隻,資金仍瘋狂流出達621億之巨。

  截至收盤,滬指收報2749.79點,下跌6.42%,跌幅為1月7日以來最大,成交額2126.1億元。深成指收報9483.55點,下跌6.96%,成交額3104.7億元。創業板收報1994.05點,下跌7.63%,成交額817.7億元。

  面對市場走勢,投資者有諸多疑問。首先,大盤為什麼選擇向下破位?主要有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對內因來説,A股下跌本質上還是擠泡沫,也就是説,雖然相對於前期風險得到較大釋放,但A股市場從估值來説還是偏高。

  當然,跌多了肯定有反彈。如今年1月14日之後出現短期的緩衝行情,不過這種行情沒有集中性的板塊合力,反彈力度並不大,沒能改變市場原有的調整趨勢,技術圖形上看大盤並未脫離下降通道,且市場仍屬存量資金博弈,量能無法有效實現突破。從外因來看,人民幣近日遭遇大幅波動,香港股市及匯市遭遇國際資本巨鱷的連續做空,負面影響也會互相傳導;尤其是剛剛反彈的油價再度暴跌,將歐美市場近期的反彈扼殺在搖籃裏,隔夜美股標普、道指、納指再現下跌。加之,美聯儲今晚召開議息會議,都對全球股市走勢施壓。

  值得指出的是,在上周兩次考驗2850點反彈無力後,昨日終於被空頭一根巨陰砸穿“股災底”,而此關鍵點位無疑是多方心理防線,其有效被空頭擊穿直接引發了市場多殺多現象,從而加速了板塊和個股大幅殺跌的力度。

  其次,市場再次暴跌是不是機會已經來臨?沒錯,機會是跌出來的。但是,趨勢的力量是強大的,市場既然已經選擇向下就要順勢而為,就不建議急於抄底,等市場底走出來再説,因為在趨勢的作用下,任何的判斷都會變得蒼白無力。

  投資者必須重視,指數一旦跌破2850點,必然有大規模拋售出現,這些拋售源自杠桿資金平倉,也包括大批凈值在0.8下方的私募資金。隨著2016年開年以來A股展開新一輪調整,滬深兩市較2015年12月最高收盤價已跌去20%,上市公司大股東增持的股份也出現了大面積虧損,部分通過杠桿資金增持的股份已經出現“強平”風險。在有杠桿的底部區域,是非常黑暗的。

  更令人擔心的還是票據資金進入股市。由於票據融資期限較短,投資資産流動性通常較強。一旦銀行全面收緊了票據融資,可能會給股市帶來蝴蝶效應。在此情景下,相關違規資金就可能及早平倉脫身或提前賣出相關資産,以收回現金,確保票據融資資金鏈不斷。因此,股市、債市可能面臨短期資金外流。

  第三,關注量能新變化。週二,兩市合計成交5231億元,比週一成交4229.03億元,放大千億元。在破位之前,需要擔心的是持續縮量,跌也縮量,漲也無量。而現在破位之後,希望是縮量再縮量,直至得無可跌。

  為什麼呢?市場跌破前期低點2850點之後,導致短期恐慌盤的出逃,成交量出現明顯放大,表明籌碼鬆動。拿滬市來説,上周滬市成交量1640億,創出除了1月7日熔斷交易帶來的“地量”後的新低,也是熔斷交易暫停後1月18日創下1736億地量的新低。可是,這還不是絕對地量水準,再往前回看,絕對地量應該回歸到2014年杠桿牛啟動時滬市700億左右的水準。相對較低的成交量,往往是空頭力量慢慢衰竭的象徵,也是主力慢慢橫盤的建倉過程。

  此外,後市仍將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如匯率波動、美聯儲加息、産能出清、去杠桿風險等,加上我國的市場成熟的機構投資者較少,市場很容易受到情緒的非理性因素影響,預計未來將持續陷入弱勢震蕩與探底過程之中。

  面臨大盤探底和主力建倉這兩個過程,須有耐心等待大盤極端縮量到極端放量的轉折信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