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達仁資管王偉東:發生系統性危機可能性不大

  • 發佈時間:2015-07-08 04:31:0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傅嘉

  達仁資管董事長王偉東7月7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場外配資嚴重干擾我國金融秩序。一季度之前進入市場的資金截至6月底仍然有一定浮盈,資金層面並沒有外界想像的悲觀,中國資本市場發生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中國證券報:一些觀點認為,誘發此次市場大跌是因為清理場外配資,你怎麼看?

  王偉東:對場外配資的強力監管並沒有錯,這次從5000點左右開始監管,如果等到8000點才開始監管,情況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造成國家金融體系混亂。場外配資的商業模式本質就是高利貸,這樣的商業模式不論在哪個國家都應該嚴厲打擊。另外還規避了實名制的交易體系,這隱含很大的問題,一些場外配資的金融軟體公司,借助平臺收取融資費用,像券商和交易所一樣參與交易分成,這都必須監管。

  同時,監管層應該反思監管政策出臺的方式,要充分考慮到市場會對此做出的反應,並且準備相應的預案,不能向場外違規配資妥協。

  中國證券報:除了清理場外配資之外,引發本次股市下跌還有哪些因素?

  王偉東:場外配資僅僅是其中的一個因素,但我個人認為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這次股市下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中概股大規模宣佈集體回歸,這對創業板構成很嚴重的打擊。首先,中概股回歸的數量非常大,這些中概股基本都是網際網路、高科技類的股票,對應標的就是創業板的現有標的。另外,這些中概股在回歸時的估值都相對便宜,引發巨大比價效應。

  對於中概股的回歸問題,其本質上是考慮到國內的高估值,這種做法比較急功近利,沒有體現企業家精神。另外中概股的回歸,也已經侵犯境外交易場所的核心利益。目前市場上有很多陰謀論,雖然無法佐證,但不能否認有這樣的因素客觀存在,一部分人樂見中國資本市場下跌。

  中國證券報:怎麼看待IPO暫緩?

  王偉東:市場下跌和IPO有關係,但它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因為市場上始終會有一些低風險偏好的資金進行新股申購,這類資金或多或少都會溢出,從而為二級市場帶來增量資金。隨著IPO的暫停,這些資金會退出市場,池子裏的水就變少。對於企業而言,市場既然不好,獲准IPO的企業就應該考慮到市場的情況,把發行市盈率或者融資規模降下來,去適應市場。如果企業自身覺得不能接受,那就應該讓企業決定是否暫停IPO,通過市場化的方式去調節。

  中國證券報:救市成為最近政策的主基調,對此作何評判?

  王偉東:根據市場目前的特殊情況,救市是必要的。但是如何救市,必須有幾套預案和打法,在策略上不能一味地砸錢,因為政府的資金再多,也不會有市場的多。

  我個人的觀點是,當前最要緊的應是如實披露去杠桿的情況,包括每個證券公司、機構、配資公司的清理情況,讓大家看到市場清理場外資金的程度。對於正規渠道金融機構,央行要大規模注入流動性,起步就應當萬億級。對於非法的配資公司,它們非常不利於監管,政策需要繼續嚴厲打擊。

  中國證券報:在資金層面有沒有數據能佐證市場形勢嚴峻到什麼程度?

  王偉東:達仁資管後臺的大數據系統顯示,目前情況並沒有外界估計的那麼悲觀。3月份之前進來的資金,到6月底都還是有少量浮盈,3月份之後進來的資金,6月底開始虧損,主要是5月之後進來的資金虧損比較嚴重。另外,銀行的配資迄今為止仍然是安全的。

  當前政策著力點主要應是保證資訊披露,讓市場知道有多少平倉盤,平了多少。當然,如果方法不奏效,可以通過修改交易制度或者休市來緩解市場情緒。比如目前市場齊跌現象普遍,如果可進行行政干預,可以把跌幅限制降到5%,或者採取熔斷措施,延緩市場的下跌時間,而漲幅則取消10%的限定等。

  另外,我們需要進行冷靜思考,從市場投資端來看,一些股票的估值確實太高,該不該去救它們,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應該看清事情的本質。

  中國證券報:對資本市場下一步怎麼看?

  王偉東:總體來説,中國資本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是很小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世界老大,而且我國經濟的開放度,特別是貨幣跨境流動還是有嚴格限制的,衍生産品的市場規模也沒有大到不可控制,所以中國經濟是足以抵禦一般的市場波動的。中國資本市場未來還會良性發展,但是投資肯定會出現分化,“人人是股神”的時代過去了,理性的投資人和專家在未來會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