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板塊聚焦 > 正文

字號:  

兩大券商提示平衡倉位 藍籌擁擠白馬股“有戲”

  • 發佈時間:2015-01-26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隨著2014年四季度基金季報的公佈,機構在行情最火爆時期的操作路徑也隨之曝光。白馬成長股被機構繼續大幅減倉,超配比例從2013年三季度的4.65倍連降5個季度至2.34倍,降至2011年三季度以來的新低。

  儘管白馬股還在被繼續減持,但有機構認為,經過前期的上漲,強週期公司估值已經回到中位數以上,短期估值偏高,機構持倉變重,阻力加大;藍籌快速上行已經結束。而白馬成長股兼具盈利增長和估值水準兩個優勢,白馬股的“配置價值凸顯”。

  大市風向

  ◎四季度機構操作路徑曝光

  在大盤、小盤股齊“飛揚”後,機構將目光再度聚焦于白馬成長股。

  申銀萬國在最新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根據基金四季報,2014年四季度基金資産配置風格為:大幅加倉金融地産,繼續大幅減持白馬成長股。其中,四季度股票基金投資佔比33%,與三季度持平;而債券投資市值佔比26.5%,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股票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82.4%、86.2%,接近歷史高位。

  此外,傳統週期品行業配置系數從歷史底部止跌回升,環比加倉幅度71.6%。其中證券、保險、銀行和房地産的配置佔比分別為10%、10%、15%和9%,非銀的配置系數創下10年以來的新高。依然低配的行業是採掘、交通運輸、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和輕工製造。

  泛成長類代表的創業板、TMT超配比例均從歷史高位下行。創業板環比持股數量下降20%,連續下降兩個季度;TMT+休閒服務持股數量下降26%。

  對於白馬股,機構則是繼續大幅減倉,超配比例從2013年三季度的4.65倍連降5個季度至2.34倍,降至2011年三季度以來的新低;持股數量較三季度減倉32%。

  2014年四季度的配置系數較三季度大幅減少的行業依次是: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電子、傳媒、汽車和電力設備。從歷史平均配置系數的偏離度來看,嚴重低於均值的行業有:食品飲料、商業貿易、採掘、銀行、交通運輸、鋼鐵和化工;大幅超過均值的行業是:電腦、非銀金融、傳媒、休閒服務和房地産。

  申銀萬國由此給出配置建議:平衡結構。經過前期的上漲,強週期公司估值已經回到中位數以上,短期估值偏高,機構持倉變重,阻力加大;藍籌快速上行已經結束,將寬幅震蕩。但是增量資金不會輕易離場,小股票需要的資金量相對有限,因此小股票活躍的持續性和幅度將超出預期。

  從藍籌股遷移出來的增量資金,將會選擇估值較為合理、有穩定業績支撐的白馬成長股,即使市場出現了超預期的下行,經過2014年調整消化估值、業績成長確定的白馬股也將有相對收益,不會像2014年那樣難過;而存量資金繼續偏好網際網路各細分行業的概率最大。

  對此,中信證券也有類似觀點。其表示,近期監管層的舉措改變了資金流入股市的 “乘數效應”與渠道規模,但並未改變貨幣寬鬆、資本市場國際化以及改革加速這三個推動上漲的內生動力。依舊看好藍籌股的投資價值,但當前建議投資者構建更為均衡的配置,避免將頭寸過度集中于已經十分 “擁擠”的藍籌股交易當中,提升組合的風險收益比。建議投資者通過佈局白馬成長股來實現組合的均衡化。

  從盈利增長水準和估值水準兩個維度來看,標誌性的白馬成長股都具有相當高的吸引力。2014年Wind一致預期的PEG(市盈率/盈利增速)中值僅有0.74,而創業板整體的PEG則達到2.2;從組合配置層面來看,白馬成長股也具備“均衡”的特點,具有更高的風險收益比。而且年報密集披露期將至,白馬成長股中可能更易出現業績超預期的情況。

