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孫宇婷
過去影響外匯交易的三大因素分別是:全球風險情緒、大宗商品價格,央行採用寬鬆和非常規貨幣政策的可能性。不過,2016年以來,情況有了新變化,美國銀行報告稱,“今年風險情緒和大宗商品價格仍然是影響外匯市場的兩大要素,其中以新興市場經濟狀況和油價變動對外匯市場的影響最為突出。然而,市場對央行政策的反應卻有了很大不同。”
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健在接受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採訪時表示,目前外匯市場幾大風險因素,一個是美聯儲加息,一個是各國政策的不確定性,還有就是不同國家經濟週期差異帶來的貨幣政策的背離,這些都導致市場出現觀望情緒。
美國銀行認為,從一定程度上看,今年部分央行必須停止寬鬆貨幣政策,併為緊縮做準備,這可能會産生下一個重大外匯交易機會。
央行不斷寬鬆 市場疑慮加深
交銀發展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劉健向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表示,“預期的落空、兌現或者變化對投資者構成了重要影響。今年以來,市場擔心的宏觀政策失序失效的情況的確存在,投資者對海外一些央行政策的預期可能會感覺有些疑惑,導致市場行為出現變化。”
不僅迷茫,投資者也對歐洲央行、美聯儲以及日本央行是否真能卓有成效地刺激經濟失去了信心,並懷疑貨幣政策不再那麼有效。
根據瑞信對包括資産管理經理、對衝基金老闆、銀行以及保險機構的調查,通過詢問這些機構對當前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看法,最終的結論並非完全積極:
85.8%的受調查者認為,貨幣政策正在“失去動力”或者開始“推繩子”(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失去了讓消費者花錢或者投資的作用,這樣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就像推一根繩子一樣沒用),去年持這一觀點的比例僅為63.9%。有趣的是,只有3.2%的人認為貨幣政策是一個“強有力的宏觀管理工具”。
在瑞信這份標題為《通脹目標制+波動恐懼症=混亂》的報告中,以James Sweeney為首的分析師寫道,“央行正統觀念的擁護者並不擔心市場的疑惑。他們堅持的是通脹目標制以及實現這個目標所需的工具,以及量化寬鬆接踵而至,包括更多資産購買,更多遠期指導,更多負利率以及財政政策的配合。”
瑞信指出,央行官員談“波動性”色變是當前金融市場最大的困惑之一:決策者面對波動表現出的敏感,正在擾亂市場情緒,讓投資者以為通脹目標要麼已經成為次要問題,要麼已經不可把控。“對波動的恐懼約束了他們的政策行為,但是這種恐懼本身也會造成波動。”
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注意到,最近幾個月以來,央行官員們越來越頻繁地被迫捍衛自己的政策,在這些人當中,歐洲央行行長馬利奧·德拉奇表現尤為突出。在歐央行上個月的會議上,德拉奇向媒體強調,“對於企業和家庭而言,央行自2014年6月以來的政策明顯改善了他們的借貸環境。”他還表示,歐洲央行的政策“正在生效,但我們必須要對此抱有耐心;投資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
看起來,目前外匯市場對央行政策的反應,已經轉換到了一個新態勢。美國銀行稱,“我們相信,在這種新態勢中,投資者將開始推測哪國央行將率先放棄寬鬆政策。我們認為,重大外匯交易機會不再會産生於央行政策出乎意料地進一步寬鬆。”
美聯儲或率先放棄寬鬆
華爾街外匯交易員、Chapdelaine FX董事總經理道格拉斯·C·博斯威克(Douglas C Borthwick)在接受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採訪時表示,“事實上,美國已經放棄了寬鬆,似乎滿足於按兵不動或者在未來提高利率;歐洲央行看起來也像失去了主心骨,他們認為寬鬆可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日本雄心勃勃的寬鬆計劃開始失去支援。”
博斯威克告訴每經投資寶,“在美聯儲採取收緊措施的同時,其他央行選擇降息或實施量化寬鬆,一旦市場對這種背離情況達成了共識,政策分歧就成了外匯市場的主題,而不再是美聯儲一家的事情。”
美國銀行在研報中指出,“各國央行的政策分化仍會影響市場,市場已經在測試央行,並以非常規的方式對寬鬆政策做出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我們認為,今年部分央行必須停止寬鬆貨幣政策,併為緊縮做準備,這將産生下一個重大外匯交易機會。”美國銀行押注美聯儲將是第一個放棄寬鬆的國家。
交銀高級研究員劉健認為,會不會有國家率先放棄寬鬆還是看各國經濟的基本面。“包括美國在內,它的貨幣政策雖然也會關注全球風險,但最終還是看國內的形勢,比如就業之類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上周在出席哈佛大學某活動時表示,如果美國經濟繼續改善,未來幾個月內加息是合適的。她認為,美聯儲應漸進、謹慎地加息。
去年底,美聯儲宣佈啟動近十年來首次加息,此後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隨之而來,令美聯儲更加謹小慎微,在今年的數次貨幣政策會議上,美聯儲均維持利率水準不變。美聯儲下一次貨幣政策例會計劃于6月14日~15日舉行。
不過,博斯威克表示,“美聯儲很有可能繼續觀望。如果它選擇加息,那麼美元將走強。假如這種情況出現,美元對所有亞洲貨幣將升值,這會導致進一步恐慌。此外,更強的美元可能會拖累油價回落,從而讓全球經濟延續低通脹環境,而這正是當前的狀態。”
劉健告訴每經投資寶(微信公眾號:mjtzb2),目前主要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相悖的主因,是不同國家包括歐洲、日本和美國的經濟週期不同。“這對美聯儲來説,貨幣政策正常化包括加息也是掣肘。對部分外儲規模比較小,對於對外依賴比較高,外在壓力較大的新興市場國家,在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可能會對這些國家的經濟造成一定衝擊。具體看我國,影響則是比較可控的。首先,我國的資本賬戶還沒有完全放開,其次,外匯儲備還是比較充足的。”
(責任編輯: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