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當前經濟運作中存在的三大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7-20 00:31:5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初以來的主要經濟問題中,房地産市場調整和地方政府債務壓力兩個問題在相關政策作用下有所緩解;産能過剩、融資成本過高和通貨緊縮壓力三個問題依然存在,但並未進一步加劇;而金融風險問題在上升,上半年存在的“實冷虛熱”問題可能由於近期股市暴跌轉為雙冷,並使金融危機風險上升。此外,特殊地區和重點群體就業壓力上升以及穩增長政策執行不到位等新問題。

  (一)“實冷虛熱”問題比較突出,股市暴漲暴跌加大金融風險

  上半年我國經濟“實冷虛熱”問題突出,在實體經濟遇冷的同時,虛擬經濟出現繁榮甚至過熱的現象。“實冷”主要表現在近期實體經濟發展低迷,企業利潤率整體下滑,對實體經濟投資的動力不足等。而“虛熱”則主要包括資本市場的繁榮和個別城市房地産市場出現泡沫化傾向。今年1-5月,我國A股市場累計成交額已經突破102萬億元,同比增長4.55倍;截至5月底,滬深兩市總市值和開戶數也創下新高,同比增長1.6倍和27.2%。今年3月以來,在政策鬆綁和股市財富效應的帶動下,房地産市場出現了明顯回暖,銷售額環比增長迅速,一線城市中甚至再次出現搶購熱潮,雖然房地産市場調整遠未到位,但在政策刺激下再次延續泡沫化趨勢。降息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未能有效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股市持續大漲的強大虹吸效應,以及企業借新還舊等佔用大量新增貸款,都對實體經濟資金供給形成了持續擠壓。然而,股市暴漲之後,6月中旬以來,由於融資融券、場外配資等杠桿效應,我國上證綜指出現了約1800點的恐慌性“多殺多”暴跌,跌幅超出大多數人的預料。恐慌性殺跌引發配資公司強制平倉,投資者損失慘重、信心崩潰,股市崩盤並引發金融危機的風險明顯上升。

  (二)特殊地區和重點群體就業壓力加大

  今年以來,面臨産業轉型的東北等老工業基地、遭受初級産品價格持續下跌衝擊的山西等資源省份、面臨嚴峻環境壓力淘汰落後産能的河北等省份以及面臨出口需求疲弱的東部沿海部分省份的經濟大幅減速,就業壓力凸顯。同時,經濟減速使得城鎮新增就業增量有所放緩,大學畢業生、下崗工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壓力較大。此外,儘管網店、快遞等新興業態創造了部分新的就業崗位,但是必須注意到網店對實體店具有很強的替代效應,部分圖書、服裝、家電等産品的零售店、百貨店面臨網購的較大衝擊,部分實體店陷入經營困境甚至出現關店潮,對相關群體就業帶來較大影響。

  (三)穩增長政策執行不到位、落地難

  目前,國家出臺的公共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工程包計劃投資規模龐大,可是落實進度比較緩慢。1-5月份,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僅增長0.5%,特別是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下降20%,新開工大項目不足問題比較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政府過去拿手的靠優惠政策招商引資、靠土地財政解決資金來源、靠投融資平臺支撐重大項目等方式受到制約,部分穩增長措施難以落地。二是很多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懶政不作為現象。十八大以來的高壓反腐給整個官場帶來了極大的震懾,一些問題官員無心投入工作,而其他官員則明哲保身,抱著只要不出事寧肯不幹事的保守心態。從前主動爭資立項,現在資金項目即使到位也儘量推脫。三是儘管國家已經大力推進簡政放權,但是改革尚未到位,各部門、各地方會簽審批環節仍較多,行政效率較低影響政策落實。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