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進一步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問題

  • 發佈時間:2015-03-09 03:32:2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通過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促進産業發展,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援。近年來,儘管我國信貸與社會融資總量超常規增長,貨幣投放量超過經濟總量的比例達200%,但是實體經濟卻頻頻遭遇資金之渴。

  根據2014年浙江省經信委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全省製造企業中54.96%有融資需求,52.81%企業融資綜合成本折合成年利率達6%-10%。在銀行貸款中,49.26%的企業被收取利息以外的保險費等其他費用,20.28%的企業被附加以貸轉存等條件。

  近幾年,我國針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具體問題,出臺過包括“盤活存量”和“用好增量”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一定成效,但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依然十分突出。這主要是因為金融資源配置的結構性不合理所致。我國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受金融市場結構失衡的因素影響,目前金融機構投放貸款優先考慮大項目、大企業,而投向民營、中小微企業的貸款較少。

  同時,小微企業一般難以符合銀行長期貸款的要求,導致銀行貸款期限與小微企業使用資金期限的錯配問題嚴重,短貸長用現象很普遍。為緩解實體經濟融資難的問題,必須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優化金融結構,減少資金在金融領域空轉環節,讓金融資源更好地進入實體經濟。

  為此,建議首先加快發展直接融資。積極發展私募債、股權投資、創業投資等多元化的融資方式,穩步開展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多渠道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其次,建立小微企業政策性擔保體系。中央和各級地方政府整合財政資源,通過財政出資、社會資金參與的方式,支援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發展,並加快建立專門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政策性擔保機構。

  第三,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多層次、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完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等政策;加強對支農支小再貸款、定向降準等定向支援政策的成效監督檢查,建立政策效果評估機制。

  第四,完善徵信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公共資訊公開的法律制度,推動政府資訊的便捷獲得;充分發揮互聯公司的數據資源優勢,建立全國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徵信系統,並將地方政府部門、公共事業部門等非銀行數據納入徵信系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