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黃金還值得投資嗎

  • 發佈時間:2015-08-01 00:33:3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海外觀察

  □劉洪

  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黃金是很多民族最喜愛的財富。印加人視之為太陽的汗珠,古埃及法老必定要埋葬在這種“神之肉”中方安心,中國詩人更是對黃金吟咏讚美再三。到2011年,黃金價格還一度接近每盎司2000美元,高價似乎正凸顯了黃金的內在價值。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在過去兩年,金價已暴跌了40%多,並有繼續跌破每盎司1000美元心理關口的可能。

  黃金價格的跌宕起伏,與供需有關,但更與美元走勢密切相關。回顧這一輪黃金牛市,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事件是一個關鍵節點,戰爭陰影讓黃金成為重要的避險資産;到2006年,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則讓美國背上沉重債務包袱,美元有貶值的內在動力,與之對應的,則是金價扶搖直上,翻番達到了每盎司750美元;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逐漸顯現,金價開始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的關口;隨後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金價毫無懸念地迭創新高,到2011年達到創紀錄的1920億美元。

  美元是國際主要儲備貨幣,也是國際黃金交易的價格單位。按照一般常理,歐債危機還未平息,黃金仍存在升值的可能。但美國因素壓倒一切,基於美國經濟已逐步走出危機,美聯儲也已多次暗示,今年將至少會有一次加息。既然美元升值是大概率事情,黃金價格走低自然在所難免。另外,新興經濟體當下普遍疲軟,石油、天然氣、煤、鐵、銅等大宗商品價格都出現暴跌,黃金走熊也實屬正常。

  那黃金還值得投資嗎?要抄底的中國大媽,一度抄在了半山腰,現在出手是否正合適呢?

  一些投資人士對黃金就頗不看好。在這些人中,巴菲特就一直持“黃金無用論”。在他看來,現代黃金已基本失去實用價值,絕大部分都是投資品。用他的話説,所謂黃金,就是從非洲或某些地方的地底下挖出來的,“然後我們將它融化,再挖一個洞把它埋起來,花錢雇人看守著”。結論是,黃金“沒有什麼實際用途”,“如果火星上的人看到這一幕,他們一定撓頭在想這到底是為什麼”。因此,巴菲特不投資黃金。

  從過去幾年的金價走勢看,黃金確實存在泡沫。正是由於美元的疲軟,黃金被認為是最可靠的避險資産,因此被賦予太多的期望,所以價格一路飆升。但當市場回歸理性,尤其當美元恢復強勢時,金價就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黃金的故事,其實亦可套用在其他投資品上,比如白銀、翡翠、各種古玩字畫以及國內的種種奇石神木。上述投資品看似供需緊俏、價格堅挺,但很大程度上依附於人們投資投機的行為,而根源則是避險增值的心理預期。一旦經濟不佳,或者心理預期不再,依附在這些投資品上的財富,蒸發速度可能比股市還要慘烈。

  從市場慣性看,按照以往熊市的規律,金價還可能會繼續下挫。比如,1996年的黃金熊市行情,金價在觸及熊市門檻後,又經歷了783天才最終觸底。用《華爾街日報》一篇文章的説法,“係好安全帶吧,黃金投資者們,前路還將崎嶇不平。”

  但黃金畢竟還不同於一般商品,它既有銅、鐵、鋅等礦産共有的金屬屬性和實用屬性,同時也具有貨幣和投資屬性。後者決定了黃金仍舊是很多富人、機構、乃至國家熱衷的避險資産。在金價不斷走低的時候,一些央行則在大幅購進。比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不久前的披露,在過去6年,中國央行增持黃金604噸,儘管這一數據低於經濟學家的預期,但未來中國央行增持黃金,將是大概率事情。

  在貪婪中恐懼,在恐懼中貪婪。巴菲特股市的名言,其實正適用於黃金投資。儘管巴菲特本人對黃金很看不上,但各大央行對黃金的看重,其實正顯示了黃金是價值投資的上佳對象。當然這種投資肯定不能以一兩個月來計算,而是用幾年甚至幾十年來觀察。

  經濟規律不可抗拒,再長期的經濟景氣,難免也會有所低迷,一些國家積累的債務問題,最終一旦爆發成債務危機,黃金必然會成為避險資産。每盎司2000美元肯定不是歷史的終結。如果放在一個歷史的長河中,現在可能確實是投資黃金的良機,但前提是你要比投資股市還要耐得住寂寞。

  時間會證明一切。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