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兩點半魔咒”失效 A股投資去偽存真

  • 發佈時間:2015-11-13 01:56:16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6月以來,A股市場流傳著“兩點半魔咒”的説法,即午後交易最後半個小時左右,行情往往出現詭異的跳水或逼空上漲。有關“決戰兩點半”、“驚人兩點半魔咒”的眾多市場傳聞令投資者對股指的時間點現象心存疑惑。

  不過,從近期指數表現來看,“兩點半現象”似乎正逐漸淡化,這被解讀為市場回歸常態的標誌之一。多位券商及私募人士表示,所謂“兩點半現象”僅是特殊時期的階段現象,其背後既存在客觀因素,也有人為心理影響,但“兩點半現象”並非市場的正常規律。

  在市場人士看來,部分主力資金可能將“兩點半”作為買賣信號,利用大眾心理進行短線操作。對投資者而言,針對“兩點半現象”建構投資策略顯然不夠謹慎。“兩點半現象一被發現,市場內資金也會對這個時點進行博弈,這個所謂的規律也就不再有效。”

  “兩點半”頻繁變盤

  對於所有經歷今年市場大幅調整的投資者而言,“兩點半現象”並不陌生,在A股市場6月大幅調整直至救市資金進場,股指總是在下午兩點半左右出現大幅跳水或上漲的情況,而似乎頻繁被驗證的“兩點半”時點也成為不少投資者內心認定的變盤信號之一。

  以今年7月市場行情為例,7月2日下午兩點半,經歷兩周大幅下跌的大盤在“兩桶油”和“四大行”等藍籌的放量上攻下,轉而翻紅。7月3日,上證綜指再度急促跳水,午後兩點半再次出現翻紅後砸盤現象。7月27日,滬指大跌8.48%,創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而跌幅大部分主要發生在午後兩點半之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預示下跌趨勢外,“兩點半”也成為指數拉升的典型時刻。8月13日收盤前最後半小時,大盤指數在下跌1%之後遭遇強勢拉升,題材股紛紛走強,當日市場上演“V型反轉”行情。無獨有偶,8月27日,在海外股市暴漲的氛圍影響下,A股市場也出現了拉升行情。儘管當日午後開盤再出現題材股殺跌情況,但兩點半左右時刻,行情再次翻轉,指數最後半小時飆升178.93點,上漲幅度達6.15%,當日收盤滬指收復3000點。

  對於屢次被驗證的“兩點半”現象,業內人士卻僅將其作為偶然因素考慮,並不將其作為投資決策可參考的規則。“A股市場存在長期的季節性因素,也存在短期的季節性因素。長期因素以月度為主,平常説的春節行情、6月錢緊等等因素;短期則可能縮小在日內,而‘兩點半現象’正是一種日內季節性因素的現象。”某大型券商機構量化交易研究員表示,此前市場討論的“兩點半現象”實際上屬於典型的短期現象,從市場6月調整開始一直持續到8月,而近期“兩點半現象”其實並不明顯,總體經歷了先加強後削弱的過程。

  “‘兩點半現象’一旦被發現,實際上就已經失效。這是由於季節性背後是由大資金或大籌碼作為依託的,市場必須在這個時點有強力的必須買或必須賣的理由,才會令這個現象長期出現,但場內資金的博弈性很強,市場投資者會在這個被預期的時點留出預期,然後先於這個時點買賣,這也意味著這個特殊時點本身會失效。”上述研究員表示,當前A股市場正在回歸常態,這種特殊的日內季節性因素也會逐漸消失淡化。“‘兩點半現象’只是一個曾經存在的因素,目前從市場表現來看,這一現象實際上已經消失。”

  從日內交易或周內交易規律看,除了“兩點半現象”之外,還存在創業板 “十一點”以及周內星期三的現象。“特殊時點只是某個時期的一個大概率事件,但從長期來看,這個規律會失效。比如6月股市大幅調整期間,當早盤出現寬幅震蕩後,創業板指數就會準時在十一點跳水;而從10月市場反彈開始,每逢週三也會出現指數翻綠的情況,主要也是因為資金避險情緒比較嚴重。”一傢俬募機構投資交易員表示。

  折射大眾心理預期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所謂“兩點半現象”實際上並沒有坊間傳言那麼神奇或者暗藏玄機,特殊階段兩點半變盤時刻,實際上也有其背後的原因。而部分主力或者莊家資金也會利用大眾對“兩點半”預期的心理來作為買賣股票的信號。對於機構投資者或資深市場人士而言,所謂兩點半決策,在技術上並沒有可靠的依據。長期而言,“兩點半現象”出現的概率也會逐漸變小。

