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六成業績滑坡 零售企業寒冬現轉型熱

  • 發佈時間:2015-10-20 07:06:13  來源:東方網  作者:嚴翠  責任編輯:楊菲

  受經濟增速放緩、電商消費替代等影響,零售業的寒冬仍在持續。據wind資訊統計,截至昨日,已公佈三季報或三季報預告的26家百貨零售上市公司中,有15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佔比近六成。

  從業績快報看,中百集團日前發佈的三季報業績快報顯示,該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3.89億元,同比降4.16%,利潤總額-0.27億元,同比降117.15%,凈利潤為-0.58億元,同比降159.37%。

  對於業績大降的原因,中百集團稱,主要是終端消費需求疲軟,加上消費渠道多元化競爭及關店和改造門店的影響,使得銷售收入同比下滑;而同時,人力成本、租金等固定剛性費用持續增長。面對當前窘境,公司將在經營管理上加大轉型調整力度,關閉短期內扭虧無望的門店,改造陳舊門店等。

  與此類似,商業城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32億元,同比下降17.77%,凈利潤為虧損1億元,去年同期則虧損1.6億元。另據新華百貨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35億,同比下降41.71%,新華百貨稱,主要因營業外收入同比減少,使得業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對比整體情況看,所有已經公佈三季報或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業績變化最大的當屬新華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約為虧損8300萬元至9950萬元,最大降幅達308.47%。此外,還有多家公司為“首虧”,如上文提到的中百集團。

  亦有部分上市公司在此輪零售業寒冬中“笑傲江湖”,實現預增。如天虹商場紅旗連鎖華聯股份,其中華聯股份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約17600萬元至20000萬元,同比增長262.91%至312.4%。

  分析人士指出,從零售業三季報情況看,一些較早擁抱網際網路、O2O等新模式、實施轉型升級、調整門店等的零售上市公司已經開始顯現出了競爭優勢,且開始領跑行業,而一些轉型較慢的企業則開始出現業績續虧、被迫關門等現象,行業差距、競爭格局有望在此輪調整中進一步拉大和確立。

  如人人樂在其三季報業績預告中就已明確表示,預計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為虧損1.2億至1.5億,同比去年同期的7804萬虧損,虧損幅度再降50%。公司表示,為了集中資源加快推動戰略轉型,決議關閉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轉型困難的傳統大賣場門店八家,而2014年,人人樂已經關閉了18家虧損門店。

  不過,有券商分析人士認為,零售行業整體低迷、實施轉型之際,恰巧可能出現一些難得的投資機遇,例如一些聯手網際網路巨頭等大力發展電商業務的企業,或那些連續幾年虧損的企業,這類企業很有可能推出保殼計劃或重組計劃等。如新華百貨、商業城等均已因重大資産重組停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