  行業選擇上,主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其一,估值較低的白馬成長股;其二,2014年報具備業績超預期可能的個股。從個股情況來看,業績可能超預期以及具有白馬成長屬性的個股主要分佈于傳媒、變電設備與新能源設備、紡織服裝、機械、基礎化工、家電、輕工製造、醫藥和有色金屬。綜合考慮估值水準、盈利能力、成長性和超預期可能性四個因素,變電設備與新能源設備、農業、汽車、地産、家電傳媒和食品飲料行業最具有吸引力。

  推薦:中南傳媒保利地産正泰電器長城汽車森馬服飾、小天鵝 、金風科技伊利股份大北農登海種業

  市場關注度:★★★★★

  驅動週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白馬成長股業績超預期

  行業熱點

  ◎數字行銷進入爆發期

  微信將推廣告成為近來機構關注的焦點,數字行銷在機構看來也進入了爆發期。

  消費習慣變遷、技術變革以及資本扶持三大因素共振下,以精準行銷為核心的新型數字行銷將加速替代傳統行銷服務,2015年將是新型數字行銷産業的爆發期。廣證恒生發表研報指出,在産業爆發期,産業鏈各個環節均能享受爆發紅利;長期而言,更看好技術驅動的平臺性公司。

  據艾瑞諮詢估測,2014年的數字行銷規模將達到近1500億元,同比增長34.8%;2017年數字行銷市場規模可達2862億元,年複合增速達24%。數字行銷向移動端加速遷移的趨勢明顯,發展前景廣闊。

  “消費+技術+資本”三因素共振,使數字行銷步入精準化新階段。三大核心驅動力為:1、消費習慣變遷——由線下轉為線上,由PC端轉為移動端;2、技術變革——基於程式化購買的精準行銷顯著提升行銷效果,交易多方受益,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3、資本熱捧——資本加速進入精準行銷領域,整合併購不斷。

  在投資策略上,長期最看好技術驅動的平臺型公司。大數據的分析能力是精準行銷的核心驅動因素。隨著DSP和ADX等平臺的競爭不斷加劇,未來的市場龍頭將屬於擁有核心技術的平臺型企業。重點公司推薦:藍色游標省廣股份等。

  市場關注度:★★★★

  驅動週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微信廣告産業鏈◎體育産業迎來黃金十年

  儘管國足止步亞洲盃八強,但從國人對足球的熱情,就可以看出體育産業的巨大空間。

  根據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確定2025年體育産業總規模將超5萬億元的發展目標,意味著未來十年將成為體育産業的黃金十年。

  愛建證券研報指出,目前我國體育産業增加值僅佔GDP的0.6%,相比北美、歐洲等主要發達地區1.5%~3%的水準,中國體育産業的發展空間巨大。若2025年我國體育産業總規模達5萬億元,意味著整個産業20%以上年複合增長率的黃金時期已經到來。

  隨著《意見》的下發,在財政、稅收、土地、就業和市場環境等方面明確了促進體育消費的政策,同時明確指出將把體育産業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把體育産業作為綠色産業、朝陽産業來培育扶持。結合體育産業交易平臺的開通以及《關於推進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的推出,國家減政放權下賽事運作、媒體轉播等核心資源也有望逐步放開,體育産業振興一觸即發。

  2014年12月,國內首家體育産業資源交易專項平臺在京上線。體育資源交易平臺的上線通過建立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拍賣、交易、競標的流轉平臺,可以讓有能力做好的人來運作,是走向市場化的第一步。後期預計隨著法律層面的跟進,將可促進體育資源的全市場化流通。在我國現階段體育産業結構中,體育用品業佔有絕對主導地位。相比而言,歐美等體育産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體育産業中佔主導地位的都是體育服務業。隨著我國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升級的進一步加快、城鎮化建設的繼續深入,人們也日益認識到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體育服務業的崛起是大勢所趨。

  從相關産業角度切入,可關注幾類上市公司,一是體育用品業,包括各類裝備等;二是體育傳播業,包括廣告費與收視費雙向型媒體等;三是體育賽事運營,包括線上線下互動賽事運營等;四是大戶外業,涉及交運、旅遊、汽車等複合産業;五是體育場館經營與運營,包括運動場地、體育休閒地産等。可關注中體産業貴人鳥信隆實業探路者雷曼光電樂視網

  市場關注度:★★★★★

  驅動週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中國的足球規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