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策略週報:市場情緒改善 震蕩反彈繼續
- 發佈時間:2015-10-20 07:08:3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楊菲
上周大盤在經歷9月份橫盤震蕩後迎來大幅反彈,以放量光頭中陽線成功突破此前箱體震蕩態勢,滬綜指上周收報3391.35點,一週累計上漲6.54%;深成指收報11374.83點,一週累計上漲7.92%;創業板收報2449.03點,一週累計上漲10.48%。
從行業板塊表現來看,電腦、國防軍工和電氣設備等行業漲幅相對靠前,綜合、食品飲料和銀行等漲幅靠後;主題方面,核能核電、網際網路金融和充電樁等概念表現相對活躍。
中金公司:
短期情緒面改善可能繼續推高市場,而中期來看,政策能否更加積極地穩增長、能否有更為積極明確的改革來重振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能否在中期徹底擺脫貶值壓力的縈繞,這些因素是市場能否持續向上突破的關鍵變數,建議短期重點關注優質成長股及主題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
目前反彈趨勢確立,反彈的主要力量是創業板,背後動力是風險偏好恢復,無風險收益率下降僅是輔邏輯,因為主機板相對漲幅有限。
西部證券:
短線滬指面臨上方60日均線與年線雙重壓制,此處正是8月底3388-3490點的缺口位置,同時也基本處在7、8月份調整低點附近。因此,年線一帶可看作是多空力量對比的重要分水嶺。
銀河證券:
當前基本面變化不大,經濟仍在下行,三季度企業盈利預計沒有明顯改善,但流動性整體寬鬆。在連續四個月下跌後市場情緒企穩,風險偏好短期有所提升,但中期看依然是區間震蕩行情為主。
東方證券:
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市場還存在反彈空間。看好金融、地産、旅遊、交運、農業、電力和軍工等板塊,主題方面看好國企改革、環保、高鐵、核電、迪斯尼、體育和二胎概念等。
上海證券:
市場情緒逐步修復,為爭奪排名的低倉位基金有望主動提升倉位,反彈遇阻回落可能會延後發生,未來一個月大概率仍是中級反彈的窗口期。
利率和股市的關係需要重新定義
就市場情緒來看,大部分客戶都在最近兩周快速加倉,但仍然以短線思維為主,對於接下來行情的持續性反而越來越擔心。大家現在主要關注兩個問題:1)國內利率水準創了新低,低利率對股市上漲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2)近期創業板表現明顯好于主機板,但是從歷史上來看創業板幾乎都逃不開“四季度魔咒”,現在是否該減倉創業板了?對於這兩個問題我們的看法是:
低利率究竟是股市上漲的充分條件還是必要條件?從國內外的案例比較來看都不是!如果低利率是股市上漲的充分條件,那就意味著“只要利率低,股市就一定能漲”;而如果低利率是股市上漲的必要條件,那就意味著“只要利率高,股市就漲不起來”。對此我們輕而易舉地可以給大家找到反例──低利率環境下股市不漲的案例:日本股市上世紀90年代“失去的十年”。高利率環境下股市也漲的案例:A股市場2006-2007年的牛市。1991年到2000年這十年時間裏日本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6.5%下降至1.8%,但在這十年裏日本股市卻是震蕩下行,從25000點跌到了15000點;2006-2007年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9%上升至4.5%,而A股上證綜指卻在這兩年裏從1200點漲到了6000點。
我們注意到,在屬於“投資時鐘”的年代(2009年以前)全球利率和股市往往是一種同向關係,因為實體經濟和風險偏好是正相關關係。上面提到的兩次反例都發生在2009年以前,那是一個屬於“投資時鐘”的年代,即實體經濟的波動趨勢對風險偏好起著決定性作用。當實體經濟較強時實業投資對資金的需求也很旺盛,這就會帶來利率上行。而經濟強勢背景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容易隨之上升,進而更傾向於配置高風險資産,比如股市和樓市。
但在2009年全球性QE以後,實體經濟和風險偏好出現了脫節,也就造成了利率和股市呈現反向關係。實業投資是最重要的資金需求方,而近幾年全球實體經濟的低迷造成實業投資對資金需求偏弱,再加上全球性釋放流動性,因此利率水準持續下行。但是另一方面,以股市為代表的風險資産卻持續上漲,這説明風險偏好已經和實體經濟脫鉤了,此時風險偏好受到流動性的影響更大一些。
