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樓繼偉: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並加大力度

  • 發佈時間:2016-04-18 00:30: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在“2016年第二次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表示,今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並加大力度,擴大財政赤字,進一步減稅降費,支援去産能、去庫存,重點是支援鋼鐵和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産能,培訓和安置失業工人。這項工作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完成,中央財政根據地方政府努力程度和財政狀況等因素安排資金給予獎勵。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簡政放權。其次,是鼓勵人口、勞動力的自由流動,為此,政府預算將中央財政的義務教育資源和農民進城流動相掛鉤,以鼓勵農民進城就業。

  樓繼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IMF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6.5%。中國的總體戰略是,一方面加強總需求管理,使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面重點在供給側,加強結構性改革。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對於改善資源配置、提高增長率有長期效果。第一項改革是放寬管制,釋放巨大市場活力。第二項改革是價格改革,將原來由政府定價的商品價格改為由市場定價,比如農産品價格,這些改革起的作用很好。第三項改革是推動要素更為自由的流動。比如鼓勵農民進城的一系列解除障礙的措施和政策鼓勵措施;鼓勵創新和創業的政策措施;以及減稅措施,中國將徹底實行消費型的增值稅等。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最主要的是老齡化來的比較快,所以政策和改革要更加有力度,以應對這種下行壓力。

  樓繼偉表示,全球經濟基本面並沒有發生顯著改變,復蘇進程仍然緩慢且不均衡。為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增長,許多G20成員積極採取政策措施。在G20成員國諸多政策工具的共同作用下,市場信心回升,國際金融市場趨穩,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資本回流新興經濟體。應該看到,未來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調整對國際金融市場及新興經濟體仍會帶來持續影響,世界經濟依然面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處於低位、低通脹、恐怖主義、難民問題、地緣政治緊張、英國脫歐等風險和挑戰。日前IMF再次調低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在這一關鍵時期,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結構性改革等三大政策要共同發揮作用,繼續實施適宜的貨幣政策,避免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加大財政政策並支援結構性改革,最終依靠結構性改革實現經濟的強勁、可持續和平衡增長。

  樓繼偉指出,制定G20結構性改革的優先領域和指導原則並制定衡量改革進展的指標體系,是今年G20財金渠道的重要成果。各方均支援上述兩項工作,並就結構性改革優先領域達成了一致,確立了結構性改革的主要方向,也同意通過一些可度量的指標來衡量結構性改革的成效,表明G20團結一致、持續不斷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決心。中方希望各方繼續就技術性問題進行磋商,儘早達成共識。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