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釋放萬億政策紅利 體育産業振興在即

  • 發佈時間:2014-10-13 11: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中國體育産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黃金時代,未來體育産業規模將達到數萬億級。多位接近政策的市場人士指出,有關體育産業的國家規劃即將出臺。與過去提法不同的是,此次體育産業首次被定位於拉動內需和經濟轉型升級的“特殊”産業,賦予國家戰略性支柱産業地位。

  體育産業是朝陽産業,更是民生産業,是擴大內需、拉動就業的重要抓手。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大眾健身。會議認為,發展體育産業,既能增強人民體質、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時對擴大內需和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有重要意義。

  中國擁有全世界人數最多的體育愛好者和消費者。五大足球聯賽、NBA、網球大滿貫等,每一次賽事的舉行都讓體育迷們趨之若鶩,其龐大的受眾和消費常常讓人嘆為觀止。

  此前的國常會提出加快發展體育産業讓投資者充滿期待,但市場仍存在一些認識上的不足。在部分投資者看來,體育産業振興規劃曾經已經提過多次,但效果有限,此輪振興或也是浮于其表;

  對此,國泰君安發佈報告認為,此輪體育産業振興與之前有本質區別。通過梳理體育産業在經濟轉型和文化振興等方面的促進作用,加上國家高層領導人的多次公開表態,我們認為未來體育産業改革的政策紅利將提速釋放,體育産業化、市場化力度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據了解,即將出臺的政策不僅在對體育産業定位上超預期,其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支援力度都相當給力。

  國泰君安認為,體育産業鏈條長、細分市場多,市場空間超萬億。體育産業已經形成了從上游體育競技、競賽表演和健身,到中游體育用品、體育傳媒再到下游體育衍生品的完整産業鏈,涉及多方面經濟活動及相關商業服務,市場潛力巨大。過去受監管及體制限制,我國體育産業整體發展十分緩慢,只有市場化程度高的體育用品業獲得較快發展,服務業方興未艾。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體育産業對經濟貢獻偏低,2013 年體育産業的增加值為3136 億,GDP佔比僅0.6%,與發達國家超2%的佔比差距很大。未來隨著體育産業改革推進,體育産業體量和結構都將大幅增長和優化,市場空間數萬億。

  多位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的體育産業專家指出,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來,我國體育事業進入“後北京奧運會時代”,“金牌至上”的體育事業觀已經明顯不可持續。而我國體育産業年均兩千多億元的總産值,很難支撐起全民健身、民生體育的實現。從西方發達國家經驗來看,體育産業具有投資大、産業鏈長、見效慢、輻射性強等特點,對於國民身體素質、勞動力品質等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歐美國家普遍對體育産業提供了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保障。而我國優惠政策較少,且“體育彩票公益金”中的一大部分也被用於其他的領域。

  制約體育産業發展的因素非常多,大到體育場館的稀缺,小到社區的健身器材的不足。有體育産業專家援引了備受百姓指摘的游泳池水質問題作例子。他説,每年夏天都有許多城市市民投訴游泳池水質,批評經營者換水不經常、水迴圈系統成為擺設、放入過量消毒粉等問題。但是,我國游泳池的用水屬於工業用水,價格每噸五元到七元不等,標準的游泳池大約是4000立方米,也就是説僅僅換一次水的成本就是2.8萬元,還不包括電費、人工以及消毒藥品的費用。對於經營者是很大的負擔,不得不採取猛添氯化消毒劑等各種手段來降低成本。如果地方政府能夠提供優惠,對游泳池用水的行政收費按照每噸3元左右的生活用水標準,標準游泳池的成本就可以降到1.2萬左右。而對於兩者之間的差價,可以用相關稅收收入、公共財政等進行補貼。

  對於當前國內大量場館利用率不高、開放性不足的問題。該專家認為,這是我國在建設體育場館初期,盲目求大求全,只考慮到了建設成本而沒有考慮到經營成本。至於如何解決體育場館“困局”,該專家認為可以通過稅收政策進行調節。

  如何發展體育産業?此前,多位專家明確提出體育産業應定位為“國家戰略支柱産業”;其次,提出“六域”嵌合的思路,主張建立體育與文化、休閒、健康、旅遊、娛樂等六個産業領域的聯動機制,協同發揮政策效用。再次,提出“三業”順合的想法,建議對經濟中的體育産業、就業市場中的體育職業,以及高等教育中的體育專業之間的順應和匹配,充分放大高等教育的經濟策動力。最後,率先提出了“三地”融合的概念,建議將體育用地與居住綠地、公園綠地進行協整,最大限度地發揮綠地的休憩性功能,助力中國生態城鎮化、功能城鎮化的發展。此外,通過運用稅收、金融、保險等相關政策杠桿,能夠促動體育産業加速發展。

  國家級的政策支援,對發展體育産業至關重要。專家指出,體育産業將在經濟轉型、財稅收入補充和國民健康培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近期國家層面對體育産業改革方面釋放的政策動向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在經濟轉型期的明智選擇;體育産業振興對於帶動居民消費、促進産業結構調整等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專家建議,國家應調整部署,重視體育發展,將體育産業放到“戰略性支柱産業”的高度進行推動;國家應在財政補貼、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將體育産業放在關乎國民健康、國家力量、國家形象的重要位置上去抓。

  隨著政策紅利的逐漸釋放,中國體育産業將日趨市場化,産業化進程也將逐漸加快,而行業的增長速度也將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資本市場是推動中國體育産業的重要力量。每人平均GDP和居民收入提升推動消費總量快速增長、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社會消費結構將發生變化,物質消費需求增長放緩,健康娛樂等與生活品質相關的服務需求迅速上升。接受中國經濟網採訪的多位專家指出,體育産業在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過程中不可替代。消費結構改變和體育消費增加將進一步繁榮體育市場,擴大體育産業發展規模。中國居民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體育産業化和體育資産證券化必將到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