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頻繁清理整頓的背後

  • 發佈時間:2014-09-01 00:30: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實際上,交易場所各種亂象的背後,還是三令五申成了耳邊風。

  對於屢次整頓而不徹底的現象,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認為,整頓無法從根源上徹底改變亂局,整頓可能在一段時間內使得交易場所走向合規,然而缺乏法律約束,地方政府利益共用和交易制度不合規,使得違規行為仍會死灰複燃。

  “地方政府扮演著雙重角色,既是政策執行者,也是地方交易場所的保護者。”程小勇指出,交易場所各種亂象叢生的背後,一是法律方面存在空白;二是地方政府利益作祟,為了稅收和政績,盲目發展各類交易場所,對取締非法交易平臺,陽奉陰違;三是,現貨交易平臺本身存在很大的利益誘惑,使得不少企業和機構鋌而走險;四是交易模式違規和風控制度缺失,不少交易場所是做市商制度和“集中交易方式”,缺乏第三方託管,導致隨意修改交易規則、挪用交易保證金、虛擬資金惡意炒作、背後操縱價格等等違規事件頻繁出現;五是缺乏長效監管機制和常規的日常監察制度。

  前述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地方交易場所不但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動,在很多交易場所中,地方政府很可能是以國有投資公司的形式成為交易場所股東,個別民營交易場所甚至有地方政府官員參股經營。因此,地方各類交易場所有地方利益在裏面,整頓就一定會遇到阻力。

  民生期貨市場發展部副總經理屈曉寧表示,很多交易場所的設立初衷是好的,且有合法手續,但在經營中出現了變化,從一個以貿易、集約管理、標準品質和市場定價的市場,做成了部分壟斷、虛假炒作、非市場化的泛金融貿易行為,使得部分交易場所變為局部人的利益和歪曲市場價格的工具。

  業內人士稱,設立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不是為了投機,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産業升級,提高運營、交易各方面的效率,減少中間環節,實現利潤最大化,但目前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並沒有起到這些作用,關鍵的環節——交割非常少。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涉及現貨交易的交易市場僅佔30.98%;而現貨交割率在1%至8%之間,且交割率高於3%的僅佔11%。

  生意社高級分析師滿蓉蓉表示,無論是期貨市場還是現貨市場,如果沒有解決實體現貨企業的貿易功能而希望一步到位就實現其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是不現實的。如果沒有堅實的現貨基礎,所建的交易平臺不但不是企業的風險規避工具,反而會成風險爆發平臺。

  業內人士稱,應該加快《期貨法》立法進程,從法理上對現貨交易平臺進行界定,並從監管許可權、出發許可權方面做出規定,做到有法可依;其次,要引導現貨交易平臺交易模式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去除不合規的相關制度和規定;再次,儘快出臺投資者保護配套細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