實體經濟為什麼會和風險偏好脫節?全球經濟結構正在由“重”變“輕”,這使得傳統意義上的實體經濟觀測指標作用下降,同時也在極大改變全球的分工體系和不同市場的風險偏好。目前全球的“實體經濟弱”主要是指傳統的重化工業景氣較差,這類行業的特徵是重資産、産業鏈長、消耗不可再生資源、對GDP貢獻大。但是另一方面,一些輕資産、産業鏈扁平化、消耗可再生資源、對GDP貢獻小的新興行業正在蓬勃發展(比如網際網路、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這勢必會重塑全球分工格局。對於技術創新型或資源匱乏型國家來説這並不是壞事(如美國、日本等),但對資源出口型國家(如巴西、俄羅斯、中東等)來説,他們的持續增長路徑卻受到了極大挑戰。近兩年不同國家股市的表現也是“冰火兩重天”,體現出了全球分工格局轉變對不同市場風險偏好的差異化影響。
對A股來説,市場風險偏好能否繼續提升取決於利率能否繼續下行,以及能否出現經濟進一步轉型和改革進一步深化的信號,四季度來看依然應該樂觀。目前國內傳統行業下行趨勢並沒有結束,重資産行業的投資衝動小、資金需求少,這有利於利率的進一步下行。不過隨著國內“保增長”政策的不斷加碼,實體經濟可能在明年上半年實現企穩,屆時利率下行的空間就會面臨限制。另一方面,我們認為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能否持續提升,將更有賴於中國能否通過經濟轉型和改革深化重新在新的全球分工體系中尋找到合適的定位。而這應該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因此現在誰也不知道最終的答案。不過至少在今年四季度,我們還是能看到經濟轉型和改革深化的信號在不斷加強,因此在今年四季度我們認為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有望進一步提升,對股市可以繼續保持樂觀。
配置結構上繼續偏向新興産業,無須過度擔心創業板的“四季度魔咒”。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行業大部分集中于創業板,不過很多投資者從歷史比較中發現,創業板指數自從成立以來只在2010年的四季度取得了相對主機板的相對收益,在2011-2014年的四季度中創業板均跑輸主機板。我們逐一比較每年四季度創業板相較主機板表現差異的原因之後發現,很多時候是和業績情況相關聯的,比如2010年四季度,創業板由於很多新公司上市並釋放業績,因此受到投資者追捧;但在2011-2014年四季度,創業板的三季報業績均大幅低於預期,這對創業板在四季度表現造成了負面影響。反觀今年三季報預告,主機板和中小板均出現了持續下滑趨勢,但創業板受外延式收購影響三季報反而出現了進一步加速,相比主機板和中小板優勢明顯。因此,我們認為今年四季度無須過度擔心創業板的“四季度魔咒”,配置上建議仍然偏向新興行業(移動支付、網際網路傳媒、環保、軟體、醫療服務)。
“無考驗”的“窗口期”近尾聲
“無考驗”的“窗口期”。“十一”長假前後A股市場展開強勁反彈,上證指數較9月中旬的低點已經大幅反彈9%左右,逼近了3400點;創業板指自9月中旬以來反彈了30%,逐漸接近2500點。回頭看,投資者收益最為顯著的階段就是“十一”長假前後的兩三周,這幾乎是一個無考驗的做多“窗口期”,因為清配資的剛性拋壓衰減、“股災+貶值”之後的系統性風險預期平抑、美元加息預期減弱、套牢籌碼密集區域未至。
當前行情仍是場記憶體量主導。從目前場內的資金格局來看,(一)散戶,周度參與交易賬戶數仍處於股災之前的三分之一,交易結算資金餘額為股災之前的二分之一,持股賬戶數比股災之前增長20%。(二)公募,股票型與混合型基金凈份額總和基本與6月高點相當,新發基金份額顯著下降。股票型基金倉位大約處於85%-88%之間波動,混合型基金倉位大約處於66%-71%之間波動。如果公募基金的凈份額沒有顯著增長,估計倉位提升對市場産生的增量資金大約為1500-2000億左右。(三)險資,8月底的權益資産配比大約為13%左右(股權、股票、基金),權益類資産餘額1.3萬億。如果9-10月加倉1個百分點,最多能帶給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為1000億左右。(四)杠桿,由於配資清理剛剛結束,A股的杠桿主要集中于融資買盤中。隨著市場回暖,目前融資餘額較前期增長1000億左右。(五)私募,9月初就存在私募基金加倉跡象。(六)救市資金,根據媒體的報道統計估算,救市資金大約為1.6-2萬億(證金公司+券商+證金向五大基金投放的資金),大約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10%,可能已經成為目前最強的“定價”力量。
