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玉米期貨:曲折中成長

  • 發佈時間:2014-09-26 00:31:1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實習記者 張利靜

  玉米是全球上市時間最早和最為活躍的商品期貨品種之一,是大宗農産品的代表性品種。世界上共有8個國家的11家交易所上市有玉米期貨合約及相關衍生品。

  在我國,玉米期貨最早出現在1993年的期貨市場,1998年在全國期貨市場的清理整頓中一度退出市場。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貨再度回歸期貨市場,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恢復交易。自2004年上市至今年8月底,玉米期貨單邊累計成交量35155.03萬手,成交額64826.45億元,在國家調控糧食三大品種中表現最好。

  “自上市以來,玉米期貨經過大約1年的培育期,之後兩年市場成交持倉進入高速增長階段;隨後,受金融危機和國家産業政策影響,玉米成交持倉陷入低谷,目前仍處恢復增長階段。”一位市場研究人士分析稱,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玉米期貨交易量和持倉量呈快速增長局面,其中,2006年玉米期貨合約交易量達6764.5萬手(單邊),佔全國期貨成交量的30.8%,佔大商所期貨成交量的56.2%,是CBOT玉米成交量的12.2%(按可比口徑-噸,下同),成為全國成交量最大的期貨合約,在全球農産品期貨期權合約中排名第一。

  2007年以及2008年,為了抑制糧食價格過快上漲態勢,國家出臺了包括拍賣玉米儲備、取消玉米等原糧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稅並徵收5%至10%不等的出口暫定關稅等措施,系列調控下,玉米市場價格高位盤整並在隨後爆發的金融危機中大幅下挫。2007年玉米成交量仍保持5943.7萬手(單邊)左右的高位,在同期期貨品種中名列前茅,但年末持倉量降至36.3萬手,同比減少54.4%。

  2008年9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開始蔓延,以大豆為首的全球農産品市場價格呈現“雪崩”式下跌,為保護農民利益,2008年下半年開始國家實施玉米、大豆等大宗農産品的臨時收儲政策。自此,臨儲政策開始主導玉米市場,在企業套保動力逐步減小的背景下,玉米期貨市場流動性持續降低。2009年,玉米期貨市場成交量僅為1674.4萬手,同比下降72.1%,在全國和大商所的成交佔比中僅分別為1.6%和4%,為同期CBOT市場玉米成交量的3%(按可比口徑);玉米持倉量持續走低並於2009年降至谷底,僅為14.5萬手,在全國和大商所的持倉佔比分別降至3.1%和8.1%,僅為CBOT玉米持倉的1%。在此期間,大連玉米期貨價格與國際期貨市場價格的相關性較前些年下降明顯,內外盤價格相關係數從2006年的0.91下降到目前的0.12,隨著外盤玉米價格波動對國內影響逐步減小,大連玉米期貨市場主要反映國內市場的變化。

  2009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玉米市場活力有所恢復。2010年,隨著全球對金融危機的應對效果顯現,以及國內玉米臨儲收購規模下降,玉米期貨成交量達3600萬手,同比增長115%,持倉量開始回升並一直處於相對平穩水準。此後兩年,玉米期貨成交量一直保持相對活躍態勢。2013年,玉米臨時收儲力度加大,玉米成交量再次跌入低谷,全年成交1331萬手,同比下降64.8%,在全國和大連期貨市場成交佔比中分別僅為1%和1.9%;但玉米年末持倉量同期保持增長,達23.9萬手,同比增長8%,在全國和大商所上市品種中持倉佔比分別為3.2%和7.6%。

  “儘管玉米期貨成交量出現先揚後抑的局面,玉米期貨的制度完善工作並未懈怠,在玉米期貨合約標準‘三次’修改、交割庫佈局調整擴充等措施推動下,期現貨市場互動不斷加強,成為國家三大糧食調控品種中表現最好的品種。”上述研究人士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