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降成本”方向明確 量價齊松可期

  • 發佈時間:2015-03-03 02:31: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葛春暉

  本週一,商業銀行貸款基礎利率和銀行間資金價格雙雙應聲下跌。分析人士指出,本次降息再次凸顯出經濟下滑嚴峻形勢下,央行貨幣政策“托底”經濟、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明確意向。但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負債成本居高難下導致其對貸款和債券的資産配置回報率具有剛性要求,未來若想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還需要進一步採取降準等寬鬆措施,以便有效降低資金價格,更好發揮降息作用。

  貸款基礎利率下跌21BP

  貨幣市場利率跌幅有限

  央行2月28日下午宣佈,自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25BP至5.75%。受此消息影響,本週一,商業銀行貸款基礎利率(LPR)應聲下跌,貨幣市場主流資金價格也有不同程度下行。

  貸款基礎利率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較好地反映了銀行實際貸款利率水準的變化情況。去年在11月降息前,1年期LPR長期穩定在5.76%附近,11月22日降息之後,該指標利率在一週之內降至5.51%。而央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末,金融機構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由9月末的6.97%下降至6.77%。顯然,對於銀行貸款利率而言,直接針對貸款基準利率的“降息”更具實效性。3月2日,1年期LPR報5.30%,較降息前再跌21BP,由此,下一階段金融機構實際貸款利率相應下行也值得期待。

  不過,從貨幣市場利率走勢來看,本次降息的刺激則較有限。數據顯示,2日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主流隔夜、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存款類機構)分別下行6BP、9BP,1個月品種持平,3個月品種反而上行10BP至5.58%。交易員稱,決定市場資金價格的不僅是央行基準利率,更重要的是要看商業銀行負債成本以及央行對流動性鬆緊掌控。本週公開市場有2200億元逆回購和6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短期而言,本週的央行公開市場操作情況更受市場關注。

  資金成本制約利率下行

  降息降準仍可期待

  去年11月以來的兩次降息、一次降準,凸顯出面對經濟下滑的嚴峻形勢,央行貨幣政策“托底”經濟、降低實體融資成本的意向非常明確。分析人士指出,降息對壓低實際貸款利率的效果顯而易見,在經濟弱、通縮風險大的背景下,未來進一步的降息依舊可期;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銀行負債成本居高難下導致其對貸款和債券的資産配置回報率具有剛性要求,一定程度上會對降息的效果産生對衝。

  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向來是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獲取擴大負債規模、獲取流動性的重要途徑,其利率水準也在較大程度上反映了銀行的融資成本水準。中國貨幣網數據顯示,浦發銀行3月2日招標的1年期同業存單參考收益率高達4.90%(該定價為2月28日發行條款確定),而該行將於3月3日招標的最新一期1年期同業存單的發行參考利率為4.88%,較上期僅下降了2BP,顯示央行最新一次降息對降低銀行負債成本短期效果有限。

  申萬宏源證券指出,此次在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調降25bp的同時將存款利率浮動的上限提高到1.3倍,本質上仍未非對稱降息,降息後銀行資産與負債收益率的矛盾預計將更為突出。因此,該機構提出,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還需要降準等數量政策配合,後續通過包括降準在內的數量手段增加貨幣投放量非常必要,這樣才能降低資金價格,促使銀行真正降低實際貸款利率,使降息政策更好發揮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