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易憲容:讓入市資金切實發揮支援實體經濟作用

  • 發佈時間:2015-03-18 08:31: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要使流入股市的資金真正支援實體經濟,就得在滬深股市推進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在健全的股市發行制度下,企業能從股市獲得的資金會更多、更為便利,實體自然發展了。如果企業能按註冊制要求獲得融資,以此來增加投資,促進企業發展,那麼股市的資金流入這些企業當然是支援實體經濟了。此外,還需讓價值投資或中長期投資大行其道,而不是短期投機、市場一味追逐熱點、追逐政策的短期利益。

  央行行長周小川上周在兩會記者會上説,有觀點認為銀行體系流出來的資金不應進入股市,好像進入股市就不是支援實體經濟了,他不贊成這個觀點。按他的意思,資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援實體經濟。此論一齣,立即引起了市場極大反響,不少網站財經頭條,都是“周小川行長認為資金流入股市是支援實體經濟”。可見,至少輿論認為,管理層對股市的看法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這種觀念的變化也意味著支援滬深股市發展與繁榮的一波新政策將出臺。由此推論,今年滬深股市的重大改革,不僅是IPO實行註冊制,還在於為今後進入股市的資金大開綠燈。所以,不少人認為滬深股市真正的春天已經到來。

  其實,對周小川行長的這番言論,不應過度解讀,因為,同一句話,在不同的背景條件下,含義會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問題核心在於,資金如何流入股市才能支援實體經濟,才能讓股市真正繁榮與發展。比如,對於美國的金融體系及融資結構來説,資金流入股市就是支援實體經濟,是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為何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採取了一波又一波的QE,從央行體系釋放出資金近4萬億美元(美聯儲資産負債表由2006年底9037億美元到2014年底4.5萬億美元),目的就在於以此來壓低金融市場長短期利率,進而刺激股市,達到刺激實體經濟增長之目的。QE政策能發揮這樣的功效,主要在於美國金融市場的融資結構使然。

  目前,美國債券市場規模是GDP的2.2倍,是美國股市總市值的1.7倍,是美國銀行業總資産的2.3倍。因此,對於美國企業來説,股市及債券市場是其主要的融資渠道,這兩個渠道佔整個企業的融資比重在70%以上。在這樣的市場結構下,如果股市及債市繁榮了,市場融資成本降低了,那麼美國企業融資就便利及方便了。所以,當美聯儲的量寬資金流入股市時,就是對美國實體經濟的直接支援。相對而言,銀行業是美國三大融資渠道中最小的,加上金融危機後銀行開始去杠桿化,美國企業對銀行的信貸需求就很有限了。美聯儲通過QE將貨幣流入銀行體系,最後銀行又通過超額存款準備金回到美聯儲戶口。可以看到,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美國股市是量寬政策最大的受益者,不僅道瓊斯指數從6000多點一路上漲到18000多點,標準普爾指數從666點上漲到2100多點,而且美國的實體經濟也在這過程中由於低融資成本而得到快速發展。比如,“美國製造”的回歸、頁巖氣産業興起、智慧手機及網際網路的革命等等。

  我國的金融體系及企業融資結構與美國有很大不同。我國銀行業是企業或實體經濟主要的融資渠道。2013年,我國銀行業的總資産是GDP的2.6倍,是股市總市值的6.3倍、是債券市場的6.1倍。而在2014年的16.5萬億社會融資總規模中,銀行信貸融資所佔的比重為79.1%,股市及債券市場融資所佔的比重只有17.3%(2003年股市的融資還不足10%)。在這樣的融資結構下,如果央行體系流出的資金不是通過銀行體系貸款給企業,而是流入了股市,那麼這不僅在於惠及企業十分有限,而且在一個容納十分小的股市,如果大量的資金流入,一定會把股市泡沫吹大。在這種情況下,流入股市的資金支援實體經濟是十分有限的。

  還有,除了我國股市及債市不是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之外,我國股票發行制度與歐美發達國家也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美國股市發行制度採取的是註冊制,只要企業達到了上市標準,隨時都可上市融資。企業上市的價格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優質企業賣高價,普通企業賣平價,各得其所。

  但是,滬深股市到目前為止還是採取核準制。多年的經歷證明,在核準制下,儘管企業上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是支援了實體經濟,但企業上市並非易事。而有的上市公司融到大量的資金後,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而成了各種以錢生錢工具的根源。在這種情況下,資金流入股市是不可能支援實體經濟的。更何況能從股市上市融資的企業少之又少。即使是大量資金流入股市,對實體經濟支援亦十分有限。

  所以,現在的問題並非是“資金流入股市是支援實體經濟”,而是“資金如何流入股市才能支援實體經濟”。所以,今年全國兩會後的中國資本市場最為重要的制度改革,就是由股市發行的核準制轉為註冊制。這一制度改革不僅在於如何減少政府對股市的管制及干預,更在於為企業開闢更為便利的降低融資成本的渠道。如果企業能按註冊制要求獲得融資,以此來增加企業投資,促進企業發展,那麼股市的資金流入這些企業當然是支援實體經濟了。在一種健全的股市發行制度下,企業能從股市獲得的資金會更多、更為便利,實體自然發展了。

  當然,資金流入股市是支援實體經濟,還需讓價值投資或中長期投資大行其道,而不是短期投機盛行。美國紐約大學商學院卡彭特教授最近的研究成果顯示,作為衡量未來企業利潤的指標,中國股票價格反映企業利潤的準確度可與美國股市相媲美。2014年尤其明顯。比如主要投資于高鐵等基礎設施項目的Flexifund A股基金,2014年投資回報率達65%。還有,2014年A股收益率最好的投資,是大型銀行股、券商股及國企股。如果説,中國股市是價值投資大行其道並成了最好的盈利模式,那麼資金流入股市當然是支援實體經濟了。但是,目前滬深股市投機型散戶仍佔絕大多數,他們追逐熱點、追逐政策的短期利益,更易形成短期炒作。這個局面不改變,資金流入股市是無法支援實體經濟的。所以,股票發行實行註冊制後,監管層要通過新的市場規則把投資者往這個方向引。

  一言以蔽之,要使流入股市的資金真正支援實體經濟,就得在滬深股市推進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