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中國智造將不斷催生投資機會

  • 發佈時間:2015-12-17 03:22:4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徐文擎

  記者獲悉,北信瑞豐中國智造靈活配置混基於近日發行。該只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北信瑞豐副總經理高峰稱,隨著“十三五”規劃逐步落地,製造升級將成為重中之重,“中國智造”將不斷催生重要的主題投資機會,未來三到五年甚至五年以上的時間內,該領域會出現真正的大牛股。

  技術突破是強國基礎

  “我們很早就開始建這只基金的股票池,儲備標的充分,一些重點的、細分的板塊,例如工業用的感測器、智慧控制系統、人工智慧以及工業網際網路的部分標的,都進行過詳細地調研。”高峰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智慧製造目前還屬於中國的短板但是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會大力、甚至舉全國之力發展的板塊,所以未來三到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會有一個比較長足的進步。

  “無論從人口還是經濟總量的角度,中國不可能長久地、單純地依靠房地産、金融或現代服務業走上強國的道路,如果是體量較小的經濟體,單純靠金融或貿易或許能有不錯的發展,然而中國這種量級的經濟體,走上強國的基礎仍然在製造業,尤其是製造業的效率提升和技術突破。”他提到,其實目前快速的發展新興産業、現代服務業等,也都是以傳統製造業效率提高為前提的。

  有社保基金管理人告訴記者,如果説伴隨著改革開放30年而生的是民營企業的繁榮發展以及後面若干年中小創在資本市場的活躍,那麼未來十年或更長時間內應該把握的投資主題將是“大國崛起”板塊。對於這一觀點,高峰表示認同,但他也強調,“大國崛起的概念落實下來,很可能落實不到週期性比較強的行業,比如銀行、交運、鋼鐵、水泥、有色,真正的機會將落在技術的有效突破上,並且主要依靠內生而非外部引入的方式完成。

  “例如新材料,或者生物資訊技術,撇開大中小風格不談,這些都會是最有機會的領域,因為僅僅商業模式的創新很難取得長期競爭優勢,但技術一旦取得真正的突破,在短時間內很難被超越。”高峰進一步提到,材料和生物領域的天花板很高,市場容量比較廣闊,一旦取得實質性的技術突破,潛在的市場體量很大,也容易産生真正的大牛股。同時,智慧製造領域在技術和人才的儲備上都已積累很久,已經走到一個出成果的時期。

  短期市場仍會維持震蕩

  對於短期市場走勢,高峰表示方向並不明確。他表示,依靠杠桿資金推動的瘋牛行情徹底結束,融資餘額已經跌破萬億大關,股市也回到3100點左右的瘋牛剛開始的位置上,場外配資、融資融券得到一定的控制,杠桿資金清理工作不會終止。但近期市場上漲幅度不小,短期仍然存在風險。“如果A股一直沒有阻礙地上行至4500點,可能明年還會有比較大的調整;但如果一直在目前位置震蕩,可能就不會有太大調整,另外因為中國的A股環境相對於全球資本市場還比較獨立,美聯儲加息的影響料想不會太大。”他稱。

  據了解,北信瑞豐基金公司2014年成立至今,一年半的時間內,公募規模已超50億,專戶規模60億左右,總體規模超110億元。“明年,北信瑞豐仍將以穩健收益和做大規模為目標,配合各個業務産品線有所拓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