  “從市場深跌的情況來看,兩點半時刻出現大幅賣盤的情況,主要還是和場內外配資有關。比如,配資公司和券商兩融部門會在上午十點左右或者下午兩點左右這兩個時間區間來決定是否賣出客戶股票。這造成了大盤指數在某個階段總會出現低開、震蕩然後兩點半跳水的情況。”某券商營業部相關人士表示,此前市場深跌,為防範場內杠桿風險,兩融風控專員會在下午兩點左右時間向融資融券客戶追加保證金 ,如果不能及時補充保證金,就會需要考慮強制平倉,這也引發了特殊時點大幅拋售的情況。

  “從救市資金的情況看,兩點半也成為一個比較明顯的進場時點。比如,此前證金公司需要控制收盤價位的上證指數 ,隨後要控制收盤價位的滬深300指數,接著他把流動性作為一個考核指標,兩點半入場就成為干預指數的合適時機。如果護盤過早,就會有較大的賣空力量出貨,造成效果不佳。”上述券商人士分析,無論是此前市場大跌還是後續指數拉升,在兩點半時刻出現行情急轉的情況屬於非常時期的特殊現象。當市場修復、情緒平穩後,這類現象自然也會淡化,投資者不需過度緊張。

  “很多時候,A股市場特殊的兩點半現象其實更像是一種社會心理機制,在各種網路或者社交圈中廣泛流傳,然後不斷被驗證,大家似乎也形成了心理習慣,所以市場上的散戶、機構、基金、主力大戶都會在這個時候採取行動。”深圳大金海投資副董事長丁元恒表示,如果單純依靠兩點半作為投資策略來考慮的話,並不成熟。“僅依靠某個時點來決定交易,風險太大。如果主力或大戶建倉,往往用周線圖看,底部做好再做中長線投資。依賴”兩點半現象“投資的人都是玩日內交易,尤其是做股指期貨方面的交易者,可以從兩點半是高點或者低點來決定做多或者做空,一般投資者只看技術指標的具體位置再進行投資決策。”

  “喜歡做波段操作的交易者比較偏好這種被強化的特殊時點。兩點半也有可能被作為一個時期比較穩定的買入或賣出信號。比如,如果有主力資金在兩點半時刻將某個股直接拉升到漲停,就給進場跟進的投資者信號,暗示忽略估值等因素而買入,尤其是在單邊上漲或下跌的市場,這種操作就會強化特殊信號的作用。”一位有多年操盤經驗的投資人士表示。

  丁元恒認為,對於某些個股行情而言,特殊時刻出現單邊上漲或下跌的情況概率較大,但是大盤長期出現某個特殊時刻的規律並不現實。“兩點半講的太多,讓很多人相信這個規則,但實際上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只會把它當做一個傳言,有心的人會把它作為工具。”

  市場逐漸回歸常態

  多數市場人士認為,“兩點半現象”之所以被冠以神奇色彩,其主要原因在於A股市場散戶為主的投資者格局,造成市場投機氣氛較為濃厚。如果市場出現巨幅震蕩,後市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大部分投資者都會採取短線操作,高拋低吸,“兩點半現象”也就逐漸被驗證而加強,成為大眾心理的強預期。“市場過於脆弱,一旦有任何關於市場利空的消息,通過網路或社交圈傳播,投資者就會風聲鶴唳,採取快速買賣的操作。”上述交易員表示。

  不過,從近期行情看,A股市場開始逐漸回歸常態,類似“兩點半”這類特殊時間點現象已經開始模糊。業內人士分析,A股市場在前期成功探底2800點後已經出現反彈,特別是多部委維穩等政策呵護下,大盤階段性企穩。短期看,在沒有黑天鵝事件等突發因素下,投資者信心正逐漸恢復,市場開始復蘇。

  11月9日,IPO重啟消息落地後首日,滬深兩市低開高走,反彈趨勢依舊強勁,市場情緒逐漸向好,不少機構也將其作為市場進入常態化的標誌之一。與此同時,從投資者到機構,鮮有再度討論“兩點半”現象。朱雀投資認為,在這個時點重啟IPO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了常態化,而改革後的新股發行制度也將極大地減小對市場資金的衝擊。儘管從中期來看,新股發行將會增加資金需求、打破資金供需的平衡狀態,但改革使投資者重新看到了希望,被巨幅調整打斷節奏的金融市場改革將延續,有利於市場情緒修復。

  “對趨勢投資者,市場交易策略不會僅僅依賴於特殊時點的指標來進行。而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僅僅根據個股的價值指標進行判斷,很少受兩點半這類季節性因素影響。”上述券商人士表示,從“兩點半現象”對個股的影響大小看,其實也可以判斷標的是屬於熱點資金炒作的題材股還是長線投資的價值股。對投資者而言,還是需要進行理性和謹慎的決策,僅依靠傳言進行投資,很容易掉入市場主力資金的陷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