由積極轉向中性觀察。由於“十一”長假後的兩周內A股市場較快上漲,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已處於前期套牢籌碼的密集區域,主機板正在接近套牢籌碼密集區域。如果市場單靠存量資金加倉驅動,能否實現“有效突破”還需要觀察。另一方面,由“資産荒”推動“資金牛”的預期隨著市場的反彈興起目前難以證實也難以證偽,我們對此保持相對謹慎的看法:(一)2014-2015年的資金牛市中,宏觀流動性對A股的傳導建立於杠桿通道之上,目前還未看到替代杠桿通道的新模式。(二)與2013年下半年的結構性牛市相比,前行的路上存在大量套牢籌碼。(三)A股交易環節基本恢復常態,但功能並未恢復常態,供給環境的變化值得關注。
增長定勝負
存量博弈,圍繞風險偏好提升進行投資。上證綜指在上周突破了3200點的震蕩箱體上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數據偏弱下對放鬆政策的預期,市場風險偏好出現了逐步提升。反映在投資者行為上,出現了明顯的對成長、改革方向的追逐。在近期路演中一種普遍的反饋是:自上而下看要積極,而自下而上看估值仍然很難找到安全邊際。我們認為,對A股市場而言無風險利率並沒有出現快速下降,市場仍是明顯的存量博弈格局。目前可以確定的是前期股市快速回調期早已經結束,而市場正在形成新的震蕩區間。當前應該拋棄趨勢性思維,圍繞風險偏好提升進行以主題為主要驅動力的投資。
經濟增速決定四季度行情趨勢。A股市場在年內是否能夠從存量博弈轉變為趨勢性機會,經濟增長預期是決定性變數。過去兩年我國經濟增速逐步放緩,但整體增速變化比較穩定,2015年三季度經濟數據進一步回落,GDP增速降到了7%以下。如果四季度經濟增速能夠在穩增長的政策下企穩,將有助於推動增量資金流入A股市場。而只有打通了這個環節,當下市場所希望看到的“利率下行=股市上漲”的邏輯才能成立,否則債券市場的利率下行只能是鏡花水月。
風險偏好主導主題投資。投資者希望買入催化劑確定且持續,或者佈局將要但目前還未引發市場關注的主題,我們建議圍繞兩條主線:1)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在即,“十三五”規劃仍然是焦點,首次納入五年規劃的資訊經濟有望成為最大的亮點。沿著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大數據雲計算資訊安全以及各行業資訊化這三條路徑選股,推薦永鼎股份、啟明星辰、積成電子;國企改革近期加快推動,沿央企改革第一批試點集團下屬二三級子公司以及簡政放權走在前列的地方國企改革兩條路徑選股,推薦國投新集、嶺南控股。2)“走出去”戰略將在四季度加速,《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的發佈、TPP貿易協定倒逼以及習主席外事訪問密集都是清晰的信號,而市場並未有過充分討論。我們預計第三批自貿區獲批在即,受益標的外高橋、北部港灣;習主席出訪帶動“一帶一路”事件驅動,核電、高鐵成為高端裝備製造輸出的重要名片,受益標的南風股份、鼎漢技術。
行業層面我們推薦:一、高端製造相關,主要包括資訊技術(偏軟:大數據,資訊安全,偏硬:資訊基礎設施)、新能源(光熱)與新能源汽車及生物産業。二、現代消費服務相關,主要傳媒、社會服務及二胎産業鏈(醫療、醫藥、食品飲料、玩具文具等);三、受益於財政發力相關鏈條:城市建設(軌道交通、停車場)、環保(水務)。此外,建議關注受益於天然氣價格改革受益的天然氣輸配板塊。
吃著碗裏 瞅著鍋裏
錢多是王道,利率下行推升風險資産,繼續積極享受上漲。(1)影響股價DDM三大變數中利率領先風險偏好領先盈利(預期),流動性是本輪行情最大的影響變數,改革轉型提高風險偏好。上周財政部招標的280億元人民幣10年期固息國債中標利率2.99%,為2008年12月以來首次低於3%,開始步入“2”時代;9月CPI超預期降至1.6%,PPI通縮難有改觀,貨幣寬鬆仍有空間。相比44萬億債市、54萬億儲蓄、26萬億銀行理財,股市19萬億的自由流通市值還很小,未來資産再配置的巨大力量將會不斷修正預期。(2)6-8月的股災影響下投資者不斷撤離股市,但10月份前兩周投資者賬戶資産規模環比開始由負轉正,而大戶和超級大戶資金入市更加明顯。超級大戶(資産規模1億以上)、大戶(資産規模500萬-1億)、中戶(資産規模50萬-500萬)、小散戶(資産規模50萬以下)的資産規模環比增幅分別為10.5%、12.7%、12.4%、5.2%。
政策助力風險偏好提升。十八屆五中全會將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十三五”規劃編制將成為主要議題,加快我國産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此外,頂層表態以及改革文件的逐步出臺有望加速推動央企改革試點及地方國企改革。
