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海關數據:一季度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 發佈時間:2016-01-14 00:30:2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倪銘婭

  海關總署13日發佈數據,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24.59萬億元,同比下降7%。其中出口總值為14.14萬億元,下降1.8%;進口總值為10.45萬億元,下降13.2%;貿易順差為3.69萬億元,上升56.7%。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目前海關已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援外貿發展。

  外需低迷掣肘出口貿易

  2015年我國外貿進出口“雙降”。

  黃頌平表示,從出口方面看,主要原因是外需低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破壞了世界經濟增長動力,國際經濟總體復蘇乏力,導致全球貿易進入深度調整期,進而抑制我國出口增長。他指出,2015年我國機電産品出口值僅增長1.2%,較上一年回落1.4個百分點;傳統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值則下降1.7%,這是近年來少有的情況。

  世界貿易組織公佈的全球出口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2015年以來,全球出口值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大幅度下跌態勢。WTO公佈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2015年前10個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過11%,是自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後再次出現下降。

  黃頌平認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以及大宗商品進口量增速放緩是2015年我國進口值下降的重要原因。招商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匯率兌換因素和大宗商品價格下滑抑制了全球貿易規模增速,這也是中國出口低迷的重要原因。

  但值得一提的是,儘管2015年進出口數據欠佳,我國仍保持了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黃頌平稱,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大出口國,結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情況,2015年我國仍將保持貨物貿易總值全球居首這一地位,出口市場份額也將達到13%,較上一年繼續有所提升。

  利好因素不斷匯聚

  根據海關統計,2015年12月我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3%,好于市場預期,與PMI新出口訂單分項回升表現相一致。

  謝亞軒認為,人民幣較去年同期貶值,這在直接兌換層面對人民幣計的出口規模有所提升。此外,歐元區和澳大利亞製造業PMI有所回升,日本製造業PMI維持在18個月以來高位,發達國家需求改善可能是12月出口好轉的原因。不過海關調查同時顯示,2015年12月,我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1.2,較11月回落0.8。黃頌平認為,“這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黃頌平介紹,目前海關已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支援外貿發展。在通關改革方面,啟動通關一體化改革;在降低企業成本、便利化通關方面,提高通關時效,降低企業出口成本;簡政放權方面,推動海關行政審批事項取消、下放,建立行政審批規範化管理新機制,全面清理涉及仲介服務事項和優化內部合併事項,主動自我加壓。另外,還積極推廣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這些措施都將對外貿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據IMF預測,2016年全球GDP將小幅回升至3.6%,美國經濟繼續復蘇、歐元區和日本低迷之下有所回暖,新興市場也略有改善,但貨物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結構性變化可能難以逆轉,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穩中偏弱。謝亞軒據此認為,2016年我國出口、進口同比增速有望分別達到3.5%、1%。

  群益證券分析師鄭春明對2016年出口表現也不悲觀。他認為,去年12月由於人民幣貶值,我國出口出現了一定恢復,不過從今年情況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摸至“6.60”後開始逐漸企穩,人民幣不存在繼續大幅貶值基礎,央行也會適時出手穩定匯率市場。因此,未來出口情況還需依賴對外需的觀察。美國非農數據表現較好,這對國內出口無疑也是一個正面因素。

  進口方面,鄭春明認為,大宗商品持續低迷,BDI指數也降至歷史新低,大宗商品預計短期難以走出“寒冬”。未來進口還需觀察國內“穩增長”政策對需求的帶動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