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能源 > 石油天然氣 > 正文

字號:  

原油熊市拖累新興市場:中國基建出海危機共存

  • 發佈時間:2015-02-11 07:19: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辛夷  責任編輯:張少雷

  儘管近期油價有所回升,但此前價格下跌的蝴蝶效應仍在發酵。

  近日,墨西哥政府以“國際油價大跌導致政府收入銳減”為由,無限期擱置了一條高鐵項目。這一項目最初中標者,正是以中國鐵建為首的國際聯合體。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對記者表示,隨著初級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全面步入深度熊市,在有意引進中國鐵路技術的國家中,如同墨西哥那樣可能遭遇償付問題而發生波折的不在少數,其中包括有些已經與我們簽署了鉅額意向書的國家。

  據悉,中國目前正與包括美國、俄羅斯、巴西、泰國在內的28個國家洽談高鐵合作項目,與俄羅斯和泰國已經簽署了高鐵合作意向書。

  目標市場受累于原油熊市

  中國高鐵出海在去年有不俗的表現:7月由中國參與建設的土耳其“安伊高鐵”正式通車,成為中國高鐵真正意義的海外第一單;10月中國和俄羅斯簽署了“高鐵合作備忘錄”。

  在中國高鐵加速出海的過程中,阻礙也隨之而來。被寄予厚望的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速鐵路項目幾經波折,如今以無限期擱淺收場,原因正是國際油價大跌導致政府收入銳減。

  事實上,與墨西哥處境相似的國家不在不少。據梅新育介紹,初級産品出口國本身就是中國基建和其他商品出口的重要市場,隨著初級品市場尤其是原油全面步入深度熊市,一些東道國的償付能力會受到影響。

  俄羅斯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據彭博社報道,俄羅斯鐵路公司正在籌建的莫斯科至北京高速鐵路,總長近8000公里,將會使兩國首都的車程由目前的5天左右縮短至30個小時。

  如此龐大的項目自然意味著鉅額投資,據了解,該鐵路僅俄羅斯境內的成本就達到2.5萬億~2.8萬億盧布。但是,去年下半年的油價暴跌已經讓財政嚴重依賴石油收入的俄羅斯損失慘重。

  俄羅斯財長上個月在一次年度經濟會上表示,由於西方制裁和油價暴跌導致財政收入大幅縮減,財政部計劃削減除軍費開支以外的所有其他部門預算開支10%。

  改變策略或藏轉機

  2月3日,阿根廷總統克裏斯蒂娜來到中國。美聯社報道稱,阿根廷經濟緊縮美元外資減少,克裏斯蒂娜不得不改變策略轉往中國尋求支援。期間,中阿兩國簽署了大量投資協議,其中就包括一個重水堆核電站項目,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走出去”的重水堆。

  “政策溝通的作用尤為重要。”梅新育認為,在我國基建出海的過程中,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需要我們關注東道國外資政策、其他相關政策及其發展演化趨勢,並與東道國積極磋商交流,為我國的商品、服務、資本輸出尋求盡可能好的環境。

  據梅新育介紹,在初級産品牛市的十年時間裏,不少依靠能源、資源出口發展的新興市場國家都提高了外資準入條件,一些基建項目的招標條件尤為苛刻。我國要充分利用經濟週期的效力,幫助東道國認識和遵從客觀經濟規律。

  巴西高鐵項目正應了梅新育的判斷。早在2009年,巴西政府就曾邀請中國參與巴西的高鐵建設,可是當時極高的招標門檻讓中國企業最終選擇退出。2014年,鐵礦石價格下降了近50%,巴西財政也跟著縮水。

  據巴西央行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巴西初級財政赤字達325.36億雷亞爾(約合137.6億美元),是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赤字,使得巴西政府在去年初制定的初級財政盈餘目標落空。

  儘管錢袋子收緊,但巴西卻在高鐵項目上“鬆口”。去年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兩國簽署了《關於加強鐵路交通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巴西總統在習近平訪問期間對媒體表示,中國經歷了鐵路大發展時期,中國在鐵路建設上擁有成功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希望中國能夠幫助巴西開展鐵路建設。

  梅新育介紹,以前很多國家的基礎設施項目都是由政府財政投資,如今一些國家經濟遇到困難,也許能成為契機,令其放開對外資的限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