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5浪驅動力來自哪

  • 發佈時間:2015-03-14 00:43: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投資非常道

  □金學偉

  上期我們通過原版巴菲特和中國巴菲特,闡述了股票投資的最高境界不是做風格,而是風格的結合。就像巴菲特本人説的,當今靠單一投資品種和投資風格已無法取得超人業績。

  原因之一,是現在的股票價格更高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1.0時代,市場中很多股票都是1美元資産賣0.5美元甚至0.25美元,那時的價值投資,投的是絕對價值,也就是公司的清盤價值。現在,1美元資産在股市中以幾美元價格出售是常態,所謂的價值投資,投的只是相對價值——或是相對別的股票低估,或是相對它過去的估值低估,或是相對其未來的增長潛力低估,能否成功,取決於兩個要素:一是市場資金流向能否把它們重新抬到“正常的估值水準”,二是公司能否繼續保持增長或者像我們預估的那樣增長。而這兩個要素都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屬不可知的“未來”。

  原因之二,是現在的經濟與社會變化更快了。無論是企業的平均壽命、平均增長週期,還是産品的生命週期,都遠低於格雷厄姆和巴菲特1.0時代。

  從這兩個角度想像一下中國巴菲特在印度股市的失敗就很好理解了。如果股價仍像巴菲特1.0時代,1美元賣0.5美元,那位中國巴菲特還會割肉嗎?我想不會,除非他真的腦子進水。如果社會和經濟變化速度不是那麼快,過去優秀的企業和産品有把握説未來依然優秀,那位中國巴菲特會割肉嗎?我想多數也不會,既然公司依然會優秀,依然會成長,價格跌得越低,它的價值就越高,除非他根本就不是價值投資,而僅僅是價值投機。可以想見,當這位中國巴菲特割肉離場前,他心裏一定充滿恐懼:這家公司究竟怎麼啦?它還有未來嗎?它會不會從一家優秀公司淪落為一家糟糕公司?如果這樣,那麼等待他的就是股價的進一步沉淪,而且永遠不會再浮出水面。

  從原先的信心滿滿,到後來滿腹狐疑——伴隨股價下跌,再到恐懼和絕望,這是當今價值投資常常遇到的困境。産生這種困境的原因就是上面説的兩點:股價太高,買的不是清盤價值;社會經濟變化速度太快,無法説這家公司未來一定會繼續優秀,繼續成長。如果還有第三個原因,那就是市場的資金流動速度更快、幅度更大,只要這家公司不再優秀,你就無法信心滿滿地説,投資者會重返這只股票,讓股價重新回到你買進的價格之上。

  所以,當今投資,哪怕是崇高的價值投資(一些單純的價值投資者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道德高尚感,這是我常常感到困惑的),也必須考慮更多因素,綜合各種風格。選中了好公司,算好了估值,就不管時機問題,比如股價走勢、公司業績變動等,什麼都不管,就是一個字:買!這確是巴菲特告訴我們的,所有“巴學家”也都這麼説。但功夫在詩外,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一邊抨擊金融衍生品,一邊托高盛設計金融衍生品賣錢的人,他的話不能完全相信。

  在真實的投資世界中,巴菲特是很會選時的。他學過技術分析,他對公司業績預測的天分頗高,他的搭檔查理·芒格是個多元化投資人,對各類公司——不僅僅是適合價值和成長投資類公司有很高理解力和洞察力,巴菲特從他那裏學到了不同公司需用不同的判斷與衡量標準……甚至,他親自選定的兩位接班候選人都來自對衝基金,他對他們的讚語是:他們的投資技巧超過我——當然,對衝基金是幹啥的,這你懂。總之,在實際投資中,巴菲特有很多、也很注重“詩外功夫”,他“20年觀察”,幹的是選股;“5分鐘決策”,幹的是選時,包含價格走勢之時和公司當期業績變動之時。時代已不再單純,已無法靠單一的投資風格取得超人業績。這是所有巴菲特原教旨主義者都無法成功的原因。

  怎樣把各種風格糅合進我們的投資中,是我近幾年重點探索的一件事。實踐結果,發現有兩種方式是最好的,至少對我來説是最好的。一種是把各種風格組合在同一目標上,就像比爾·威廉姆斯説的,選擇“佔有全部優勢”的股票。另一種是按不同風格選出不同股票,做成投資組合。

  前一種的好處是見效快,投資效率高,但適合小規模運作,因為能同時具備各種優勢的股票不多,也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找到的。後一種效率相對較低,因為某種類型的股票表現好的時候,其他類型的表現可能平平。但好處是:符合不同風格要求的好股票較多,總容量大,適合大資金運作。而且組合盈利的穩定性強,因為真正的好股票即使表現平平,也差不到哪去。尤其在熊市、震蕩市和投資的長跑中,它的優勢非常明顯。相比而言,靠單一風格,在某一時間段內會獲得大成功,在另一時間段裏,會像流星一樣隕落,因為單一風格實際上做的是風,是潮流,要靠風和潮流來取得成功。

  兩種方式,都需要我們學習各種投資風格、各種投資理論和技術。從下期起,我們會一一介紹。

  目前,創業板依然強勁,月線形態顯示它很可能在進行第3浪上漲,成交量再創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一點。大盤無虞,個股基本上也無虞。至於要不要追趕潮流,我認為大可不必。200年中外股市證明,沒有一個成功者是靠追趕潮流而成功的。原因很簡單:趕潮流者永遠不敢重倉,重倉了也不敢持有到底,即使買對了,對總市值的貢獻率也很低,偶爾一次信心滿滿地重倉並堅定持有,又必定是錯的。只有始終把投資建立在腳踏實地基礎上的,才會成為真正成功的投資者。

  關於旋轉門和中國版QE的消息成為近期市場的關注點。我的看法是一定會有,但不會一下子把規模搞大。降低人們的寬鬆預期,在保障系統安全和經濟穩定前提下,盡可能不用或少用貨幣寬鬆政策,給未來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至少是不再增加類似4萬億元這樣的負面因素,是本屆政府的基本思路。符合這一思路的相應做法就是“托底”但不促進,必須要做的一定會做,暫時可不做的就不會做。所以,旋轉門也好,中國版的QE也好,都會有,但一點一點來,打點滴,不漫灌。對大盤來説,只要有這點就夠了,因為它消除了最大的負面因素——銀行壞賬風險爆發。在此背景下,銀行股估值優勢就會逐漸顯示,成為未來5浪的驅動力之一。

  5浪就是雞犬升天,就是拾遺補缺,在所有行業板塊中,有色、煤炭是兩個沒有好好表現過的大板塊,也將成為5浪的驅動力之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