應對策略:吃著碗裏,瞅著鍋裏。吃著碗裏:繼續看好十三五的製造升級(先進製造、新能源汽車)、資訊經濟(大數據)、現代服務(醫療、娛樂)和大上海;瞅著鍋裏:謹防年底風格異變,重視券商。
時間和空間都尚未結束
大概率未來一個月仍是中級反彈的窗口期,甚至更長。行情的延續時間是此次行情的重點,中性假設下未來數周仍是中級反彈的窗口期,樂觀情況或能延續至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前。第一,目前人民幣匯率階段性穩住是此次中級行情在時間延續方面的重要保障,美聯儲12月份議息會議之前匯率出現“黑天鵝”概率低。第二,國內穩增長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都在加碼,高頻經濟數據已現邊際改善跡象。
指數在三季度成交密集區或有波折,關注是否有超預期因素,“愛在深秋”持續時間比指數空間更重要。“愛在深秋”行情不是先“跌透”跌到極便宜的“大底”再反彈,而是在相對尷尬的估值水準上“搶跑”,是在股災後市場信心極度受挫背景下開始猶猶豫豫的震蕩反彈。因此,在行情空間的判斷上不能按照今年上半年“杠桿牛市”的氛圍來預期,而應按照存量資金為主、增量資金為輔的博弈環境來分析。指數將震蕩上行,三季度的成交密集區有較大阻力。“愛在深秋”大概率是大分化行情,抱團取暖的“好資産”的漲幅將遠超指數表現。
行情的節奏不是連續逼空式,而是震蕩上行。整個經濟的風險偏好偏低,三季報影響,以及定向增發、金融反腐等等都有擾動,因此,市場將在一波三折中震蕩上行。風格方面,配置績優藍籌,但決勝於精選“優質成長股”;操作方面,機會仍在新興産業、轉型經濟領域,交易型機會則是根據“預期差”輪炒漲幅落後的行業和主題。
平臺之上 震蕩可為
對於目前大盤有兩個問題最值得關心,一是當前的上漲屬於什麼性質,目標位為多少?二是如何看待本輪上漲結束後的走勢?
當下還未測試過上一個平台下軌3537點,以及該平臺之上的套牢盤壓力,認為當前的上漲屬於反轉還為時尚早,只有指數有效進入3537點之上的平臺後,才需要認真考慮反轉的問題。因此,從數浪視角來看,仍可將目前的反彈看成是C4浪反彈,目標位為3537點左右。而一旦反彈在3500點附近結束,隨後若考慮C5和C1浪等長,只需將C4浪的高點減去650點即可得到C5浪的目標位。從這個角度來看,前期的2850點或已經是中長期重要的底部區域。
從纏論視角看,當前的反彈已突破3373點,意味著自5178點以來的日線中樞已經形成。隨後的走勢應該是一個中樞震蕩過程,這也就意味著當下無需對未來的走勢過於悲觀。
從TD視角看,大盤上週五為日線TD7,本週二或將迎來日線TD9,意味著週二前後存在著日線級別變盤或寬幅震蕩的可能性,不宜在當下位置大幅加倉。考慮到節後走勢確實是有效突破了9月份的震蕩平臺,一旦本週有所回落,對於倉位仍然較低的投資者可以考慮在震蕩回落過程中適當參與平臺之上的震蕩機會。
創業板自底部以來的反彈幅度已高達35%,這無疑至少是標準的X浪格局。也就意味著隨後創業板最差的也就是一個ABC震蕩格局,可參與性較強。
需要逆向冷思考
驅動市場反彈的一些故事雖然仍在,但上行壓力將有所增加。反彈之後投資者需要逆向冷思考,前期沒有左側佈局而在上週末才追入的所謂右側投資者尤須警惕,可能面臨所謂的“天予不取,必受其咎”的股諺考驗。
首先,驅動國慶長假後股市大幅反彈的歸因,來自於前期超跌,如月線連續4連陰,來自於美聯儲加息預期緩和,以及國內穩增長加碼所引致的流動性改善、經濟下行有所對衝的預期,來自於10月份五中全會涉及“十三五”規劃的特殊時間窗口期。伴隨著五中全會的臨近,從時間窗口而言可能也就一週左右的時間;而美聯儲年內是否加息尚有爭議,雖然市場隱含的加息概率不足40%,但就目前全球股市的情勢看,逆向思考,耶倫在2015年有所作為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其次,近期成交量有所放大,股價有突破均線確認上行的技術面特徵,但是就更廣的量化統計分析來看,目前的修復行情至少一大半已經到位。無論是3浪結束還是5浪展開,3浪後均有技術面的調整要求。
其三,一般認為,全部A股20倍市盈率、上證3000-3400點是較為合理的區域,繼續大幅上行則需情緒的亢奮、資金的配合。需要逆向思考的是,伴隨著杠桿資金的再度上行,管理層是否會繼續樂見新一輪杠桿牛的出現。至於更廣泛的人民幣匯率,最近3個交易日有所異動,其實年貶值3%-5%也屬正常;而剛性兌付的打破,對於信用利差、對於風險資産的影響應該是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