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大盤分析 > 正文

字號:  

二八行情猶如蹺蹺板 風格輪換特徵明顯

  • 發佈時間:2014-12-15 07:1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新開戶股民跑步入場、融資客全面做多、金融股大象起舞、成交額跨越萬億——A股再度迎來全民炒股時代。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和以往的逼空行情不同的是,當前的牛市,既不像2007年的慢牛,也不像2009年的普牛,而是一輪結構化鮮明的牛市。

  一頭極度結構化的“牛”

  如果將“連續兩個月月漲幅超過10%”定義為逼空行情,從2006年後到此輪逼空行情前,A股共出現過5次逼空行情。

  第一次是2006年4月、5月,滬指分別上漲10.93%、13.96%,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14.41%、21.16%;第二次是2006年11月、12月,滬指分別上漲14.22%、27.45%,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6.94%、8.17%;第三次是2007年3月、4月,滬指分別上漲10.51%、20.64%,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12.76%、19.22%;第四次是2007年7月、8月,滬指分別上漲17.02%、16.03%,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19.02%、12.53%;第五次是2009年6月、7月,滬指分別上漲12.4%、15.3%,中小板指數分別上漲3.66%、9.24%。

  其中,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逼空行情的權重股和小盤股漲幅相當,屬於全面逼空行情;第二次、第五次的逼空行情屬於結構化行情,即權重股遠遠跑贏小盤股。

  然而,上述兩次結構化逼空行情較當前的逼空行情可謂是小巫見大巫。

  2006年11~12月,中小板較主機板指數偏離度 (滬指漲幅÷中小板漲幅×100%-1)為64%;2009年6~7月,中小板較主機板指數偏離度為53%。2014年11月、12月 (截至12月12日),滬指漲幅分別為10.85%、9.52%,中小板指數漲幅分別為0.53%、3.43%,中小板較主機板指數偏離度卻高達80%。

  也就是説,本輪逼空行情屬於沒有小盤股配合的藍籌股單邊逼空行情,這是結構化逼空行情的極致。

  逼空行情 且行且謹慎

  如今的A股市場有一種讓人激昂澎湃的感覺。

  以融資融券為代表的杠桿資金瘋狂做多,股指期貨空頭一次又一次遭遇絞殺,股指期貨升水一度高達百點;在現貨市場,兩市成交額從7000億元到9000億元再到突破1萬億元,可謂瘋狂之極。

  從股民的參與熱情來看,五年來的開戶數新高、新股民排隊開戶、老股民重新回到股市,公共場所各類人群久違的談股論金,這些情形都表明,中國或將迎來一輪全民炒股的時代。

  如今的A股市場也有一種讓人迷茫後怕的擔憂。

  11月底以來,藍籌股的單邊逼空,讓持有中小市值股票的投資者如坐針氈。賺指數不賺錢、滿倉踏空成為大多數股民的噩夢。

  12月9日,滬指超過8%的巨幅震蕩,券商股從漲停到跌停的瘋狂,中小盤股跟跌不跟漲的疲軟,讓新入市的股民充分感受到了什麼是股市風險,也為此交足了學費。

  2014年年末的這輪行情,無疑是一場牛市。但這場牛市和2006年、2009年的牛市有著天壤之別。

  回顧歷史,此前的兩次結構化逼空行情後,市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走勢。

  2006年11月、12月的逼空行情後,藍籌股開始休息,中小盤股開始接力;2007年1月,滬指結束逼空,漲幅回落至4.14%。與此同時,中小板指數的漲幅卻在這個月達到了24.8%。整體來看,2006年11月~12月的逼空行情只是牛市的中段。

  2009年6月、7月的逼空行情後,藍籌股引領市場見頂,而中小板經歷短暫調整後走出了獨立行情。2009年8月,牛市就此結束,當月滬指跌幅高達21.81%。與此同時,中小板卻只下跌了14.48%。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了一個月的下跌後,雖然滬指也在隨後四個月裏持續反彈,但卻未能創出新高。相反,中小板指數僅用了三個月就創出反彈新高,中小板的牛市在15個月後才宣告結束。

  第一次逼空結構性行情後是強勁的風格轉換,第二次逼空後是單月第二大跌幅(僅次於2008年10月),結構化逼空行情後的走勢總會讓人抓狂,但唯一不變的是二八行情猶如蹺蹺板,當一頭到達頂點後,也意味著另一頭將到達底部。但歷史上每一輪轟轟烈烈的牛市,都是由不同風格的股票輪漲推動的,如果我們正身處在牛市中,那麼逼空之後、此前受冷落的板塊和個股能否輪動將十分關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