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公募基金産品工具化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5-18 01:43:4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張昊

  牛市行進至此,公募基金經理奔向私募已經不是新聞,而本輪牛市的奔私先行者們也已經用市場走勢與行動結果證明了當初奔私的“正確”。當優秀公募基金經理集體轉向私募成為趨勢,公募基金公司的管理者們已經開始思考“後奔私時代”公募基金的發展路徑,公募産品的工具化轉型,很可能成為未來公募基金的發展方向。

  後奔私時代

  截至2015年5月14日,近一年來,有242位基金經理離職,佔基金經理總數的22.89%,近兩年來有407位基金經理離職,佔基金經理總數的38.5%。最新的案例是,泰達宏利基金總經理劉青山離職投身私募,就在上個月,匯添富基金總經理林利軍也宣佈離開公募行業。繼眾多公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之後,公募基金總經理又開始成為公募奔私的主角。

  或許,牛市期間公募基金經理奔私早已是常態,今天的奔私熱潮不過是複製了上一輪牛市的歷史。不過,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認為,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居民財富的積累,本輪公募奔私潮的背後是國內資産管理行業格局的變遷,未來公募行業必將發生深刻變化。

  “我預計,即使牛市結束,優秀公募基金經理轉投私募也將成為一種趨勢。因為目前的公募基金體制確實難以實現優秀基金經理的對價,私募基金的分成機制會不斷對公募基金經理形成誘惑。”深圳某中型公募基金公司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事實上,公募基金行業採取的事業部制等自救手段,目前來看效果較為有限。傳統公募基金的股權結構與治理結構都難以有效提升優秀公募基金經理在牛市期間的收入。本輪牛市中,公募基金髮行的專戶産品都取得了較高的收益,這與專戶産品不同於公募産品的獎勵機制不無關係。而上述公募基金公司高管更加看好公募基金公募的專戶産品未來的發展。

  “與其把精力放在如何留住基金經理上面,不如多想想對於未來的公募基金行業的發展格局怎樣應對上。”

  工具化産品井噴

  “後奔私時代”,公募基金依然是大眾理財的工具。近年來公募基金不斷推出的被動管理的工具化産品大放異彩,而這很可能成為未來公募基金的發展方向。

  根據國泰君安證券統計,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市場上現有的77隻股票分級(含轉債)總規模為2304.76億元,較2014年末增加了775.34億元。根據證監會最新公佈的新基金審批進度表,今年以來截至4月24日,證監會共受理了118隻分級基金,其中股票分級基金有115隻。如果申報過程順利,這些基金都將於一季度後開始建倉。按照一季度的股票分級基金平均30億元的規模計算,近期分級基金規模大約將增加3450億元。

  牛市期間,主動投資難以跑贏指數是很多資産管理從業者的經歷。儘管在本輪牛市中,頂尖主動基金經理的投資業績跑贏了指數,但指數産品的收益依然不容小覷。目前市場內的243隻指數型産品中,有近四分之一今年以來的收益超過50%,而跟蹤中小板、創業板的指數基金産品更是接近翻倍。

  “被動管理産品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一點需要推廣投資者教育。”深圳某大型公募基金量化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上述人士看來,目前很多銀行客戶經理出於對於佣金的考核,對投資者進行誤導,導致很多銀行渠道的公募基金持有人頻繁的申購贖回。“如果被動投資的理念能夠被持有人認可和接受,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會有很大改善,這正是公募基金被動産品的發展空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