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維穩見實效 多家機構認為牛市格局未變

  • 發佈時間:2015-07-13 08:08:1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救市政策組合拳已經初見實效。近期,管理層先後出臺的一系列救市舉措,從重樹投資者信心、增加資金供給改善流動性、打擊惡意做空等多方面同時入手,市場恐慌性拋售已得到有效控制,市場信心正在重塑。

  就後市走向,數家證券投資諮詢機構一致提出,牛市格局並未改變,隨著市場信心整固,行情可望轉入慢牛。

  牛市基礎邏輯並未扭轉

  安徽華安新興證券投資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袁立認為,中國證券市場雖然近期遭遇了巨大困難與調整,但經過政策救市、流動性注入和泡沫的清除,市場信心有望在後期不斷得以有效恢復,總體中國證券市場牛市基礎邏輯並未出現根本性的扭轉。

  他表示,中國證券市場未來中長期牛市基礎不變,隨著政策性利好效應的逐步顯現、市場人氣的重新聚集,改革紅利的進一步釋放,上市公司業績的改善,消除泡沫後的證券市場將面臨輕裝上陣的絕好機會,未來的調整可能是新的機會。

  在海南港澳資訊産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光豪看來,本輪暴跌是一個清理泡沫資産和快速去杠桿的過程,同時也是股民內心恐懼被極度擴大的一個過程。

  他分析,從市場基本面看,雖然A股近期大幅下跌,但並沒有改變牛市上漲的邏輯,國企改革、人民幣國際化也才剛剛起步,同樣需要健康穩健的資本市場支撐,因此本輪調整結束後,預期市場將會重新啟動牛市行情。

  從投資價值看,無論是主機板還是中小板、創業板,都已經極大地去泡沫化,開始彰顯出巨大的投資價值。尤其中小板、創業板概念股代表著新興産業,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方向。

  和訊資訊科技最新發佈的研究成果也提出,支援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市場應回歸理性運作。

  具體而言,在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深化國企國資改革,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等各項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下,改革開放紅利繼續釋放,宏觀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支援證券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經過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和創新,證券市場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與地位不斷提高,促進證券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市場仍需經歷整固過程

  機構一致研判A股牛市格局並未改變的同時,也提出市場經歷此次大跌之後,還將經歷一個整固的過程。

  天相投顧認為,後市走勢可供觀察的重點在於情緒和股票供給方面,等情緒宣泄到達峰值後市場將會進入新的平衡狀態,而大面積股票復牌將會加速這個平衡的到來;市場發生如此大幅的調整需要充分的時間與換手才能消化,情緒與市場也會在調整中進入理性合理的狀態。

  袁立也提出,雖然對未來中國證券市場中長期牛市基礎確認,但同時也不能忽視短期在去杠桿擠泡沫的背景下,隨著本輪行情的大調整,市場會有一個休養生息的過程,就目前市場情況分析僅僅是消除了市場恐慌性拋售,未來市場估值修復仍需要時間,特別是前期近一半停牌個股的復牌、以及隨著股指反彈進入重壓區後,目前暫時達成的市場弱平衡有可能受到新的衝擊,市場出現反覆或者多空拉鋸的可能性還是較大的。

  天相投顧分析師江濤認為,當前更重要的事不是在情緒的支配下頻繁操作忙於解套,而是退後一步再次審視此輪股票市場的波動和市場的整體狀況。

  他表示,從貨幣角度看,總體流動性寬裕是對市場發展最大的支援;從政策支援的角度看,決定中國未來十年金融主導權的重要力量是資本市場的雄起;從市場估值角度看,部分小盤股已經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短期預計隨著各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業績優良的公司將進一步拉低市場平均估值,泡沫會進一步撇清,市場價值凸顯。

  “縱觀國內外證券市場走勢,在任何一輪大調整過後,都不可能形成快速的反轉行情,市場仍然需要經歷一個自我修復過程。”

  袁立説,雖然市場會進入震蕩整理的調整期,但隨著杠桿資金的逐步擠出,會給市場帶來兩大好處:

  其一,致使多數個股回歸合理估值區間,增強市場整體投資價值,從而吸引新的中長期投資者進入市場;其二,經過本輪暴風驟雨般急跌,市場也給投資人上了一堂驚心動魄的風險警示教育,其有助於市場各類參與主體、管理部門等進一步強化對非法配資、不合理市值管理等一系列不正常現象的風險認識和監管,有助於防止類似情況在未來市場發展過程中再次重演。

  “當下跌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克服恐懼,看清市場的本質,多聆聽正確的市場聲音。我們必須要用超長視距的眼光去看待市場,股票投資的本質是投資未來,堅定信念,投資中國的未來。”喬光豪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