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資本市場改革應從三方面著力

  • 發佈時間:2015-01-19 03:31:05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向大國金融推進的同時,資本市場的改革引起與會專家的關注。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表示,金融改革將是2015年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從目前所拉開的序幕來看,改革重點內容已經展開。主要體現為五大方面:一是進一步推進內地市場化;二是以資本市場的股票發行註冊制度為起點,逐步完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並進一步推進資産證券化和去杠桿的措施;三是以滬港通的實施和自貿區政策落實為基礎,深化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四是全面建設統一開放的債券市場;五是以地方債發行,進一步豐富中國的大國市場和無風險的基準利率形成機制。

  陳雨露表示,在國際視野中,中國正從貿易全球化時代向資本和生産全球化時代邁進,中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必定會引起全球化趨勢和格局大變化,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一定是這一發展趨勢的必然産物。

  吳曉求表示,在發展資本市場的過程中,中國的目標已定位於建設新時期的國際金融中心。所有改革和目標的設計都應該放在把中國資本市場建立成國際金融中心這個大的目標框下,而目前的現實與目標相距甚遠。在資産價值、法律、投資者結構等有待完善的情況下,應首先從制度上深化改革。

  吳曉求認為,市場改革環節較多,重點應放在三個方面。一是發行制度的改革,以註冊制改革為標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同時,要推動並購重組規則調整。目前並購重組規則太煩瑣,不利於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並嚴格執行退市機制。二是將法律調整作為重點。首先要修改《證券法》。在調整判斷上市公司價值標準的同時,修改法律並調整理念。此外,還要擴大開放。“從資本進入開始,開放順序是讓境外資本更多地有序進入中國市場,外國企業到中國來上市放在後面。滬港通包括深港通的價值要超過國際板的價值。要把中國資本市場建設放在新時期國際金融中心大的目標下思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